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玄石之谜 (第1/1页)
过了几天,军阀头头就派手下接老太爷去了府上,这府上阔绰的,那可真是雕梁画凤亭台楼阁好不气派,院子里的几房姨太听说相风水的要来早都站在各自的屋门口等着。 老太爷跟军阀头头打了个招呼,站在院子中间就拿出九宺转盘开易,军阀头头自是没见过此等宝贝,里面还能自己流出来水银,跟那些转大街的可太不一样了。 军阀头头翘着山羊胡,睁大眼珠子极为震撼的说道:“你手上这东西恐怕是神物吧,我都看不明白,想不到洛阳城里还有你这样的高人。” 老太爷自知旁人见到九宺的心情,连忙解释说:“军爷,这是祖上传来吃饭的家伙,没啥稀奇的,您只用等着平步青云,至于这东西您就不用管,它就是这样的。” 那几房姨太听到稀奇都赶过来看热闹,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 老太爷当时的确下了不少功夫,不过那也是有私心在里边,如果说这位军阀头头能在相完风水之后平步青云的话,正逢乱世往后也能成个靠山,钱不钱的倒还真是小事,毕竟刚挖了一箱银锭子。 开完易,老太爷说他府上阴气太重需要置办些东西还要把后门给封了,不然宅子太大阳气不聚自然不得安宁影响仕途,还问他最近是不是有间房还经常闹鬼。 这军阀头头赶紧把这些事都说了说,刚搬到这的时候没有这档子事,最近到了夜里才感觉到有间房子会传来诡异的叫声,有一次还差点把这军阀头头吓得掉进府上的湖里。 但这事又不敢宣扬,说出去了只能落一个胆小如鼠的名声,万一部下说起来了可就太丢人了脸上挂不住,威严何在颜面何在,只能整日里战战兢兢的住在这。 老太爷告诉这位军阀头头只要今天一过,自可能使府上安宁,让他准备了一些香火在院子中间恭着三天之后再撤走。 说实话辟邪这事对于九宺来讲太过于简单,但是老太爷又害怕过于简单了,被这位军爷觊觎上了反而得不偿失,故意让他这样,也算是做做样子,有所敬畏。 九宺是至阳之物,但凡碰到啥邪乎的事只用开易直接就能搞定,邪物就会封进九宺里面。 这天夜里,老太爷让军阀头头跟着去了那间屋子,到了子时转盘开易,黑灯瞎火的只能看见九宺的水银慢慢流动,军阀头头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后面跟的几个手下也直哆嗦。 忽然,九宺定盘,只见从房梁之上出现一道阴光,在半空中绕了几绕,四周发出一种阴森恐怖颇为扭曲的声音,这位军爷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着响头嘴里不停念叨:“鬼爷爷饶命……!鬼爷爷饶命……!” 老太爷当然也吓得够呛,但有九宺在手不能跟地上这位一样,就大声斥喝:“何方妖孽,竟敢在此作祟,还不快快入宺!”说完之后,拍了拍这位军阀头头,让他睁大眼瞅着九宺。 只见绕在空中的那道阴光,慢慢变成了一缕白烟从下到上“嗖……”的一下被吸进了九宺。 老太爷有点纳闷,好好的宅子为何有这阴邪之物,不过事情已了不再去想,赶紧把这地上这位给扶起来,收了九宺。 这位军阀头头连忙给老太爷磕头作揖,感谢地是无可无不可,老太爷笑了笑又去他屋里给开了张清单,让他照着买回来放在指定的位置,自然能保他二十年太平。 经过老太爷此番折腾,过了个把月,这位军阀头头竟然连升三级加官进爵,军阀头头大喜派人又把老太爷接到府上大摆宴席,末了还特赏了老太爷三千现大洋。 酒过三巡,军阀头头听闻老太爷现在还孤身一人,晕晕乎乎的就让二姨太挑了个丫鬟给老太爷当媳妇,老太爷当时也陪着喝的有点多,哪还有力气去推辞,结果,当天这场宴席就变成了喜宴,老太爷这也就领个媳妇回家去了。 这也就是该兴了,老太爷讨了个媳妇还过上了好日子,不愁吃穿街坊邻居甚是羡慕,可没想到大头还在后面。 