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漂漂的老阿姨  (第1/1页)
    这电影院不用对号入座,全是三合板的硬座椅,稍微动弹一下就发出“吱扭吱扭”的响声,要是有人一起动起来就仿佛一场奏鸣曲。    童建国他们进来的有点晚,一大半的座位都有人了。    尤其靠中间的位置,基本都被成双成对的男女们占据了。    童建国他们三人只好找了靠后的、靠边儿的座位坐下。    电影开始后,到处都是叽叽喳喳的声音。    有剧透的,有情侣小声说话的,有小孩子吵吵闹闹的。    童建国倒没烦,反而觉得挺有意思的。    这会儿的人跟若干年后也没啥区别啊!    这不就是弹幕吗?    周梓童平时追番就喜欢一边看内容一边看弹幕。    也就他们90后孤寡老人事儿多。    还要什么安静、还要什么代入感。    要什么自行车要自行车,爽就得了呗。    除了说话的声音,就是椅子“吱吱扭扭”的声音、瓜子皮踩在脚下的声音。    最刺耳的是有人踩到波螺壳子了,就如同指甲从玻璃上划过。    这个《黑三角》的电影,童建国以前听都没听说过,但还真好看。    简单直接、非黑即白。    就像看网络小说一样,爽感十足。    童建国坐在最右边过道的位置。    正在看着,隔着过道另一边座椅上有人在小声说话,听着声音有点耳熟。    那是一个大人,一个小孩儿。    小孩儿七八岁,大人像是个年轻女子。    童建国仔细打量那女子的背影,越看越眼熟。    这电影院遮光效果很差。    整个电影院一层二层都有窗户。    窗户上有很薄的绒布窗帘,靠手动拉扯。    二层的窗户窗帘都没拉上。    一层的也没拉严实。    刚熄灯放映影片时,还有点黑漆漆的感觉。    过了会儿眼睛适应了,就跟白天差不多。    童建国仔细打量几眼,等那个年轻女子转了几下脸庞时,他终于认出来了。    这是他的一个同学,叫赵君。    而且也算的上是街坊邻居。    她就住在童建国他们那片小区旁边的部队大院里。    当初,童建国还是跟她以及其他七八个同学一起去的昭乌达盟。    不过,就像周梓童的爷爷以及建林王他们那波人一样。    他们到农村只是做做样子,没几天就被部队招走了。    听说她后来被保送到军医大学去了,这会儿估计已经毕业工作了。    童建国只是打量几眼,便暗地里赞叹:真是个美女啊!    这会儿的女子敢留披肩发的一般都是美女。    因为这会儿理发、修饰手段很少。    如果发量不行、发质不行、头型也不周正的话,留披肩发简直就像梅超风一样。    童建国打量了一会儿,赵君便察觉了。    她不时侧一下脸,用眼角余光看向童建国这里。    估计她也认出来了。    但她不好意思完全转过脸来打招呼。    不时撩一撩头发,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神色。    我去,你挺sao的嘛!    这位本尊大哥心跳加速,显然对赵君也有点意思。    可这也忒老了点吧?    赵君他们部队的孩子念书比较早,虽然跟童建国是一届的,年龄却要小一岁。    但怎么也27岁了。    这不赶上阿姨了吗?    20岁兴许还可以考虑考虑。    “童哥,看见没有?那个老姑娘。”    陈红在一旁撇嘴说。    “呵呵……”    其实陈红自己也二十四五岁了。    既然已经被陈红发现了,童建国也不好再吃着碗里惦记着锅里了。    老老实实看电影、听“弹幕”。    等电影看完了再过去打招呼也不迟。    可等电影放映结束,童建国再站起来时,赵君已经没影了。    估计已经夹杂在人群中向外面走去了。    陈红在一旁长出一口气,下意识地挽起童建国的胳膊:“童大哥!电影好看吧?”    “嗯,不错。下回我请你!”    “好啊!”    到了外面,陈红说:“童大哥,你别着急工作的事。”    “怎么了?”    陈红四下看看压低声音:“来年百货公司会招人的,尤其像你这样会外语的……”    “我去,当营业员还要会外语。”    “哈哈,说不定有外宾啥的。”    童建国本尊英语就不错。    周梓童更厉害,虽然没考上大学,至少也能达到六级的水平。    因为除了高中以外,周梓童上的都是双语学校。    英语水平那真是杠杠的。    “好吧,谢谢你啊。”    童建国也未置可否,先表示感谢再说吧。    上班是不可能上班的……    可个体户风吹日晒的更遭罪。    赚钱或许比上班赚的多些,也比较自由。    但发不了财啊!    什么卖瓜子挣100万,听他们瞎几把吹。    王十和建林王还说自己白手起家呢。    听蝲蝲蛄叫,都不用种庄稼了。    这会儿其实商业口也不错。    前些年工业口比较吸引人。    工人老大哥待遇好,各种福利高。    人们曾经说共产主义美好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这说得就是TX区的状况。    可最近一两年,商业口越来越吃香了。    因为他们跟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姜卫他们皮革厂那种跟商业口根本没法比。    门市里随便一个卖猪头rou的都能让家里人吃香喝辣的。    哪怕一个卖菜的,家人都不用半夜起来排队买大白菜。    或者从脑瓜顶上爬过去,就为了买冬储大萝卜。    童建国正在胡思乱想着,冷不丁一抬头却发现赵君刚好就在前面的路上。    他这才想起,赵君跟自己是同路的,她家部队大院就在童建国他们那片居民区附近。    童建国在她身后打量几眼,不由得惊叹一番。    我去,这赵君个子不矮啊,感觉有一米七多。    就算在未来零零后的年代里,都算是比较高的了。    赵君虽然领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童建国还是一眼能看出她是个姑娘。    因为这会儿未婚和已婚分的很清楚。    不像80年代以后那么乱。    不论结婚的,没结婚的,男的,女的,统统都可以烫头。    这会儿结婚的妇女一般都不留披肩发。    要么盘头,要么剪短烫了。    童建国小心肝儿砰砰跳着。    但却不急着过去打招呼。    泡妞儿这事儿不在年龄,有时候年龄越小反而越有优势。    因为80后以前的人男女界限比较分明,容易紧张。    而90后、零零后们反而没什么杂念,想的也没那么多。    泡妞儿这事往往就这样,想的少反而容易成功。    童建国就这么一路盯着赵君看。    漂亮女孩儿好像都有特异功能,谁要打量她,她用后脑勺都能察觉到。    但漂亮女孩儿又大多喜欢玩矜持,你不主动招呼,她也不会主动跟你打招呼。    童建国就故意吊着她,一路盯着她看。    一直到两个人都走得一般齐了,赵君再也忍不住了,主动打招呼。    “哟!老同学啊!”    “真是你吗?”    童建国目不转睛打量着赵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