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6、看见未来(新年快乐!)  (第1/1页)
    童建国连喊了三声,服务员妹子都没理他,等童建国再第四次喊她时,她立刻朝童建国翻了个白眼儿。    邻座的几个食客也纷纷看过来。    心说,这伙计是穿越来的吗?    还老板?还三碗不过岗?以为自己是武松呢?    童建国这才反应过来,想起自己是在一个顾客不是上帝的年代。    便叹口气站起来,讪讪地朝柜台走来了。    “同志!”    “啥事儿?”    妹子抠着鼻子不耐烦地问。    “你这有啤酒是吧?”    “五分钱一碗。”    妹子说着,拿起旁边的锅盖。    童建国这才看清柜台里面桌子上放着个大盆,盆里装着浑浊的啤酒。    这啤酒应该是成桶装着运来的,好好装着本可以多延长点保质期。    饭店嫌麻烦就直接倒进大盆里了。    “来三碗!”    童建国将三枚五分钱在柜台上一字排开。    妹子撇撇嘴,拿起一只碗直接伸进盆里舀啤酒。    手指头都伸进去了。    “唉!那个啥……”    “咋地?”    “没,没啥。”    妹子一口气,“咣!咣!咣!”,把三大碗啤酒摆在柜台上了。    然后拿起一块儿抹布擦了擦手,又继续抠鼻孔了。    童建国叹口气,一边嘟哝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一边端着啤酒回去了。    “真香!”    回到座位上,童建国大口喝着啤酒。    雄耀武却直躲:“这,这就是啤酒?怎么跟马尿似得。”    “来!来!你喝两口。”    “算了,算了,我不喝酒的。”    其实,童建国酒量也很差。    两碗啤酒下肚,脸红的都跟谁掐了他脖子似得。    两眼也发直。    喝着喝着,便直勾勾地盯着雄耀武。    盯得雄耀武直发毛。    “哥,你,你咋了?”    “我说你打算啥时结婚啊?”    “啊,这个……”    “你和波波都老大不小了。你看我,马上就该当爹了。”    “哇!恭喜!恭喜!”    “你们也要抓紧啊!”    “嗯,知道。”    “怎么样?今年能不能办?”    “可今年就剩两个月了……”    “元旦呗,元旦不挺好吗?”    “元旦我哥结婚……”    “那多好,两个一起办!”    “这个……”    其实,童建国并没喝醉,顶多有点口无遮拦而已。    集体婚礼确实有点乱,而且不委屈自己妹子吗?    “那就春节前嘛。你家这么办也挺省钱的。”    “可我们家经济条件不算好,给我哥办完了,还得缓一缓。再说,我来年才能分房子……”    “哈哈!就这点事儿啊。你们家只需要把婚宴办的风风光光,其他的都不用管。房子我早给你准备好了。”    “那多不好。”    “有啥不好的,只要你们两口子过得幸福,比啥都强。”    “那就……”    “春节前,行吗?”    “应该差不多,我再跟我妈商量商量。”    童建国在这大声寡气地说着,邻座不时看他几眼。    离开时,连一直绷着脸的服务员妹子都对着童建国羞涩地笑了笑。    “唉……”    “怎么叹气了呢?你不一直都想自己出去过吗?”    “要是小义能来就好了……”    童建国也忍不住叹息了。    兄妹俩沉默了好一会儿。    童建国安慰童建波道:“不管怎么样,到时候建军能回来。”    春节以前,童建军就该转业了。    童建国的婚礼他没赶上,童建波的婚礼刚好能赶上。    “哥,要不咱再去凤岳找找?”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童建国一直没有停止寻找童建义。    上次从凤岳回来后,童建国就找到大老黑帮忙,让他委托凤岳的同行四下查找。    可如今过去大半年了,依然没有童建义的一点一点消息。    “嗯,天冷之前吧,咱们把厂子里的事儿交待好了就去凤岳看看。”    十一过后,箱包的销售情况依然红火,高岩他们都已经在研究年终发奖金的事儿了。    “咱们厂子5月底成立,到现在还不到5个月。刚开始,咱们账上只有6000元启动资金,现在不算货物价值,光是账上的流水就已经有6万元了!”    “那就拿出一万块给大家发年终奖!”    “有点多了吧?”    当下,各个企业也有奖金。    一般是每个月5元到10元钱。    多的也不会超过20元。    半年拿100元都比较罕见了。    红星知青厂创建时一共17名员工,后来又招了两名,再加上总厂派来的技术员,正好20人。    一万块奖金的话,每人平均500元。    一个月都相当于100元了。    在当下,这确实有点逆天了。    “那就按……平均每人每月30元来核算吧。”    “嗯,我多列几个档。”    在这弹丸小厂里,几乎每个人都身兼数职。    像高岩,既承担财务管理,又承担行政管理、人事管理。    其他工人也一样。    缝纫工手头有空闲的时候,也会帮着跑一跑锁边儿机,或者干一干裁剪。    当然,从长远来看,这种状况不利于管理,分不清责权利。    但非常时期就要用非常手段。    等企业发展了,再慢慢拨乱反正。    小家如此,大家更不例外。    五一刚结婚时,童建国就大胆“预言”:年底将召开三中全会。    眼下,消息渐渐确凿了,老赵对这个女婿也愈发佩服不已。    “来!小童,陪我喝两口。”    老赵晚上吃饭时,总要喝上几口茅台。    他喝的是十几块钱的茅台。    估计比后世几千块钱的茅台都要口味纯正。    可童建国没这口头福啊。    在他看来,八毛钱的散曲酒跟这十几块钱的茅台并没什么不同。    都一股子辣嗓子味儿。    赵君还在一旁劝阻:“爸,他那酒量,你叫他喝什么喝?”    “没事,来点来点。”    童建国坐下来,喝了不到一瓶盖儿那么点酒,立刻噤鼻子夹眼的。    老赵哈哈大笑。    童建国赶紧吃了几口菜,把酒压下去了。    “小童啊,你说说看,这次三中全会将会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    童建国挠着头皮想了想。    “两个凡是会取消!”    “真的啊?”    老赵不免有些失落:“这能行吗?”    “咋不行呢?两个凡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嗯,也对。还有呢。”    “那个,包产到户……”    “这个其实下面已经在搞了,是该落到实处了。”    “还有,那个……全面发展经济!”    “嗯,是应该把经济搞上去。国富民强嘛。”    “那个……其它的想不起来了,呵呵。”    “还有,”老赵压低声音,“西南真会有战事吗?”    毕馥丽连忙过来劝阻:“小声点!莫谈国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