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回 少不更事 (第2/3页)
儿同岁,却是崆峒近五十年来不世出的奇才。崆峒龟息功,修炼大成者,可在水下闭气数日,而数月前,彭畅居然利用龟息功在水下闭气七日有余,足见其内功造诣精深,儿自忖远远不是其对手。万一,他为了《水元功》要对我们许家庄不利,如之奈何?” “唉,我们许家庄始终是崆峒派一分支,对方是崆峒派掌门,礼数必须尽到,更何况彭畅武学精深,恐怕老夫也不是其对手。人在屋檐下,能忍则忍吧。”许广昌摇了摇头。 “少爷,您准备的六十八块玉石拼成的寿字图,还差最后一块点睛之笔。听说镇江府,新进了一批上好的玉石,我们三人快马赶到镇江,一来一回也正好赶得上太老爷的寿宴。”阿龙提议道。阿龙阿虎是许家庄的家丁,从小陪许思孝一起长大,情同兄弟,深知许思孝乃一孝子。 “好,今天是爷爷六十大寿,我们赶快行动,切不可误了寿宴。”于是三人策马,向南京城外奔去。一路上,许多百姓纷纷问好,许家庄位于南京城内,向来惩强除恶,仗义疏财,深得当地百姓爱戴,许思孝自己也好打抱不平,并常常以此为傲:“阿龙阿虎,古人云,心存善念,天必佑之。今日我许家富庶一方,乃气运使然;而气运之提升,与我们平日善念善行息息相关,切不可忘了!” “呵呵,少爷又开始掉书包了。”阿虎心里暗笑,表面上却假作诚恳地点了点头。 “你这小子,瞧你眼角上抬,定是心中讥笑。我现在先不罚你,等从镇江回来再好好收拾你。”许思孝佯怒道。 “哈哈,少爷息怒,少爷息怒啊!”三人一边调笑,一边快马加鞭朝镇江飞驰而去。 三人行了约模一个时辰,刚出南京地界,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刀剑碰撞之声,夹杂着树木坠地声,男女呼喝声,响成一片,并渐渐向北方远去。许思孝心道:“难道是贼人打劫?我今日刚刚洛水剑法有成,正好拿这些贼人练手!”想到这里,他抽出长剑,双腿一夹马腹,“走,瞧瞧去!”。阿龙阿虎陪许思孝打抱不平惯了,丝毫不以为意,他们相视一笑,也跟着向北方策马而去。 数分钟后,三人赶到拼斗之地,只见四人正在捉对厮杀,其中两人身着崆峒派服饰,另外两人,身着黑衣,衣服上绣着火焰形状图形。许思孝却并不识得该服饰。只见其中一名崆峒弟子,已被削去一臂,虽仍有鲜血渗出,但显然已经用点xue手法止血过了。他在对方数次抢攻之下摇摇欲坠,已是生死存于一线。而另一位崆峒弟子是个女的,她头发凌乱,脸上颈上也有数道血横,虽未受重伤,但明显不是对方对手。“师姐快走,让掌门来诛杀这些魔教妖孽!”话音刚落,说话的崆峒男子就被对方一刀从左肩砍至右腰,鲜血喷涌而出。许思孝三人平时都是小打小闹,何曾见过这种场面?阿虎更是手一软,长剑都掉在地上。“三个蠢货!”,刚刚诛杀一人的黑衣人嗤笑道,说完他纵身一跃,已然出现在三人面前,他双腿在地上一蹬,跃上半空,仅一刀,就在许思孝等人反应过来之前斩断阿虎头颅。鲜血狂喷,溅了许思孝一身。闻着刺鼻的血腥味,许思孝浑身颤抖,但数年来的苦练起到了作用,他下意识反手一剑削去,左掌在马鞍上一拍,正是刚刚练成他最熟悉的那招“回峰剑”。黑衣人一惊,举刀防守,刀剑相交发出刺耳的金属声。许思孝只觉得一股大力涌来,虎口发麻。而黑衣人,也咦了一声,“洛水剑法!”他惊道,说完,三组飞镖已分别打向许思孝上,中,下三路。慌乱中,许思孝的剑花挡住两处飞镖,却被一只打中小腹,顿时只觉得头晕目眩,忍不住口吐鲜血,昏死过去。“嘿嘿,中了我的夺命锥,你小子也就剩半个时辰好活。”说完,他反手一刀劈开已经懵了的阿龙的头颅,跳上马背,和另一个黑衣人一前一后朝着逃跑中的崆峒女弟子追了上去。 十来分钟后,许思孝醒了过来,他只觉得全身酸软无力,口渴难耐。幸好许广昌把许家护身宝贝金丝软甲穿在许思孝的身上。这套软由玄金丝线与天山冰蚕丝缝制而成,刀枪不入,唯一不足之处,就是不能卸力。黑人内功深厚,他的毒锥虽然没有割破许思孝的皮肤,却也打得他昏迷了好一会儿。这时许思孝站起身来,马儿已然不知去向,望着阿龙阿虎的尸身,他忍不住嚎啕大哭。片刻之后,他略微恢复理智,意识到自己必须立即离开此地,否则黑衣人诛杀了崆峒派的女弟子返回,自己好不容易捡回的一条命就又丢了。当务之急是先返回许家庄,让祖父父亲彻查此事为阿龙阿虎报仇。于是许思孝拖着疲惫的身躯向南京方向走去,十几步后,他停了下来,却向着相反的方向小跑了起来。他心道:“这两个贼人既然认出了我的洛水剑法,必然知道我来自南京许家,等他们回到此地,发现我人已不在,必往南京方向追去。他们轻功卓绝,又很有可能牵了我们的马匹,我一定在半路上就被他们截杀。当务之急,是先找一个地方藏身,避过风头,再返回南京,让爷爷和爹爹为阿龙阿虎报仇。“ 半个时辰后,许思孝发现一处山涧,他喝了几口水,在附近发现一个小洞xue,正好容他一人,他钻进洞xue,用杂草掩盖洞口。刚刚做完这些,虽然并未收到重创,但毕竟还是有了内伤,许思孝顿时觉得疲惫难耐,不久便昏沉沉睡去。不知过了多久,他被数位年轻男子的对话声吵醒。 “三师兄,八师弟,这一次掌门煞费苦心,历经数载研读了袁浩祖师的所有的遗作,终于发现了袁浩祖师留下的暗号,于是派遣我们六十名崆峒弟子,兵分十二路,开赴袁浩祖师云游天下时停留过的十二处地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这一路,依靠暗号,终于在原本希望不大的江西找到了《水元功》原本。我们师兄妹五人,一路小心谨慎,来江南与掌门会合,却不知为何,让魔教贼子知晓了此事。他们围追堵截,如今,我们师兄弟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