无限快穿逆袭_第36章 戒网隐学校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戒网隐学校9 (第1/2页)

    涂山前世上高中的时候,并没有被同学排挤。因而,对于第三阶段任务,消除同学们对自己的排挤,涂山就有些大意了。

    学校,再怎么是社会的缩影,都不可能直接等同于社会。

    以一个50人的普通班级举例。

    如果是社会,就只有前三名日子好过,其余47名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那47人受煎熬的程度,并不直接与名次挂钩。随时都有人后来居上,随时都有人马失前蹄。

    在学校就不同了,不仅前3名,包括前10名,日子都应该不错。高三时期受煎熬的,只是36到45名。中间的,不温不火不热不冷,压力主要来自家长。

    这就是学校的特色。

    社会上讲究抓大放小,老师们则讲究抓两头放中间。高三了,又是普通班,最后5名没希望,也放了,末尾10名就前进了五个序位。

    这样去看,原主马正文,以前班级排名30到35名,刚刚结束的开学考班级排名28,那么涂山就应该处于老师们“放(养)”的区域了。

    ——

    理论上的确如此。涂山一直关注的,也是这些。

    但,同学们的排挤,主语是同学,并不是老师。

    虽然说,同学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老师态度的影响,但两者归根到底,还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涂山前世,感觉自己与同学的关系,跟自己的成绩起伏有关。

    所以这次,涂山把第三阶段的任务重心,放在了学习上面。

    ——

    这天,还没放学,张锦就等在教室外面了。

    张锦是一班的,一班的放学时间,通常比普通班要晚,但也不排除有更早的时候。

    于是乎,这天,涂山走出教室的过程中,就被绊了两次,被书籍砸中一次。

    在教室里面,被绊,由于课桌多,手能扶,还不至于摔倒。而被书籍砸中,也只是狼狈,并不怎么疼痛。因此,涂山被伤的,主要是在班级里面的面子,而不是身体。

    前几天同学们似乎还好好的,今天为什么态度截然不同?

    一时之间,涂山没有想清,就没有理会,直接出了教室。

    张锦拉了涂山一下,往前走,涂山跟上。

    走了一截路,张锦说:“接下来这两个星期,我们班放学时间可能有点晚。你能接我放学吗?”

    怎么接,张锦没说。涂山意识到,应该就像今天张锦接自己放学一样。

    虽然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便,但涂山觉得,可以承受,于是立即就答应了。

    然后,两人往校外走去。

    路上,张锦问涂山,学习上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她。

    涂山就临时想了几个问题,问了。张锦也一一给出了答案。

    出学校之后,顺着公路走了大约500米,张锦就跟涂山道别了,走向另一个方向。

    ——

    这天晚上,涂山在完成作业之后,暂停了追赶性质的学习,着重思考张锦的问题。

    涂山感觉,原主跟张锦的早恋,有些不正常。

    这是因为,两人之间,虽然有过拉手之类的动作,但始终亲热不足。

    涂山自己,没有早恋过,也不知道早恋期间的同学,是不是也这样以礼相待。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涂山放弃了这个小问题。

    这段早恋到底有没有问题,就不管了。

    随即,涂山思考同班同学为什么突然态度大变。

    这个问题倒算简单,很快,答案就出来了。

    什么样的成绩就享有什么样的地位,那就是正常的。而涂山这种,中低等成绩,居然有女朋友!并且那女朋友还是一班的学霸!怎么不让人嫉妒?

    紧接着,涂山就明白了,张锦所说的接下来两个星期,自己到张锦教室去接她放学,必然会受到另一个方向的鄙视。

    一个灵感,掠过涂山的脑海。

    这段早恋,莫非是张锦找原主当挡箭牌?

    ——

    涂山想了想,感觉越想越像。

    原主这样的家庭,这样的成绩,怎么配得上张锦?

    虽然原主张得还算不错,但那张锦的张相也不见得就差了。

    长相持平的话,比的就应该是学习、家庭,等等。

    涂山在原主记忆中翻找,始终找不出,当初到底是谁追的谁。

    这应该算是原主打了埋伏,加大了任务难度。

    ——

    挡箭牌,很多小说、戏剧,及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

    这里又存在主从的不同。

    主,指主动。主动挡别人充当自己的挡箭牌,或者主动的充当别人的挡箭牌。

    从,当然是被动了。被别人挡去当了别人的挡箭牌,或者被别人强行充当了自己的挡箭牌。

    按程度分类的话,则相当于上面所列四种的竖向分类。前两种属于一般情况,后两种属于霸道。

    这儿需要举例了。

    女子说:“对不起,我已经有男朋友了。我的男朋友就是——他!”然后拉到一个男子。

    这就是一般性的,其中女子属于主动,男子属于被动。

    男子(大哥)将女子扯到自己身后,说:“叫大嫂!”(意思是说,这是你们大嫂)

    女子想要出言反对,男子紧紧的捏了一下女子的手,眼神威逼。

    但女子仍然想要挣扎,想要说话。男子只好将声音逼成一线,悄悄说:“在场的都是无恶不作的败类,你若是不想惹事,就配合我一点!”

    女子一想,原来在场的小弟很危险,原来男子是为了避免自己遇险!

    仅仅是为了避免自己遇险,男子就将其多年没有女朋友的格局(贞节)打破,牺牲自己,成全了我,我好感动哦。

    然后女子就不吭声了,并且对男子有了初步的好感。

    这就是特殊性质的,其中男子属于主动,女子属于被动。

    ——

    有可能因为特殊性质的挡箭牌事件太恶心,后来就像某些野生动物那样灭绝了。

    现实中,通常只存在一般性的挡箭牌事件。

    仅就一般性质的挡箭牌事件而言,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

    当然,那些看法都是站在被动的角度去说的。

    按前面的举例,有个说,当挡箭牌,没啥。就算背个名(锅),也是不错的名。所以,前面那个主动的女子没什么错。

    另一些人则认为,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女子硬拉男子当挡箭牌,眼前,别人对女子的纠缠,倒是消除了。但那个别人,很可能会仇视充当挡箭牌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