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2、山河一片红  (第1/1页)
    赵君平时喜欢集邮,眼下已经集满3大本了。    童建国在她的集邮册里都看到过大龙邮票,其它的虽然不认识,但应该也价值不菲。    两人跟几个路人打听几下得知,琉璃厂那边有个比较大的邮局,门口时不时有些集邮爱好者。    这会儿,集邮的人还很少。    一直等到80年发行猴票时,全国性的集邮热才渐渐到来。    小城市也就赵君这样家境优越的极个别的人集邮,根本形不成群体。    在燕京,这个群体却不小。    两人刚到邮局门口,就看到一堆人聚集在那里,几乎每人手里都捧着个集邮册。    单纯买卖的不多,一般都是互相淘换的。    比如你有两套蓝军票,我多出几张京剧脸谱,咱们就交换一下,找找差价就可以了。    也有手头紧直接卖掉藏品的。    一个头发花白,穿着中山装,扣子一直扣到脖子下的老爷子抱着本集邮册东张西望    赵君连忙走过去:“大叔,您这是打算出售吗?”    “是啊,是啊。”    老爷子连忙摊开集邮册。    赵君翻了翻。    “嗯,这个黑题字我没有哎,还有这个全面胜利……”    童建国也跟着瞅着,长着见识。    “可这个京剧脸谱我有了,代表大会错题我也有了,大部分都有了……我买一半行吗?”    老爷子摇摇头:“我想整本出售。”    童建国一眼看到“山河一片红”了。    别的不认识,这个还能不认识吗?    “行了!咱买了。”    光冲这一张邮票就值回太多了。    童建国点出8张大团结递给老爷子了。    老爷子满面笑容,连连鞠躬:“谢谢这位小爷!”    离开时,赵君还直埋怨:“人家还想讲讲价呢,你上来就充大爷。”    “哎呀,老爷子也不容易,要不是生活所迫,他应该也不会把这东西拿出来转手。”    “哼,你还挺善良的。”    “那当然了!”    “说你胖你还喘了……”    说着,赵君不由自主向童建国肩背压过来。    结婚了,有了肌肤之亲以后,赵君主动大胆多了。    没人时,就忍不住想压迫童建国一下。    童建国搂住她的小蛮腰:“今晚咱们可以学习新知识……”    “啥意思?”    童建国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赵君立刻给了他一拳:“下流!坏人!”    “谁让你后面这么好看来着……”    “坏人!人家又不是狗子。”    “你不是头一个想要儿子吗?”    “是啊,你不也是吗?”    “那种知识就可以生儿子。”    “真假的?”    “真的,我在龙虎豹上看到的,要不要拿给你看?”    “不看,不看!再说你腿那么短,够不到,哈哈!”    “我可以踩小板凳啊!”    “累得吭哧瘪肚的,真像狗子。”    “哈哈!”    两人往琉璃厂那边走了走,又看见街边有卖旧书的。    连忙凑过去。    眼下的娱乐活动十分贫乏,人们格外喜欢看书。    尤其经过前些年的各种封禁后,人们的阅读欲望得到空前释放。    拿童建国他们这些当年的知青来说,很多书籍都是违禁的,好不容易弄到一本小说都几经传看,甚至要抄下来。    但已经历经前世的童建国眼下对图书的兴趣却有些寡淡。    唯独对一些小人书还有点兴趣。    他就挑成套的,品相好的买了十几本。    有《敌后武工队》、《渡江侦察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还买了几本民国时期的绣像小说。    像《聊斋志异》、《三言二拍》、《镜花缘》之类的。    童建国正一边交钱,一边往旅行袋里装着,却看见赵君在翻看折子一类的东西。    连忙凑过去一看,竟然是乾隆、雍正等时期的奏折。    “拿下!”    童建国不问青红皂白地挥挥手。    回到和平门地铁站时,旅行包已经装的满满的了。    地铁票一毛钱一张,随便坐。    等两人回到海军大院时,那个小哥们儿已经先到了,正蹲在门口的地上啃菜饼子呢。    跟东北人一样,燕京人好像细粮也不太足,主食也是苞米面儿。    看见童建国,他赶紧迎上来:“大哥,您回来了?”    “嗯,不好意思,你怎么骑得这么快啊?”    “嘿嘿,这条道儿挺好走的。”    童建国来到他的自行车前,他赶紧打开盖子:“来!大哥,您检查一下,看有没有破损?”    “不用了,您包裹的这么严实,又小心翼翼的,应该没事。”    “是啊,这一路我都很小心的。”    “走吧,给我推进去。”    小哥把自行车推进了海军大院。    一边走着两人一边聊几句。    “小兄弟你是哪里人啊?”    “霸洲的。”    “你是怎么弄到这些瓷器的?”    “前些年,有个老干部下放到我们村子里,跟我们家处的特别好。去年回城时,他就把这套瓷器留给我们了。”    “一定是中央的大干部了。”    “嗯,好像是部委的。”    “咱这里离霸洲有100公里了,你这会儿也回不去了吧?”    “能啊,天亮前能骑到家呢。”    “那多不安全啊,你身上揣这么多钱。”    “不碍事……”    “住一晚上吧,连吃带住的也就三四块钱,明天一早再走。”    “不了……”    童建国有心给他住宿费,但一看这小子这么仔细,给他也不肯住店。    就干脆让老何帮他在招待所安排了一张床位,他这才答应住一晚了。    两人一起把两个大筐抬到老何家楼上后,一件件瓷器捡出来。    果然整整齐齐,没有一丁点掉瓷或裂纹的。    童建国拿出50元递给小哥了,小哥连连鞠躬:“谢谢大哥!”    “嗯,你回招待所休息休息吧。”    “好的!”    小哥拿着两个空筐千恩万谢走了。    老何摆弄着瓷器啧啧赞叹:“值啊!太值了!”    童建国还纳闷儿,怎么老何也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您是怎么知道的?”    “7501毛瓷啊!老百姓不知道,咱大院有家庭背景的谁不知道啊。”    “是啊,这会儿流落民间不太多吧?”    “能多吗?总共就10套!僧多粥少,咱京城高官部委造多少?”    “那还真是分不过来啊。”    “这么说吧,你80元收的,转手800元卖出去,这大院里都能打破头。”    童建国心说,别说800元了,800万老子都不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