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1620_第五十二章 新的战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新的战线 (第3/4页)

斯本和荷兰州长联合会也展开一场类似的谈判。

    几天后,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埃姆登和约》签订的消息掀翻了华美国内的所有话题,《曼城周报》和《北美时报》都在当天的周刊上连篇累帙地报道这一国家建国以来和欧洲国家进行的最漫长战争。

    媒体的回顾、评价与总结充满了各种事后诸葛般的惺惺作态或煽情,但无论是何种遣词用句,都无一例外地对国家政治、外交与军事力量展开了大肆吹捧。瞬间达到高点的正面舆论冲淡了歌星陶心梅逝世所带来的国民伤感。

    为故意营造民意言论自由氛围,得到授意的若干穿越众文青以虚假身份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猜测”国家对这大一笔战争收益的分配方向。不算其他收获,整整1300万美元的战争赔款,报纸上公开展示的国家在这场典型的趁火打劫中获得的回报,已经让大部分国民兴奋的无法自已,仿佛回头这些钱就可以马上落到自家床头柜里一样。

    “虽然战争远在几千海里以外的欧洲,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美利坚共和国的每一个家庭,都在这场战争中为国家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辛劳,胜利属于中华美利坚共和国的全体国民。笔者个人建议……”

    改善城市环境、加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扶持国民个人创业,诸如此类的希望国家在近期有所表示的报纸评论建议是各式各样,大有国家与民祸福与共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海军南方舰队和荷兰西印度公司在巴西的对峙还没有结论,但已经绷了一年的紧张心情在此时终于看到了全面放松的曙光,不光普通国民家庭欢欣不已,对于军队官兵的家属而言更是如此。

    ……

    1636年3月26日,周三。

    过去的一个月里。在数次击退荷兰西印度公司的试探后,华美南方舰队的主力终于牢牢地守住了累西腓港以北10公里的奥林达港。

    而在一个月前,荷兰西印度公司的入侵部队在舰队的掩护下,终于突破了累西腓的葡萄牙临时防线,近1000名葡萄牙殖民军死伤惨重,剩下的大部分成了战俘。

    超过4000名荷兰雇佣军占据了累西腓港,当地的葡萄牙总督被迫宣布投降。连同港口被封锁时堵住十多艘大小商船以及超过5000名累西腓居民成为了荷兰西印度公司的“战利品”。

    这一战局的变化,也让华美海军司令部试图借助海上威慑让荷兰西印度公司自行撤军的愿望落了空,陆上作战不可避免。

    ……

    曾经因制糖业和种植业繁荣一时的奥林达,如今已经是一片废墟。几个月前的荷兰西印度公司入侵劫掠和一场大火。让这座一度繁华程度超过累西腓港的葡萄牙殖民地成为一座焦黑的死城,城郊的种植园和制糖场全部化为乌有,大量奥林达的居民不是被荷兰雇佣军在劫掠中杀害,就是被迫逃往南方的累西腓港。

    残垣断壁之中,唯一还显露出生气的,是一座戒备森严的军营。他们是一个月来从南非和加勒比紧急海运而来的华美陆军,总兵力达到四个加强营2100余人。其中包括三个从南山港运来的前非洲旅步兵营,一个从加勒比运来的外籍军团棕熊旅步兵营,所有部队临时编为华美陆军巴西派遣旅。继续由前非洲旅指挥官斯科特中校指挥。

    又是一批军用物资从海上运到,磨磨蹭蹭了几乎一个月的巴西增兵计划终于在今天完成。军营里人声鼎沸,各个连队的士官们扯着嗓子下达着命令,处于防御休整状态的士兵们纷纷收拢营帐。整理辎重。

    奥林达南方的一条小河北岸,旅指挥官斯科特中校带着他的参谋组走在岸边,举着望远镜眺望着南方,但视线里除了被废弃的种植园就是绵密的热带原始雨林。根本看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仿佛那个方向还是一个野蛮的原始世界。

    “长官,海军发来电报。南方舰队的主力必须返回桃源岛维护,只能留下两艘护卫舰保护奥林达的登陆场。”副官有点不自在地念着一封电报,脸上的表情有点尴尬,“因为几天前的风暴让停泊在港外的战舰有点损害。”

    “嗯,谁也无法预料到这里的天气,不过这意味着荷兰人也不一定能缓过劲来。”

    斯科特想起了三天前的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暴,不光是在港外负责海上防御的南方舰队猝不及防,就连奥林达城内的巴西派遣旅的营地也遭了大灾。许多部队营帐都被近十级的大风给刮倒,大雨导致堆积如山的后勤补给品都泡在了水里,甚至还使数名在废墟里躲避风雨的士兵因为砖石垮塌而受伤。

    “那么我们还要继续行动吗?根据侦查,累西腓城的荷兰兵力至少有4000人。”看着身后源源不断开来的部队,副官压低了声音。

    “荷兰人现在在累西腓城里龟缩防御,那里有几千名平民和我们的商会产业,南方舰队是无法提供炮火支援的。不管荷兰人有多少兵力,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场必须自己努力的战斗。”斯科特的脸上难得出现一丝笑容,对海军长期以来嘲讽陆军“只能在海军的裙子底下开枪”的玩笑表示有了反驳的机会。

    旅指挥官的轻松态度引出了参谋组军官们的笑声,而此时正在南方进行渡河的巴西派遣旅的官兵们,状态却并不是很好。

    一队队的华美陆军官兵陆续过河,近赤道的热带气候让每名官兵从离开军营不久就汗水淋漓。

    “笨蛋,用力拉住!”

    “再来几个人!”

    这次增援而来的外籍棕熊旅步兵营还额外携带了一支轻型野战炮兵连,也是外籍军团首次编列的野战炮兵部队。如今4门75毫米野战炮正被一波官兵推搡拉扯着,在没过膝盖的小河里艰难地前行。

    几天前的风暴大雨导致小河的河水上涨不少,加之河床的乱石阻碍。4门大炮无一例外都被卡住了轱辘,负责牵引的驮马是马蹄乱踏,四周扶住炮架的官兵更是在近30度的高温下汗流浃背。

    “如果没有大炮,我们估计很难突破荷兰人的城防。”走过小河的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