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快穿逆袭_第78章 三国赵范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8章 三国赵范6 (第2/2页)

  但涂山表示,没有气馁。悟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辈中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顿时,得到江陵众官吏一片赞扬。

    在江陵补充了粮草之后,涂山继续北上,没有在江陵留人。

    ——

    荆北这边,此时只有三郡:南阳、江陵和江夏。

    孙坚过南阳,杀南阳太守张咨,之后投靠袁术,走的方向是正北的鲁阳。

    一个月过去,孙坚早就出了荆州。

    ——

    涂山这支军队,行进方向,自然冲着南阳。

    越走,景物就越是不同。

    在荆南,尤其是桂阳,涂山实地考察过,野外多是无人区,桂阳名为郡,实际上下面根本就没有县。

    长沙和武陵的中间,倒是有不少村落,仍然没有县城。

    但荆北这边,有县城了。

    虽然那些县城规模较小,城墙低矮,但,有就是有。

    伴随着县城的出现,野外,几乎都是田地,很少有荒地。

    看起来,虽然荆北只有三个郡,但实际上,荆北比荆南要发达得多。

    ——

    涂山把队伍的行进速度调慢了。不再是每天一百里,而是每天五十里。

    剩下半天时间,士兵们无所事事。

    ——

    是说每个士兵都有半天时间无所事事,并不是所有的士兵,有共同的时间,无所事事。

    前面说过,每秒三步,每步0.625米;这是单个士兵的速度。

    一队士兵呢?

    要看是几列,或者说一排有几个人。

    公路上行走,一排四人,可算一个车道,跟一辆卡车的宽度差不多。

    田坎上行走就不行了,只能单列,即一排只有一个人。

    如今,公路是没有的。虽然有宽敞的荒地,但更多的却是田地。

    因此,涂山这一万兵,走的就是单列纵队。

    单列纵队,在行进的过程中,前后两排相距的距离是一米。一千人绵延一千米,一万人绵延一万米。

    也就是说,第一个人走出二十里,最后一个人这才出发。第一个人停下来休息了,最后一个人还要继续行进二十里。

    所以,尽管每个人都有大约半天的时间无所事事,但共同的时间,却只有一个时辰左右。

    ——

    吕岱并没有询问涂山为何让队伍单列行进,也没有问为何每天只走五十里。

    吕岱反而为了挣表现,写了个练兵的方案给涂山。内容就是一个时辰的练兵计划。

    涂山直接把吕岱提升为练兵副将。论官职的话,已是都尉。

    吕岱干劲倍增,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

    涂山这是干嘛呢?自然是拖慢行军速度,希望能够拖到刘表单骑入荆州。

    但仅仅如此,恐怕还是不够。

    于是乎,过了几天之后,涂山又增加了一件事。

    即,每逢经过县城,或者发现有规模较大的庄院,便上门问询。

    问什么呢?自然是问有没有人愿意一起去讨伐董卓。

    被问的一方,眼见对方带有重兵,自然不敢怠慢。或者找借口推脱,或者出点粮食,几乎都没有出人的。

    涂山的目的,是为了打听蒯良、蒯越和蔡瑁;不是为了拉人。所以,问过就了事。

    刘表单骑入荆州,找的就是这三人,如果涂山先一步找到,事情就好办了。

    ——

    现代荆州至南阳331.5公里,三国时期,约为一千里。

    走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除非停下来不走。

    涂山率兵北上,自经过武陵的时候起,打出的旗号,就是要参与讨伐董卓之战。

    后来经过江陵,再返回长沙,然后所有士兵都知道,此行的目的,就是讨伐董卓。

    如果涂山让军队突然停下不走,桂阳兵倒没有什么,武陵兵就会觉得奇怪,而长沙兵就会怀疑涂山是不是跟孙坚差不多,江陵兵则会怀疑涂山是不是不准备为王睿报仇雪恨了。

    所以不能停。

    再所以,自最后一次离开江陵之后算起,两个月之后,涂山所率一万兵,终于到达南阳。

    ——

    南阳,也就是后面的宛城,属于大城,驻兵也特别多。

    孙坚斩杀南阳太守张咨之后,南阳的驻兵哪儿去了?

    让孙坚置之不理,是不可能的。孙坚自然要收编。

    跟江陵不同的是,南阳距离陈留更近,如果南阳出现了什么反常,更容易让孙坚把脸丢到群雄面前。

    所以,孙坚就搜刮得特别厉害。厉害到,一两年内南阳都回复不了元气的程度。

    这样也算是间接扫除后顾之忧了。

    ——

    孙坚离开南阳,约三个月之后,涂山进入南阳。

    守城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到府衙,里面也没人上班。

    涂山猜测,就算孙坚杀了大部分南阳官吏,但总归是有人漏网的。

    要不要找回来?

    算了。

    面对无政某府状态的南阳,涂山有必要停下来整顿一下。

    为了百姓,自然可以停下讨伐董卓的步伐。当然,停留时间太长,还是不行的。

    ——

    约半个月之后,忽然一骑由南而至。

    是信使,刘表的信使!

    此时刘表已到襄阳,并且已经与蒯良、蒯越和蔡瑁接上头了。

    话说涂山经过襄阳时,也曾拜访到蒯良、蒯越庄上去了的。

    管家按照主要的吩咐,只赞助了少许粮食,涂山就离开了。

    为什么蒯良、蒯越不愿意与涂山见面呢?原因很复杂,此处就不说了。

    但刘表就不一样了,刘表的政治眼光,绝对高屋建瓴。

    ——

    刘表在得知涂山的情况之后,当即派人,给涂山送信。

    刘表在信中,上来就论述讨伐董卓与安定荆州的关系。

    两者都对,都是为了百姓。但,讨伐董卓已经有十几路诸侯,不差涂山这一军;而安定荆州就不同了,涂山这支军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接着又讲了王睿之仇。

    刘表认为,孙坚不是为税赋,不是为权柄,就是看不惯王睿,因而那是私仇。私仇也该报,但不能为报私仇而置公义于不顾吧。

    最后,刘表盛意邀请涂山为荆州出力。

    这里,时间似乎出了点问题。不过这是演义世界,时间出问题,是很正常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