又过上了一阵子,直系军阀的一位司令张俊山虎踞洛阳,听闻九方易之神奇,便派人请老太爷到大帅府为其指点迷津。 张俊山早在北平成事之初,因贫困潦倒也曾拜读过相命之书,替人卜卦算命来维持生计,所以对风水秘术也是情有独钟,就想着写一部书来辟解其中的奥妙,也能留给后辈参照。 可是写到了一半,一方面因为战事的问题无法继续,另一方面自己也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遍访高人以求完成自己的这个心结 老太爷到了大帅府有些不自在,毕竟这年头搞不好就要挨枪子儿,更何况还是个司令,心想真他娘的晦气咱也就是看个风水的,没想到把自己给看到大军阀的手里,不免的有些后悔。 张俊山大概看出来老太爷的心思,先做了个开场白:“古人云,阴阳无形,大道至简,三才五道缺一不可。风水应以山水为主,将廿四山与坐宅配山论生克关系,配水则以十二长生位来论吉凶。十二长生的命理中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都以向上配水和水的来去论吉凶,此用于阴宅。不知先生可否认同?” 老太爷听他头头是道不像是故意来刁难自己还称自己是先生,就分析了他说刚才的话,心想既然叫我先生,老夫今天就好好交交你。 老太爷转了一圈说道:“大帅刚才所说,所谓坐宅山,实际上是指坐宅在罗盘上的五行与宅外山峰或各个建筑之间构成的五行生克关系。但要向上配水与十二长生存在的话,恐怕会出现阴阳混杂的易象,实际运用起来的话也往往会有所偏差。若要以十二长生论水的来去之吉凶,以我之见不可全用,首先一定要分辨清阴阳,然后再配尽阴尽阳才为上善。” 张大帅听闻立刻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摸着自己溜光的脑袋,又捋了一把山羊胡大笑起来。 然后说道:“听闻先生一句话,张某人胜读十年书啊。刚才只是小试,想不到楚先生都能有如此见地,看来我是找对人啦。还请让张某见一见宝贝,咱们再唠会!” 老太爷一听要见宝贝,有点打退堂鼓,这些军阀个个都留个山羊胡那可都是性情暴劣之徒,万一把九宺给抢了可咋办,自己这手无寸铁岂不是要栽在这了。 拐回头一琢磨,管他娘的就照实的说,看他究竟要怎样,大不了玉石俱焚,便说道:“此乃祖传之物,从不示人,也只有楚门一脉才可使用,大帅要看恐有不便!” “咔嗒……”旁边的一名副官把枪栓拉上,老太爷心中一惊,张大帅伸手把这位副官的枪按了下去,转过身笑道:“楚先生误会啦,各家有各家的宝,就和我现在要写的这部书一样,以后会是老张家的宝。既然不方便看,那咱就继续唠点别的吧!” 张大帅一心只想把书写完,也没侵占宝贝的意思,老太爷这才松了口气斜眼瞪了那位副官一眼,就把知道的细细道来。 经过一天一夜的切磋,这位张大帅连饭都顾上吃,听老太爷都说的入了神,还让人拿来笔墨纸砚都记了下来。 老太爷看这位张大帅也的确如他所说没有什么恶意,就当面开易惊的张大帅目瞪口呆,老太爷也把怎么使用,这里面的门道还有所能呈现的易象大概做了表述。 这一趟可没白来,张大帅是心服口服,特赐九宺阁金字招牌外加五千现大洋,直到第二天中午张大帅才又派人把老太爷送了回去,并且让老太爷立了字据往后只能给直系军阀开易,否则就要家破人亡。 话说,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得一大军阀的青睐,老太爷高兴都来不及更何况还有五千现大洋,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打那以后,楚家去给张大帅开易的消息不胫而走,每天冲着金字招牌来的人都络绎不绝,咱这九宺阁才可算是风生水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