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快穿逆袭_第91章 三国赵范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章 三国赵范19 (第2/2页)

建筑。

    当然不会是钢筋混凝土建筑。

    这会儿的建筑,除城墙之外,基本上都是木质结构,能烧。

    对,烧,他们就是去放火的。

    有抵抗的,视为土匪,杀了。这是因为,真正的老百姓,面对五千士兵,绝不会抵抗。

    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烧屋,并不是杀人。

    这样,没过多久,就点着了方圆三十里远近,近两百间房屋。

    待要继续,黑山军的猛烈抵抗就到了。

    那就撤吧。

    原路返回。

    一追一逃,中间自然会有交战,而不是一直都追不上。

    这个原因,是因为人多。

    如果只有两个人,追不追得上,就不一定了。

    人一多,总会有四车道汇成一车道的地形。那个时候,必然就能追上。

    所以,打还是打了,只不是决战性质的打。

    就这样,五千士兵,退过了沁水。

    之后,等在沁水的五千士兵就出来了。代替原来的五千士兵,反抗一会儿,阻击一会儿,然后再退。

    后面出现的五千士兵,属于生力军。而追过来的黑山军,就属于疲兵。

    因而总能找到机会,摆脱黑山军。

    完全摆脱黑山军之后,一万荆南士兵,就往潜往隐藏营盘。

    剩下的事,就靠涂山、黄忠去侦察了。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连环画少不了战争内容。那个时代,不倾向计谋。原本发生过的战争是有计谋的,讲出来,却只有英勇。

    就比如说双方兵力相等,红方以极少的兵力去牵制蓝方,然后以优势兵力对蓝方少量士兵进行围攻,这本来就属于计谋。但讲的时候,却侧重描述极少兵力对敌方大量兵力的牵制。

    ******,是;十女投江,是;南征北战,也是。

    ——

    那个时候,能够看到的有趣场景,就是敌人狗咬狗。

    常见的场面是这样的:我军有人被伪军追,逃跑途中,迎面又遇上了鬼子。

    怎么办?打呗。

    打了两枪,鬼子自然就还击了。往地面一趴,突然发现,咦,鬼子居然打死了两个伪军。伪军不服,以为是我军援兵到了,就加强火力,就又把鬼子干掉几个。然后,中间的我军人员,就匍匐前进,溜了。剩下伪军和鬼子狗咬狗。

    ——

    那种场面精彩有趣,但那是计谋吗?好像应该是巧合。

    但现在,绝不是巧合。

    ——

    荆南军队,冒充河东世家联军,烧毁黑山军大量房屋。匆忙之间,黑山军追击。荆南军队,以接力的方式,用生力军代替疲兵,最后甩脱了黑山军。

    这相当于第一回合。

    就这么一个回合,黑山军会向河东世家报复吗?当然不会。

    这主要是因为,烧毁黑山军的房屋,对河东世家并没有什么好处。因而黑山军并不认为来犯之敌,就是河东世家。

    好办,再来一次。

    再来一次的时候,只需要注意,更换路线,更换进攻区域,就行了。

    于是,黑山军就接连遭受损失。

    接连损失的过程中,或者说,这些过程里,被烧的房屋中,还包括了十几间储存粮食的仓库。

    黑山军就痛入骨髓了。

    ——

    必须予以报复。

    黑山军出山了。进军的方向,正是河东郡。

    到此为止的话,其实还不能说计划就成功了。这是因为,黑山土匪,并不是真的没有抢劫过河东郡。

    黑山土匪与河东郡世家,两者的关系,就这么说,还不行,必须得加上官府。

    官府,自然是东汉官府。

    官府属于皇权,皇权与世家,又是冲突的。因而河东郡官府与世家,本来就存在矛盾。

    加上黑山土匪之后,仍然是官府与世家之间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黑山土匪,其实就是在主要矛盾中,起到缓冲或激化的作用。

    河东郡这个地方,单一世家的壮丁,并不一定多。但几个大的世家联合起来,留守三千兵,派出五千兵,绝对是小菜一碟。而官府,说荆南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治安兵应该是五千。

    这样看过去,五千对八千,差距不大,那还要得?

    于是乎,就需要黑山土匪出手,打掉一部分官府的治安兵。

    但也不能打得太厉害。当官府的治安兵少于一千的时候,世家联军便会出面剿匪。

    世家剿匪,是为了证明河东仍然在朝庭的治下,避免朝庭大军来袭。

    那么,黑山土匪又凭什么听从河东世家的安排?自然是因为世家给了粮食。

    这些,其实也仅仅是主要的表现。

    次要的表现,就要站在黑山土匪的角度去想了。

    打压官府,维护世家,是因为世家给了粮食。但,那粮食给得多吗?

    就算多,但人的希望,永远都是不断增长的。黑山土匪希望世家给得更多,光靠讨价还价,是不行的,他们必须在打压官府的时候,表现不力,在世家剿匪的时候,表现顽强。

    所以,三方关系有点复杂。

    现在,荆南军队希望黑山土匪忽略河东郡官府,把目光聚焦于世家。

    怎样才能做到?自然是混进土匪里面去。

    ——

    土匪就是土匪,永远不可能像正规军那样进行细致的编制。

    十人长,百人长,千人校尉,万人将军,在黑山军那边,只存在一部分。

    存在的那部分,就是将军加亲卫。一个将军到底管多少士兵,就不一定了。

    往下,到最基础,并没有明确百人长、十人长。

    或许有人被封赏为十人长,但他到底管哪十个人,都无人指定。

    平时,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或者缓慢进军的时候,倒是熟悉的人,走在一起。

    进军快了,或者打起来了,队形就乱了。某一个土匪的旁边,时常都有自己不认识的土匪。

    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很方便荆南军队个别人的混入。

    人多了,还是很难混入的。

    ——

    混入的都有谁?

    涂山、黄忠,自然少不了;另外,还有太史慈。

    太史慈混入,是因为他的步战武艺不错。另外,他的箭术也拔尖。

    徐晃和张绣,就没来了。这两员武将,都是马上战将。黑山土匪的马将本来就不多,混进去很容易被发现。而如果弃马,他们的武艺优势就会被大幅削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