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未雨绸缪则胜  (第1/2页)
    二三十里外,一个河边的市镇,船埠里人来人往。    “小郎君救命之恩,“宗长岳对赵寒作了一揖,“宗某无以为报,请受我一拜。”    “先生您总这么有礼有节的,那我也学学。”    赵寒也要作个礼。    宗长岳一笑,道:“小郎君身怀奇才,为人又如此宽宏大度,如若投身仕途,定是前途无量。”    “当官?别了。“    赵寒笑道,“我又不是什么世家子弟,要当官,那就得科举考试。    那整天背书写文做卷子的,我光想想就犯困。    我看还是学学宗先生,走南闯北做营生、挣个通宝,自由自在的多好。”    两个年纪相差几十年的人相顾一眼,同时放声大笑了起来。    大家就互通了姓名。    原来,宗长岳和高石远都是京城长安人士,来这边是为了做买卖,赵寒还和高石远结拜了兄弟。    这时,谭伯带人把大船开了过来。这船是宗长岳帮他新买的,还给了他一大袋的银子,说是对死去的兄弟们的补偿。    赵寒招呼宗长岳两人上船,继续前往上邽。宗长岳说临时有事要办,就在此地上岸了。    四个人都是豪爽之人,就互相告别,赵洛二人就上了船。    临行前,高石远站在岸上,双手抱拳:“赵兄弟,鬼哭峡里的恩情,为兄我都记住了。    咱们有缘再会!”    “高大哥,有缘再会!”    赵寒抱拳相望,大船顺流西去。    高石远望着帆影渐远,感慨道:“那妖物这么厉害,我两位师兄连还手都来不及,就丢了性命。    可赵兄弟他,一招就把它制服了。    他真不是个一般人。”    宗长岳淡然站着,目光深远:“自先秦《山海经》以降,妖鬼道术之类的传闻,流传已有千年之久。    本以为就是些臆想罢了,不曾想今日一见,竟然都是真的。    这位赵法师,确实是位非凡之人。”    他话头一转,又道:    “石远,你对天下武学所知甚多。鬼哭峡的那些黑袍人,你可看出他们的来历?”    高石远道:“属下眼拙,那些黑袍人的兵刃暗器和杀人手段,属下这么多年,从未见过。    这就好像,有伙消失了很久的刺客,突然又冒出来了一样。”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道:“属下要不是穿了这软甲,恐怕这条命,就要交待在那峡谷里了。”    高石远胸前衣裳上有两个小孔,都对着要害部位。    这就是,被那鬼面黑袍人的那根针,射出来的。    宗长岳似乎陷入了沉思。    “属下还有一事不明。”    高石远道,“舱尾的那个身影,我们上船的时候他就在了。当时属下还以为,他和那些船工是一道的。    可谁知……”    “他的来历?”宗长岳道。    高石远摇头,“要说那些刺客还能看到点路数,那个身影,属下是半点头绪都没有。    离开货船前,属下还去了舱尾,看了那些刺客的尸首碎块。    那六个刺客,是被利刃生生割成两半的,就一招。    船尾那人的手段,比那些刺客,还要狠辣百倍。”    “此处人多耳杂,就先说到这里吧。”    宗长岳说着,望向了西边的天空:“看来上邽那边,是有人惦记着我们了。此行,远非先前所想的那么简单。    石远你且说说,眼下该怎么办?”    高石远道:“属下记得先生说过,‘临事仓促则败,未雨绸缪则胜’。”    宗长岳淡然一笑。    主仆二人转身,消失在了茫茫的人海之中。    不远外的岸边,一个孤独身影的目光从这两人的身上挪开,转向了那条大船远去的方向。    那身影的身上,一层暗蓝光芒浮现而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