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四章:用这段时间磨刀 (第2/2页)
计! 叶主任已经明白了MP3的结构和原理,意识到解码芯片、存储芯片、数字转化芯片将要是公关难点。 但是他有信心,因为当下国内最顶级微电子方面的研发人员有一多半在参与光刻机项目。 俩人最后达成共识,创办“复兴微电子高科技公司”,“千百度天使投资公司”出资一千万,占股百分之七十,复旦大学微电子系以技术入股,占股百分之三十。 苏南省电视台剧组海选节目播出六期后,节目更加火爆。 陆玥压力山大,不止一次乘火车来上海虚心听黄瀚面授机宜。 噱头必须有,要搞出竞技类节目的残酷性,还要弄出不确定性,黄瀚教了陆玥几招。 评委没有决定权,他们的评分只占三分之一权重,邀请来的五百现场观众也是评委,他们的选票也占全部票数的三分之一。 剩下的三分之一当然是交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他们寄出的选票一样的能够影响评选结果。 黄瀚故意弄得结果不可控是为了避免暗箱cao作,也是因为黄瀚和陆玥没有人选,用不着刻意去帮哪个女演员胜出。 可以肯定这一次的选拔是公平公开公正的!但是以后能不能保持这个状态谁也说不好! 是不是得第一名的就能演好角色?天知道。 太多选秀节目的冠军发展得不如被淘汰的选手,搞文艺的不仅仅需要才艺,更加需要的是好运气。 海选出二十四位获胜者后进入淘汰赛,关注度更加高,相信进入总决赛时一定能够达到街谈巷议的效果。 不仅仅这台节目火了,还火了总策划陆玥和两位主持人,苏南省电视台的广告价位直线飙升,台里的领导们乐不可支。 秦昆仑也留下了慧眼识珠的美名。 沈建华如今位高权重,黄瀚轻易不会打扰他。 但是再次跟从首都回来后的华校长、谢书记等等民族脊梁喝完酒回到家后,有点亢奋的黄瀚直接在客厅里拨通了沈建华办公室。 萧蔷和陆瑶见黄瀚满脸通红、满口酒气,齐声问道: “你今天究竟喝了多少啊!” “这么晚了打电话给谁呀?” 这时电话通了,话筒那头传来沈建华的声音。 “你好!哪一位?” “沈书记,我仅仅是试试看,马上十点钟了,没想到你还真的在办公室啊!” “是黄瀚啊!最近好吗?” 哎呦喂!黄瀚居然是跟沈书记通电话,还准备跟他嬉闹的陆瑶和萧蔷吓得直吐舌头。 “我很好,沈书记,你这么晚了还在工作,真是我辈之楷模!” “去你的,你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儿赶紧说!” “电话里说不太好,要不我去你办公室,咱们好好聊一聊。” “行啊!要不要我派车去接你?” “用不着,有成文阁送我,你派人在市政府大门口等着我就行,你那儿我没去过,不认得门!” 沈建华认识成文阁,成胜利就是他提拔的,他道:“你让成文阁慢慢开,注意安全。” 黄瀚之所以心里高兴,想和沈建华聊聊,是因为华校长不仅仅把光刻机项目拉来了复旦大学,还要到了帮扶政策。 华校长还告诉黄瀚,接待他的大领导不仅仅知道黄瀚还知道黄道舟,大领导充分肯定了黄道舟和黄瀚的所作所为,还戏言“爹是英雄儿好汉!”。 黄瀚不知道大领导究竟是谁,他也用不着知道,因为他本着良心做事,不可能利用权势谋取利益。 但是能够进入上层视线,得到肯定,腰杆子更加硬,就不可能出现被猪油蒙了心的豪强来自讨没趣! 宴席上,所有的人都兴致勃勃,都认为有国家支持,有“千百度天使投资公司”出资,一年内拿出线宽一微米能够实用的光刻机不成问题。 这就够了,有了这个精度,当下国际市场上的集成电路都能够生产,至于成本问题暂时不考虑,先做出产品,再继续优化。 开车来到市政府门口,沈建华的秘书吴文波果然在等着,于是乎,黄瀚的桑塔拉直接开进了市政府大院。 成文阁有分寸没有跟着上楼,吴文波安排他在楼下一个办公室喝茶看报纸。 一见面沈建华就闻到了黄瀚身上散发出的酒气,皱眉道: “你应该喝得不少吧?跟谁喝的?你仅仅是个大一学生,这个样子很不好。” 见沈建华一开口就教训人,很明显没有把他当外人。 黄瀚笑道:“不高兴了?哈哈……,你如果知道我今天晚上是跟谁喝酒,就不会这样了。” “嗬!你很自信啊?究竟是跟谁喝了?” “复旦大学华校长、谢书记、经济学院章院长、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成主任、微电子系叶主任和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机械系范副主任。” “啊?这是什么情况?” “哈哈……,有些肺腑之言不喝点酒,说不出来!所以我才乘着酒兴来找你聊聊。” 沈建华接过吴秘书泡好的两杯茶递给黄瀚一杯,笑道:“你就‘老卵’吧!”说这两个字时,沈建华还用了三水口音。 吴文波笑了,他知道黄瀚,更加知道黄瀚和沈书记的关系,泡完茶后立刻很知趣地出去了,并且关上了门。 黄瀚竖起大拇指道:“不愧曾经是三水县的改革急先锋,连俚语都没忘啊!” “不许贫嘴,有事儿说事儿!” “沈书记,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想要亮眼的经济增长率,恐怕就得弄虚作假喽!” 黄瀚知道九零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最糟糕的一年,如果刨除物价上涨指数,工农业总产值其实是负增长。 黄瀚的话有些难听,沈建华不介意,干笑两声道:“快说你的事儿,不要评论跟你不相干的!” “我认为在经济数据注定好不了的情况下何不如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打黑除恶、反腐倡廉行动? 磨刀不误砍柴工,况且今年没有太多柴可砍,正好利用这段时间磨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