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章 因果雏形 (第2/2页)
力避免结因。 因结的越多,将极大损害修行进度。 在他的理论中,一个人,沾惹的因越多,修行越缓慢。 同时,将来也将承受各种不同的果。 有好有坏,但若沾惹的因太多,未来的果……极有可能让你暴毙。 所以想要活得好好的,就必须要摆脱最初的因。 杨寿乍一听还觉得很有道理,但……修行之路本就是逆天而行。 生存的资源有限,修行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得到更大的自由。 直到有一天,与天地平齐,乃至超越天地。 但如果按照楚畏因的说法,关上门,默默一人修行,不和任何人打交道,不沾惹任何事。 和传说中的佛系修行没有什么区别。 “因果有这么恐怖吗?竟然畏惧如斯?” 杨寿不明白楚畏因的想法,如此思考着,不禁皱眉。 这些年下来,其实他对因果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却是和眼前三位大儒截然不同。 随后,陆畏果开始讲述自己的理念,同样给了杨寿大量的启发。 他认为,天地万物,只要有因,就必然有果。 那些因,你可以随便结,但需要结善因。 方能得善果。 因为一代你种下了恶因,未来结下的,将是一树恶果。 自食恶果的下场,极有可能是不得善终。 所以他认为,修行之中,不必畏因,而需畏果。 更是提出了……因果转换的概念。 比如说你当初若是种下的是恶因,从中未必不能纠正,你可以在其中引导,转变恶因,使得其得出善果。 但此时,楚畏因又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 在修正因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果,又如何保证这些果都是善果呢? 既然无法保证,还不如什么都不做,从开始便避免因的产生。 这一下子气氛就彻底点燃了,楚畏因和陆畏果说的天花乱坠,最后……干脆因为意见不合而大打出手! 杨寿看着两人的理念之争,默默无言。 南州子还没讲述自己的理念,连忙试图劝架。 实际上,杨寿听完两人理论,已经陷入了复杂的运算沉思之中。 其中让杨寿印象最深的,便是陆畏果的因果转换概念。 的确,善因未必得的是善果。 恶因也未必得的是恶果。 此外,又有谁能够界定,你结下的因是善因? 善恶本就无法界定,只能通过人的主观来判断。 所以归根结底,因果……还是以个体为主的。 它的本质,其实就是至强者,对于自我的把握。 “原来如此……” 攀升在旁盘膝了三年,听着三人的理论,身上逐渐也诞生出了大儒的气息。 因为他也诞生了自己有关因果的理念,在这个世界,足以称之为大儒了! 只是这个大儒……相比于另外三个老头子,显得有些太过年轻。 “至强者,率先把握自身因果,若再进一步,便能界定他人善恶,把握他人因果,方能算真正掌握了因果。” 杨寿喃喃着,在这个世界里,渐渐把握到了因果之路该如何走。 “然而,此只是小因果,而我需要掌握的,则是大因果!” 天地间,随着杨寿的感悟,居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 这雨中…… 在三位大儒的眼里,居然中蕴含着某种奇妙的气息。 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三人挪不开视线。 “这是因果!” 南州子率先反应过来,其中气息很淡,但的的确确,是因果才有的气息! 遥想他们三人苦修这么多年,居然比不过一个后辈? 这因果气息很淡,也是刚领悟不久,却被这个世界感应到了,从而触动,下起了雨。 “拜见老师。” 楚畏因,陆畏果,南州子,三人都停止了争论。 在杨寿面前,实际上,争论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毕竟已经有人率先一步,比他们先行领悟出了因果。 其实杨寿这完全是利用的讨巧的方式,才诞生了一丝因果雏形。 他毕竟有领悟轮回之体的经验,又曾接触过那么多的法则,这个世界同时演化了上万载,其中理论丰富,杨寿进入世界,也只是总结了一下罢了。 实际上,若非是三个大儒不争气,至今都没领悟出因果本源,他都不需要自己感悟。 直接学现成的。 望着站立在自己面前的三人,明明是三个老头,却显得无比乖巧。 杨寿微微颔首,微笑颔首道:“今日吾悟出因果雏形,尚需打磨,你们继续吵架……哦不,继续论道。” 三位大儒面面相觑,突然有些尴尬起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