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三十二章 圣旨 (第2/2页)
道廷杖的猫腻。 这么多朝代一来,有人挨了不到十下廷杖就被打死了,也有人挨了几十下,却只是一个皮外伤。 对于汪直树来说,他自然是担心李彧趁着这个机会将汪兴为打死。 就在杨雄让手下去将汪兴为带走的时候,汪直树一边阻止,一边却是朝着齐太后求情。 李彧这时候却是冷冷说道:“汪大人,你可不要也领一个抗旨的罪名!” 说完之后李彧便直接离开了。 齐太后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 而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汪兴为却是已经被杨雄的手下带走了,而汪直树也跪着来到了他的面前。 见到自己计划的一出好戏,竟然会变成现在的局面,齐太后也十分生气。 只见她先是瞥了汪直树一眼,说道:“汪大人,你不必担心,哀家亲自去看着,他们不敢做手脚!” 说完之后,齐太后便带着人朝着宫外走去。 只不过,等她走到宫门口的时候,杨雄的手下已经行完刑了,这时候的汪兴为却是像一滩烂泥一样躺在了地上。 汪直树见了,立刻冲了过去。 杨雄的手下却只是冷冷说道:“放心,还有一口气!” 说完之后他们便直接离开了。 汪直树仔细看了看,发现汪兴为受伤很重,但就如杨雄的手下所言,他的小命还在。 这时候的汪直树甚至连齐太后也顾不上了,连忙叫来了一辆马车,将汪兴为抬了上去,随后便直奔医馆。 而这时候的齐太后却是面沉似水。 见到汪直树离开之后,齐太后并没有返回寿康宫,而是去了班房。 她原本是想跟李文栋商议,因为在她看来,刚才李彧对汪直树已经寿康宫的那几个侍卫惩处过重,而且杨雄也没有立什么大功,就这么升为副统领有些牵强。 其实齐太后不知道的是,李彧早就想给杨雄升官了。 因为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宫里其中的一位副统领因为患病而辞官了。 其实,说起来这位副统领患的也不是什么绝症,主要是太医说了,此病容易传染,因此自然不便继续留在宫里了。 在那之后其实那位大内侍卫统领也曾举荐过几个人。 若是论资历,杨雄的确比不上这几个人。 不过,李彧却是将这件事一直搁置至今。 因为包括陈安晏在内,都觉得这是杨雄的一个机会。 因为一旦成为了副统领,杨雄在侍卫之中的权利便能大大提升。 而他能为李彧做的事也更多了。 只是,去年升了他两级之后,单文柏他们一直都对此不满。 而在这段时间里,杨雄又没有立下什么功,若是不顾反对的升杨雄的官,必然会引起朝中不少大臣的不满。 而今日在寿康宫里,往大了可以说是杨雄救下了李琳的性命。 以此为据就算是朝中那些大臣也无话可说。 因此,对于李彧来说,今日倒是要好好谢谢齐太后,正好给了自己这样的一个借口! 而在齐太后刚来到班房外面的时候,却是见到李彧正好从里面走了出来。 此刻的贵喜却是已经不见了,而这时候在他身旁的,除了杨雄以及他的手下之外,还多了高公公。 在高公公的手上,却是有着一个金色的托盘。 在托盘的上面,有个木盒,在这个木盒的四面各刻着一条龙,在其正上方刻着奉天宝印四个字。 齐太后一眼就看出了,这正是大梁皇帝的玉玺。 就在她好奇这高公公为何要将玉玺拿到这里的时候,齐太后又留意到,在这玉玺的旁边,还有几份圣旨。 在见到这些圣旨后,齐太后的心里顿时生起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而李彧在见到齐太后他们之后,却是立刻迎了上去。 行过礼之后,还不等齐太后说话,李彧便看了看齐太后身后的那四个侍卫,淡淡说道:“既然你们都在这里,那也省的我们再走一趟!” 说完之后,他又喊了一声高公公。 高公公却是先将手中的玉玺和圣旨都先交给了一旁的杨雄,随后只见他又拿出了其中的一道圣旨来到了那几个侍卫的面前,让他们接旨。 那几个侍卫见状,只能跪了下来。 在高公公读完圣旨之后,齐太后和那几个侍卫的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 原来,这正是给他们四人降职的圣旨。 李彧之所以让高公公带着玉玺前来,就是为了在这里写好圣旨之后,直接盖上玉玺。 而在高公公读完圣旨之后,这几个侍卫却没有一个上前接旨,而是都看向了齐太后。 这时候的齐太后也有些为难。 若是就这么接了圣旨,对她来说,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气。 可若是不接,虽说李彧不会直接对付自己,但他必定会借这个机会对付自己身边的人。 一想到此,她也只能朝着那几个侍卫冷声说道:“你们还不接旨?” 眼看齐太后都这么说了,那几个侍卫也只能接下了圣旨。 而这时候,齐太后看了看剩下的圣旨,说道:“皇上,莫非这里也有惩处哀家的圣旨?” 李彧听了自然是连道不敢,随后他也立刻告诉齐太后:“母后,这里还有两道圣旨,一道是给汪大人的,一道是给杨指挥、不,是杨副统领的!” 随后,李彧告诉齐太后,说是今日有些困倦了,要先回去休息片刻。 说完之后,李彧便带着高公公以及杨雄等人离开了班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