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向四妃见礼 (第1/1页)
太后拉着博尔吉吉特氏的手,笑着指向惠妃,“老十家的,快去见过你惠母妃。她可是个精明的,去向她讨个赏,要是不给可不能依。” 听着太后的话,博尔吉吉特氏依言上前施礼,“给惠母妃请安,惠母妃吉祥!” 惠妃当着太后的面,也不敢摆什么架子。 她亲手将她扶起,细细打量了一下道:“快起来,快起来,怨不得太后娘娘早就挂念着,科尔沁果是专爱出美人儿。” 说着,惠妃又从自己手上褪下一只金镯子,顺势套到博尔吉吉特氏的手腕上。 博尔吉吉特氏自是推辞了几句,不肯受。 直到太后从旁发话道:“你惠母妃哪里缺个金手镯,她给你你就收下吧!” 十福晋这才笑着收下,乖巧地谢恩。 惠妃笑着又夸了她几句,道其知礼。 宜妃向来是宁寿宫的红人儿,这可不单单是因为太后曾抚养了五阿哥。 见着太后确实很喜欢博尔吉吉特氏,宜妃自也要捧捧场。 这时,宜妃故做委屈状,凑趣道:“还是这些小姑娘好,年轻,又生的漂亮,才得太后的欢心。臣妾这些鱼眼珠子是比不得了。” 太后果是被逗笑了,道:“你啊~难不成还要和小辈们争锋吃醋么?不过,被你这么一说,我是只能偏着你了!” 德妃也在旁插话道:“宜妃meimei生了张巧嘴。想来,她这辈子该是一只鹦鹉托生吧?这样会讨人开心。” “我要是一只鹦鹉,那今天就得在宁寿宫安个窝。可不像德妃她们一会就离去,只要太后娘娘不嫌弃,我还就在这尽孝不走了。” 众人又是一阵笑。 其实,在这和睦的假像下,几妃已暗中交了一次手。 惠妃还好,她早已失宠。 但只要大阿哥无恙,不管谁得宠,她仍能安居四妃之首。 所以,她倒只是单纯的想通过夸奖博尔吉吉特氏来讨太后的欢心。 但德宜二妃就不同了,她们是清宫中少有的长春树。 她们俩人不说其它,连皇子都生养了三个,(后来宜妃失了第十一子,德妃失了第六子)是高位妃嫔中唯二的养住了俩位皇子的后妃。 可惜,是唯二,不是唯一。 再加上俩人出身的天差地别,,如今却同样成了四妃之一,德宜二妃不和已久。 德妃刚刚是借话辱骂宜妃是个玩意儿,是只畜生,。 而宜妃夜不是个简单角色,在她面不改色的自我调侃下,不仅哄了太后开心,还借此表明了孝心,反讽了德妃。 果然,同为后宫争斗的胜利者之一,她们怎么可能向某些小说里的那样天真、脑残呢? 而太后虽出身蒙古,但在这紫禁城中生活了大半辈子,她对这些轮妃嫔们暗中的交锋也是心知肚明的。 只是,俗话说得好‘不聋不哑,不做阿翁’。 这些事也不会摆到明面上来,所以她也不去拆穿,故做不知罢了。 在太后的指示下,博尔吉吉特氏给四妃一一见了礼。 她们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功夫总是好的。 哪怕是因为生活不如意,而眉间总是浮现着一抹刻薄的荣妃,也没有找茬。 荣妃平静的受了礼后,赐了一支金钗。 这可能是因为博尔吉吉特氏出身蒙古的原因,几位高位妃嫔赐下的都是金饰。 想来也是,蒙古人不爱玉饰是出了名的。 金饰更得他们的欢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