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快穿逆袭_第67章 朝庭制霸江湖2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 朝庭制霸江湖21 (第2/2页)



    这一带的地形,正是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其中,裕赛乌奎合就是其中一条非常著名的裂谷。

    裕赛乌奎合是一处战争遗址,黄泰国的祖先们,曾经几次在这里设伏,打败了敌国的进攻。

    当然,那敌国,有的是龙汉国的祖先,有的不是。

    如果仅仅是战争遗迹,可能会有少量的人前来凭吊,不会有大批游人驻足。

    裕赛乌奎合变成一处风景,实在是因为它独特的气候环境。

    谷尾的高原,海拔4千米左右,谷首那边,虽然没有直接与平原接壤,却也是海拔3百米左右的方山丘陵。

    从3百到4千,十里裂谷,能走出春夏秋冬。

    再加上高原雪山的水,冰冷清凉。那景色,就相当美丽了。

    ——

    安营扎寨的第二天,巡回队伍全体前往裂谷。

    他们去,走的是谷尾,高原的方向。

    一派冰天雪地,天地茫茫,走着走着,忽见一条裂谷。靠近一看,哇,里面居然有春天、夏天、秋天。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直接从裂谷往上走,也许更好。

    但巡回队伍,经费并不充足。

    游景点,对于现代人来说,主要就是拍照。对于巡回队伍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要留诗。

    留诗的,当然得是文科弟子。并且还得状况良好,有自信,才行。

    否则,诗没写好,丢脸都脸到国外去了。

    ——

    涂山来没有?来了。

    他不是身体弱嘛,怎么来了?

    他只是弱,并不是残。

    以体弱为借口,自然可以推掉许多游玩。但全部都推掉,就没意义,也没意思了。

    所以,今天涂山没有推辞。

    只不过,在冰天雪地里走这么一趟之后,涂山病体发作了,只能呆在马车上休养。

    三院弟子做诗的时候,涂山都不在。

    公冶方仪倒是在。她听了三院弟子所作的诗,以传音入密的方式,告知涂山。

    这样做,自然是因为,呆会儿涂山要做诗。

    ——

    涂山没来过裕赛乌奎合。所以之前,公冶方仪专门跑了一趟,看了之后,回去告诉涂山。

    但,景色这样转告,靠谱吗?

    靠不靠谱,都只能这样了。

    也就是说,涂山在作弊,提前做诗。

    ——

    对于景色来说,无论怎么去写,都会有所疏漏,更何况裕赛乌奎合并不单纯是景色,这里还有战争遗址。

    如今这个世界,还没流行散文。三家文院的弟子,所做皆为诗词。

    诗词,作为一种精炼文体,总是会放弃、舍掉许多素材。

    譬如标的物是七色,一首诗只写两色,正常。

    还有,文学上面所说的起、承、转、合,在诗词中,同样会有所舍弃。

    舍弃举例。去年今日此门中,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继续转或者称为转的承。省略了合。

    再举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第一句起,第二句再起,第三句承,第四句承,第五句合。省略了转。

    所以,公冶方仪看了景色,转告涂山;这样的转告,所漏掉的内容,也就不重要了。因为,就算涂山亲自看,一点没漏,写的时候,照样会舍掉许多。

    如此一来,写景的诗,就不能只是写景了。

    裕赛乌奎合属于综合景色,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写裂谷的春景,可以;写裂谷的丰收,也可以。但短短的诗词,绝对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都写完。

    于是乎,写春景,与,写丰收,谁优呢?这是没有答案的。

    谁优,还得看,从这些景物中,提取出什么精神品格。

    翻译为白话文,就是中心思想。

    在中心思想都难分高下的时候,再回过头去,看看表现手法。

    “回过头去”,说明这里的叙述,少了一点内容。那其实就是,所有作品,都需要基本合格,大致上过得去。然后,才会被人拿出来比较、品评。

    缺少的内容,严格说,也是表现手法。到最后,回过头去,还要看表现手法。这里,相当于看山还是山。

    ——

    涂山假装体弱,一来就犯病了,躲开了一开始的兴致勃勃。

    随后,三院弟子你一首诗我一首词,自顾自嗨。

    两派弟子习武,只作陪衬,没什么发言权。

    家族弟子中,有擅文科的,但水平略次,也不敢多说什么。

    黄泰国众人就不一样了。

    他们中,其实绝大部分,都是不擅文才的。三院弟子所做诗词,大都听不懂。

    他们只是对海雨伯的传人、涂山,比较感兴趣。

    可惜的是,涂山坐都坐不起来,体质太弱了。

    所以,他们心中,主要是遗憾。

    ——

    兴致勃勃之后,总会出现疲软。再加上,文科弟子的体力,始终有限。走下坡容易,呆会儿归去的时候走上坡,就困难了。

    所以,玩得最嗨的三院弟子,自我约束都不错。觉得差不多了,就往回走。并且,诗词,基本上也不做了。

    到了上面,众人聚齐。

    即将出发的时候,孟丽闲听到有黄泰人说,可惜杭修竹未能做诗。

    难道我们作了那么多诗,都比不过那个杭家的杭修竹吗?

    孟丽闲就探病去了。

    探病自然是真的,不是主要目的而已。

    主要目的,是看涂山能不能下车走两步,做首诗。

    涂山早有准备,假装不顾公冶方仪的劝阻,下车了。

    钟翔宇、章建德立即过来搀扶。

    走了几步,涂山到了谷口,能够看见谷中景色的那个地方。

    涂山身体一震,没有散发任何气体,而是被景色镇住了。

    呆了片刻之后,涂山就让钟、章二人,把自己扶回车上。

    中途,孟丽闲过来,让涂山留首诗。

    孟丽闲这样的行为,带有一定的针对性、刁难性,通常难获支持。

    但此时,黄泰众人都支持。

    于是,涂山咳了几声,就吟了一首五绝(五绝仄起平收首句押韵格式,韵脚古今通压,平仄全合,原创):

    落日照长川,浮云盖柳烟。当时轻雨在,曾润十三田。

    ——

    诗里有个黄泰国的典故。

    裕赛乌奎合不是战争足迹么?在最末尾的那次战争之后,黄泰国紧接着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该改革,就以“十三田”命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