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439 北山营地遗留的线索 (第2/2页)
了rou泥。 “谁是这里的主事人!” “我——我是!”阴暗中走出一名男子,正是刚才冷哼声发出的。 “全部跟我来!” 陆长生说道。 所有人不敢妄动。 反正逃不掉,还不如看看,对方是什么打算。 眼下这副阵仗,多半是来者不善。 但—— 换个山主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平常他们这些人都是为了三位山主服务,不得命令,不能外出。 一旦被发现,就是死亡。 陆长生正要朝着不远处的一个屋子走去,却似察觉到了什么,停下身子来。 “发生了什么!”一个黑袍,身躯高大的武者带人走了过来,见陆长生身侧,站着毕恭毕敬的入口守卫统领,便是忍不住皱起眉头。 北山营地的人分三六九等。 金字塔尖的便是三位山主,往下,就是负责监督的营地的管理者们。 这主事人也算是半个。 那主事人尴尬地笑了笑,没有回话。 “我问你话呢!”这下,来人怒了。 在北山营地,除了少数的几人,其他都不敢将自己的话当做没听到。 主事人看了看陆长生。 有阴袍在身,所以,看不得真切。 好在,武者眼力劲头极好,硬是从眼神中咔看出了陆长生的想法来。 没动静! 没动静就意味着,不能搭理! 大家都是为了活命。 现在死和以后死肯定截然不同。 主事人敢肯定,身边的人肯定敢这么做! 无用文,后续修改:故事的开头要从很久很久说起,至于什么时间开始,却是不能说,也说不来,以前的老人们在讲故事的时候,都会用很久很久开头,固然能够省心,也能增加几分神秘,但兴许是其中真的有什么顾忌呢? 谁能说得清? 自王朝末年开始,世界步入一个混乱年代,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老话说得不错,天地乱妖孽出。 妖孽出天地乱! 这多半是相互映照的。 就像那个群雄并起的时期,那位年少刚上位不久的九龙至尊,于大殿之上见到白蛇绕柱一般,须知,那里可是鼎国之中心,寻常染了些尘泥便能让底下人头滚滚,一条大蛇出现在那,却是匪夷所思。 但世上匪夷所思之事何其少有? 民不聊生,枯骨野坟。 只说地狱空荡荡,恶鬼在人间! 又说,地狱便是人间! 谁又敢评定真假? 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头来。 风水命格、仙神巫士。 却不说真或假,最终也卷入了滚滚大势之中,被埋葬在历史之下,那些很少为人所知的东西,也从历史舞台中走了下去,在某个角落里苟延残喘! ······ 军阀割据的局面在后来的日子被终结。 如那本享誉国度的名著开篇所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波澜壮阔、激流勇荡之后,世间便也逐渐地归于平静。 建国之前,各地动荡。 临海之地便有十几户人家因为不堪其扰,遂告别故土,从临海迁移至内陆。 一行人背着行囊,肩挑背扛,拖家带口。 别看他们身子骨瘦小,但挑起一两百斤的家什一口气走十多里山路都不在话下。 一连走了一两个月,中途基本上都没怎么休息,不管大人孩子,都是精力十足。 沿途山脉奇多,林草茂密,时而也会遇到猛兽毒蛇,这十几户人家也曾是靠山而生的,寻常时候上山砍柴猎兽、下水抓鱼都是好手。 甚至对上一些两三米长的毒蛇,都能轻松制服。 若是遇到了虎豹狼群,也有许多应对之法。 这一日,他们走出一座山,看到远处有一片平地。 一老人一看,心中意动。 因为这平地三面环山,中间平地适合开荒种地,后来又查看了一下周边环境,竟有一口山泉。 “这里好!” 几名老人一合计,就将此地作为村子的据点。 背靠大山,俗话说是有靠山。 人站在高处,只见后方山脉成群,一老人笑道:“咱这靠山,那是很多啊!看都看不到头!” “那是!那是!” 其他人都附和道。 人嘛!都喜欢听好话! 况且,这里的地势确实不错! 村子就这么定了下来。 不管外头如何动荡,这里却始终四平八稳。 却说那在十几户人家中,德行最高的,便也是当初首先提出定居此地的老人,姓胡名德友,年轻的时候,刚好是军阀割据的年代,村里的人都是饥一顿饱一顿。 有上顿没下顿。 若不是山脉中野味多,怕是几年下来能饿死个一半人。 所以,在他们心中,大山便是生命之源,让他们得以生存下去的根基。 到了过年过节,还会有人家在山脚竖起一块石碑,用自己制作的香祭拜大山山神。 不过,这胡德友从小却不是个能够安生的人。 平常大家多少顾忌大山凶险,所以上山的时候,也要焚香祷告,完了,才让一个老猎人组织一下,才正式出发。 一般来说,是三日一小趟,五日一大趟。 小趟便是指在村子周边的几座山猎兽。 大趟的话,范围会扩大一些。 他却不同。 肚子一饿,没rou吃,就偷偷带着猎兽的器具,往山里跑。 一来二去,身子也长得比其他人要壮实得多! 后来,其他人见了,心中泛酸,便也有样学样,没过几年,周边十多里山脉都被他们折腾了七七八八。 正愁着的时候,碰巧遇到一个小军阀在几里外的镇上招人。 那小军阀姓马,至于名讳,却是不能说的! 胡德友也没仔细打听。 这年头的人都单纯,没什么心思,就念着那一碗饭和几块大洋。 他听到去参军,一年能拿四五块大洋,脑子一热,就偷偷跑着去了,连家里人都不知道,若不是后来他让人捎了口信带回去,家里人都以为他死在哪个角落里了。 到了军中没多久,姓马的要和姓张的打仗,听说是为了一个姨太太,然后,他们拿着一杆枪就上了。 到了战场上,胡德友敢打敢冲。 姓马的为了树立典型,每一次都给他大把大把的大洋,职位也蹭蹭蹭地往上提。 后来人看到了,那叫一个眼红,到了战场上,也敢打敢冲。 只是,运气好的,能活个一两次,便挨了枪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