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快穿逆袭_第73章 三国赵范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 三国赵范1 (第2/2页)

不需要发怒。

    ——

    赵云发怒之后,吓着了赵范。然后赵范就与陈应、鲍隆设计,想害赵云。

    他们想的是,双方对阵,赵范搦战,赵云应战,然后陈应、鲍隆从赵云背后杀出,“擒之”。

    哪知赵云识破了陈应、鲍隆的诈降之计,置酒将二人灌醉,审问其手下,得知诈降真相。

    其手下当中的“将降将陈、鲍二人当时斩了”。

    随后,赵云打着陈应、鲍隆的旗号入城,拿了赵范。

    刘备问明原委之后,“遂释赵范,仍令为桂阳太守,重赏赵云。”

    这些进程,有问题没有?当然有。

    ——

    赵范就与陈应、鲍隆设下的计策,太简陋。就算赵云没有识破,阵前,三人围攻赵云,也不一定能够“擒之”。

    陈应、鲍隆明明是诈降,却放心喝酒,以致醉倒,表现太差,不合情理。

    陈应、鲍隆手下当中的“将降将陈、鲍二人当时斩了”,只为了表示不是赵云亲自动的手,画蛇添足。就算赵云没有亲自动手,他也是许可了的。

    ——

    为什么最终目的只是将赵云“擒之”,而不是杀死,是因为赵云的上面还有刘备。

    “擒之”,证明自己比赵云还要高明,就行了。反刘备,赵范还是不敢的。

    所以,赵范害赵云,属于内部矛盾。

    再所以,刘备才会释放赵范,并让其继续担任桂阳太守。

    在表示刘备宽宏大度的基础上,还表示了刘备观察入微,奖惩分明。

    ——

    结论就是,赵云那一怒,真是作者懵了,将明朝的公众道德搬到了三国,认为赵范介绍寡嫂是侮辱了赵云。

    随后描写刘备、诸葛亮的反应时,又清醒了,间接反证,那并不是一件侮辱赵云的事。

    ——

    现在,换涂山了。那些事,都不再是事,因为涂山绝对不可能再去向赵云介绍樊氏。

    现在应该搜集时间、职务等相关信息。

    这好办,先看公文吧。

    地点仍然是桂阳,从公文中看出,赵范的官职仍然是桂阳太守。

    赵范的年龄没有看到,但时间看到了,好早,居然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前。

    那樊氏呢?

    按时间算的话,赵范的哥哥应该还在,很可能还没娶樊氏。多年之后,哥哥死了,再三年之后,刘备才收复荆南四郡。

    只不过,这是任务世界,一切都有改变的可能。

    ——

    涂山看了一会儿公文,再叫了人进来,从问答中,进一步了解详情。

    自己的手下,仍然有陈应、鲍隆等人。

    但周围的出入就大了。

    演义中刘备取荆南时,零陵太守是刘度,武陵太守是金旋,长沙太守是韩玄。取得荆南之后,零陵太守没变,武陵太守改为巩志,长沙太守则由刘表之侄刘磐担任。

    ——

    现在,长沙太守是孙坚,据说有武名没有文名。

    说是九华山那边有个叫区星的人造反,聚众一万多人,朝庭为了剿匪,才任命孙坚做了长沙太守。孙守打仗,那是真行。而长沙的内政,孙守并没去管,只让以前的官吏一切照旧。

    据说,当时零陵、桂阳这边,也有土匪,为首的名叫周朝、郭石。孙坚请示了刺史,然后越界讨逆,平定了匪患。因此,孙坚的武功,在零陵、桂阳两地,也十分有名。

    此时的荆州,治所并不在襄阳,而在江陵。荆州刺史名叫王睿,还不是刘表。孙坚越界到零陵、桂阳平乱的时候,刺史王睿与孙坚同行了的。

    武陵太守曹寅,则我行我素,素来没把刺史王睿放在眼里。

    零陵的太守现在是谁,一时半会儿的,还不知道。

    ——

    算了,陈应、鲍隆也见过了,这二人,也没什么本事,无关大局。

    接下来,还是尽早回家的好,看看家中,到底是哥哥在,还是寡嫂在。

    涂山随便找了个借口,就离开了府衙。

    一郡太守的办公地点称为府衙(像是知府衙门),应该不用解释了吧。

    赵范的家在哪里,接收的剧情里面是有的。

    太守的家,自然占地甚广,庭院深深。

    但奇怪的是,没下人,就连大门,都是涂山自己拿钥匙开的。

    进府,关门。此处,离自己的卧室还远。

    一路走过去,真的没看见一个下人,听声音,也没有。

    这么明显的不合理,应该是因为自己执行任务而产生的怪异。

    离卧室大概还有百多步的时候,涂山终于听到一声呼唤:“弟弟!”

    转身一望,见一美貌女子,应该是嫂子了。

    就在看到的瞬间,脑中传来提示:“特殊人物,樊韵雅声,年龄25岁后锁死。此时赵范之兄赵弘已亡。”

    涂山不由得往属性面板上的任务备注瞄了一眼,见到除了“不需要维持原主人设”和刚才提示的内容,还有关于自己的:“任务中赵范年龄40岁后锁死。”

    ——

    关于年龄锁死,涂山想了一下。

    刘备收荆南四郡的时候,是建安十三年(20。那个时候的赵范和樊氏,不应该很老,老了就不需要改嫁了。

    现在,进入任务世界的时间,提前到讨伐董卓的初平元年(190),等于提前了十八年。

    208年的时候不老,190年就是婴幼儿。

    为了便于行事,婴幼儿不行,又改为青年。但青年的十八年之后,又太老了。

    所以才有“锁定年龄”。

    不过,赵范的40岁后锁死,似乎意义不大。

    哦,与此对应的,还有赵云。赵云(?—229年),出生时间不详。乱世初期,就能提枪上阵(跟随公孙瓒),十八年后,仍是单身帅哥青年一名。

    这说明演义不自觉地,在一定程度上,也锁死了赵云的年龄。

    ——

    涂山站定,略躬身,以示恭敬。待樊氏过来,才抱拳称呼一声:“长嫂有礼。”

    之所以加个长字,是为了往“长嫂如母”的方向靠拢。

    原因很明显。

    这个樊氏,不,还是叫樊韵雅声吧。怎么有四个字,哪国人?嗯,应该是樊韵、樊雅声,这才符合三国人名的规律。

    这个樊韵的命运虽然跟赵范捆绑在一起,但她谁都不嫁(改嫁)。

    既然谁都不嫁,那还是保持距离的好,以免影响心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