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生有点凶_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苏 (第4/4页)

 再加上,之前在护送李彧进京的途中,陈安晏有几次寒症发作的时候,他也在外面听着。

    像那般撕心裂肺的叫喊,就算是他,听了心里也有些发寒。

    因此,这蔡成章也收起了他的不悦,说道:“陈大人不必客气,你可是皇上的救命恩人,那也算是大梁的恩人,本官若是怠慢了,想必皇上也会不高兴!”

    听到蔡成章这么说,陈安晏却是连忙说道:“总督大人言重了,什么救命恩人下官万不敢当,只不过当时正好遇上了皇上,将皇上送去了府衙而已。要说救命恩人,总督大人一路护送,才是功不可没!”

    听到陈安晏竟然不贪功,甚至还顺道拍了自己的马匹,这蔡成章的心理倒也颇为受用。

    而他原本心中对陈安晏的不满,也都烟消云散了。

    这时候,蔡成章的手下却是进来告诉蔡成章,午膳都已经准备好了。

    蔡成章也不禁笑着说道:“陈大人没有用早膳,想必早就饿了!”

    随后又吩咐那个手下去将薛启堂一起请来。

    昨日前来迎接李琳的官差,今日一早来给李琳和蔡成章请过安之后,便都回了自己的衙门。

    所以,今日只有他们四人一同用午膳。

    在京城吃了几个月后,再吃苏帮菜,倒是让陈安晏倍感亲切。

    昨晚的官员太多,陈安晏忙着应酬,实际上连菜都没吃上几口。

    反倒是薛启堂,因为无人认识,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陈安晏或是李琳的随从。

    所以,这薛启堂倒是在一个没人注意的角落里,吃了个够本。

    用过午膳之后,那蔡成章却是忍不住问道:“陈大人,对于行刺皇上的案子可有什么良策?”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虽说也只不过是陈安晏的猜测,但蔡成章几乎已经认定了是北周和西夏所为。

    所以,就算是继续追查下去,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进展。

    而因为此事涉及大梁朝廷和皇上,朝廷也不可能将此案一笔带过。

    所以,对于蔡成章来说,他必须要给朝廷一个交代。

    其实这个时候,陈安晏跟蔡成章的想法差不多。

    他很清楚,这件案子关乎朝廷和皇上的颜面,一旦处理不好,必然会被天下人耻笑。

    好在在年节的时候,各国使臣并没有主动提及此事。

    其实他们也担心大梁会怀疑到他们的头上。

    陈安晏想了想,还是觉得此事应该跟李文栋商议。

    所以,他在看了看蔡成章和李琳之后,还是说道:“大人,郡主虽是传旨钦差,但距离回京城还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不如等上数日,容下官回苏州查探一番再做打算?”

    按照陈安晏的想法,既然眼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也只能一边派人将此事告诉李文栋,自己则是先回苏州看看情况。

    有李琳这个钦差,所有公文都能发六百里加急,甚至八百里加急,只需数日便能抵达京城。

    而李文栋也给了陈安晏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一方面可以等李文栋的消息,另一方面可以回到苏州看看还有没有没查到的地方。

    毕竟他们也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干耗着。

    蔡成章听了,也只能默默的点了点头。

    既然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如今也只能这么办了。

    两人又商量了一番,如今在南京似乎也没什么可查的,所以陈安晏便打算立刻去苏州。

    原本按照陈安晏想法,自己一人回苏州便是,李琳还是留在南京的总督府。

    因为陈安晏也不敢保证那些杀手已经全都离开了苏州。

    那些杀手的武功非常了得,按照赵公公的说法,这些杀手的功夫就算不及大内侍卫,也相去不远,甚至其中有几个比寻常的大内侍卫的功夫还要高一些。

    而这里毕竟是总督府,除了李文栋派来保护李琳的那些官兵和侍卫外,还有蔡成章的手下,所以李琳留在这里肯定是最安全的。

    要不是因为自己要治病服药,连薛启堂陈安晏都想要留在这里。

    可是,在陈安晏说出他的想法后,虽然蔡成章也有些担心陈安晏的安全,但他也知道,这对李琳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可李琳听了却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按照她的说法,她也担心陈安晏的安全,毕竟陈安晏若是就这么回去的话,顶多带上几个王府的侍卫,毕竟保护李琳才是他们的职责。

    其实陈安晏自己心里知道,如今应该已经有万通镖局的人在自己的附近。

    可是自己又不便跟李琳明说,否则,不论是蔡成章这边还是李文栋那里,自己都很难解释。

    眼看李琳坚持,无奈之下,陈安晏也只好答应了。

    毕竟李琳都已经放下话来,若是陈安晏不带她去,她便自己跟着去。

    与其让她乱跑,不如让他跟在自己的身边。

    那蔡成章虽说有些担心,但最终还是同意了。

    不过,除了李文栋派的那些随行之人外,蔡成章又另外派了两百人沿途保护。

    南京到苏州差不多有四百里。

    虽说李琳是来南京传旨,但若是她想要去苏州的话,依旧能坐官船。

    毕竟她可是还有督办皇上遇刺之案。

    不过,陈安晏还是决定走陆路去苏州。

    一来,相比之下,陆路要比水路快一些,对于陈安晏来说,自然是希望多留一些时间来追查陈文锦夫妇的案子。

    二来,他们若是走水路,很难有机会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

    因为就算有什么线索,也都沉到水里去了,陈安晏他们也不可能派人沿途打捞。

    所以,尽管带着这数百人,陈安晏还是决定走陆路。

    虽说李琳才是钦差,可是既然陈安晏开了口,李琳自然不会有异议。

    好在这些随行之人,要么是官兵,要么是侍卫,比起寻常百姓的脚力倒是要快一些。

    可纵使如此,这四百里也得两日才能到。

    所以,陈安晏在房间逗留了片刻之后,便直接带着李琳、薛启堂以及那些随行的侍卫和官差离开了总督府。

    其实,在听到李琳想要跟着去苏州的时候,蔡成章也准备跟着一起。

    不过,还是被陈安晏拦了下来。

    按照他的想法,蔡成章还是坐镇南京的好。

    他身为两江总督,公务自然不少。

    在这样的富庶之地,自然不能出什么岔子。

    原本按照大梁的礼法,李琳坐的马车可是要比寻常官员的马车更加豪华。

    不过,这里毕竟远在江南,朝廷也不可能在各地都为那些王公准备马车。

    所以,在得知李琳他们要走陆路的时候,那蔡成章便将自己的马车暂时借给了李琳乘坐。

    同时,他也为陈安晏和薛启堂准备了另外一辆马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