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 (第2/2页)
务处长黄玉清同志曾任四军军政治部代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吉东省委委员、二路军政务处长。斗争经验丰富,原则性强。我看将他调任四分区政委还是比较合适的。” “黄玉清调走后,我看二分区的政委可以调原三旅政治部主任关明山接任。关明山是关内调来的老红军。长征期间曾经担任多年的团政治处主任,对政工工作很内行。我看调他接任二分区政治委员还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对于黄玉清,自从老黑顶子秘营结识后,杨震还是比较熟悉的。外表看起来虽然很随和,但是实际上是一个外宽内严的人。调他去四分区任政委,的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选。至于二分区政委,杨震也没有什么异议。 终确定了除了三分区政委之外的所有人选后,感觉已经差不多的杨震揉了揉显得微微有些涩的眼睛道:“政委,各级干部的人选既然已经定下来了,明天就开始执行。明儿上午我们两个抽出空来,找各级干部谈话后,就让他们抓紧时间上任。” “不过我还要和老郭一起研究一下训练基地的事情,时间有限。这样除了刘长顺和杜开山两个人之外,其余的人还是以你为主。至于关内调来的这批干部分配的问题,还是以你和老高去研究。另外,后勤部政委的人选你和老高还是要抓紧时间定下来。量从关内调来的干部选拔。” “另外两个纵队,以及各旅的政治部主任以及部队的其他各级政工干部,你们也要抓紧时间拿出一个名单来。如果的确有才干的,可以考虑破格提拔。战争期间,顾虑就不要那么多了。你和老高看着差不多,就定下来。时间不等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浪费。” 说到这里,杨震略微迟疑了一下后道:“至于三分区政委的事情,等晚饭后,我们两个单独研究一下。三分区现与四分区一样,军区之的位置很重要,这个政委的人选不能总空着。” 李延平听罢,微微的点了点头后,却是提起了另外几件被杨震前些天失态耽误的事情道:“司令员,央此次调拨过来的干部之有已经疆盛世才所部航空队完成学习的二十五名飞行人员,以及十四名地勤人员。” “我们佳木斯不是缴获了一批飞机零部件和部分航空燃油,以及两架完整的运输机和教练机吗?你看是不是以这个基础成立我们自己的航空队。” “你之前一直想要打通与央的直线联系,甚至不惜出大价钱向江北购买飞机,并要求江北为我们培养空勤人员。现央派来了一批疆学习航空的人员,我们手头又有现成的飞机,虽然数量少了点,但总归还是聊胜于无。” 说罢,李延平从兜里掏出一张写满了名单的纸,交给杨震后道:“这是我特地从带队的人员手要过来的名单。好家伙,这些人履历可真够丰富的,都是经过河西走廊生死考验的老红军,不少都是团营级别的干部。” 听罢李延平说起央调拨过来的干部,杨震拍了拍脑袋有些懊悔的道:“这些天光顾着琢磨部队扩编的问题了,把这件事情给忘了。我们这正瞌睡那,央那边就给送来了枕头。这太好了。” 说罢,杨震站起身来拉着李延平的手,有些兴奋的招呼身边的郭邴勋与高禹民道:“走,我们去看看他们去。这些可都是宝贵的人才,咱们可不能慢待了。” 看着杨震自张婷牺牲后,少见的露出兴奋的表情,李延平指了指他,苦笑的摇了摇头道:“他们现没有这里,去佳木斯看飞机去了。他们一到就先查看了萝北和富锦日军两处机场,以及各种设施,然后就去了佳木斯。” “佳木斯距离日军控制区太近,他们不放心。急着去那里,一是想看看还能不能收集部分航空器材。另外一个就是想要将那几架飞机飞到萝北隐蔽,怕这四架宝贝被日军空袭给炸毁了。” “临走的时候,我从刚刚返回的侦察营抽调了一个排给他们担任警卫。另外还让张镇华给他们调拨了二十辆卡车,两部五十瓦的大功率电台。并将总部仅有的两名测绘参谋抽调一个配合他们行动。还给他们每个人都配了一支苏制手枪作为自卫武器。” “你这些天不是前线忙着指挥作战,回来后又一直像是闭关似的,脑袋里除了琢磨部队扩编的事情之外,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 “这批人员抵达后,柴世荣曾经和你提过,希望你能见见他们。可你不是情绪反常的像是梦游一般魂不守舍,就是那里琢磨东西。柴世荣几次请示你,都没有得到答复,只能来找我。” “没有办法,你小子那些天什么都听不进去,我只能和老郭合计着先处理一下,总不能将人都晾那里不管。我和老郭已经交待下去了,其所能的去给他们好的待遇。对于他们的要求,只要我们有条件的,一定要给予满足。” 闻言,杨震习惯性的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呵呵,那几天不是正琢磨部队扩编的方案吗?脑袋里面几乎都被这件事给占满了,其他的什么事情都引不起兴趣来。不过,政委你可真是我的好政委啊。处理的这么好,也算帮我弥补了我无意的轻慢。” 说到这里,杨震有些感慨的道:“过去我们与央联系只能通过江北,这一来一去路上因为要经过的路途过于遥远,东西达数千公里,极为耽搁时间不说。来回还要经过疆、甘肃等国民政府的控制区,也不安全。” “贵重的东西不敢运,人员的交流还要受到江北政策的影响,受阻严重。这下子有了这批人,加上缴获的那两架运输机,只要解决了航线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