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一章 人心不足  (第1/2页)
    出书的费用,陈萼自掏部分腰包,另一部分从娘娘宫的香油钱里扣除,书刊印出来,一枚铜钱一本,近乎于送,再加上陈萼编的故事也生动有趣,一时之间,供不应求,颇有洛阳纸贵的即视感。    陈萼觉得仅此还不够,既然做了,就不妨多做一点,他又找来文人士子,挑选了些小故事,精炼成如白居易那样的叙事诗,谱上曲子,找青楼姑娘传唱。    多管齐下,杨婵名声大振,香火功德呼啦啦的涨。    这让她既焦急,又欢喜。    原本杨婵是鲜红色功德,如今她的功德中,已经出现了细微的金丝,当然,距离真正的金色功德还很遥远,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可是香火的增加,也伴随着更多的诉求,工作量大为增加,让她焦头烂额。    好在三个月后,杨戬来了。    三圣母娘娘宫占地一百二十亩,杨婵的意思是在她的院子里加几间宫殿,凑和了事,但是亲兄弟还明算帐,尤其是杨戬对杨婵究竟有几分兄妹之情,尚有存疑。    毕竟陈萼是看过宝莲灯的,杨戬的绝情让人心寒!    同时,陈萼把三圣母娘娘宫视为自己的自留地,闲来无事,与美人花前月下,呢喃细语,自有一派旖旎风光,可一旦杨戬带着梅山六圣和草头神进驻,就会大煞风景。    大唐前期,国力雄厚,为杨戬单独建一处宫观不算什么,陈萼上奏李治,从杨婵的宫殿边缘划出二十亩,再填了几个水塘,平了几个小山头,合计凑出八十亩土地,另行建造护国显圣真君宫。    总体上,杨戬的宫殿比三圣母娘娘宫小一点,这也是陈萼故意的,他要让杨戬知道,来长安是沾了杨婵的光,不要拧不清轻重。    今日便是护国显圣真君宫的落成典礼暨请神仪式。    李治也亲自来了,封陈萼兼任护国显圣真君宫总管,并由陈萼宣读祭文。    当祭文投入香炉中的那一刹,杨戬及梅山六圣的神像金光闪闪。    民众欢欣雀跃,纷纷祭拜!    香火功德猛烈上涨。    直到仪式结束,人群渐渐散去,杨戬和梅山六圣的脸上,仍是挂着抹不去的笑容。    “哥,恭喜你啦!”    杨婵也为杨戬高兴,中规中矩的拱手称谢。    “meimei啊,大唐国力繁盛,你我兄妹同心,必能渡过三千年后的大劫!”    杨戬乐呵呵的大手一挥。    康安裕笑道:“听说三圣母在长安颇有力不从心之感,现在真君来了,三圣母可以轻松些啦!”    这话听着不是个滋味,陈萼前世当副乡长,笑里藏刀,话里套话见的太多了,不禁眉头微微一皱。    张伯时看了眼陈萼,老气横秋道:“陈总管,你莫要怪俺老张罗嗦,三圣母年纪轻,没怎么经过大风大浪,你的用意是好的,但步子迈的是不是急了点?”    “哦?张太尉此话何意?”    陈萼面色一沉,拱手道。    张伯时道:“听说陈总管为三圣母杜撰了不少善事,又请人为之谱曲传唱,三圣母名气大涨,这是好事,可三圣母未必能承受得住这诺大的压力啊。”    呃?    陈萼眼珠微转。    张伯时这话,是不是暗示着让自己也为杨戬出本书吹嘘一番?    陈萼顿时心里很不舒服,张伯时是杨戬的下属,要说没有得到杨戬的默许,是不可能随便乱讲的,过份了啊!    正如玉帝想上尊号,不能由自己提,甚至不能暗示,只能由别人察言观色,主动为他上,杨戬要想搏取好名声,也不能自己提。    又因着自己兼任护国显圣真君宫的总管,出书这件事情,非得自己办,别人办还不行。    本来为杨戬出书不算太大的事,但问题是,凭什么?    真拿自己当管家了?    杨戬明显是那种吃饱喝足就抹嘴走人的那类人,为他做的再多,他也不会感激你,只会认为是应该的。    陈萼沉声道:“三圣母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