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选妃 (第2/2页)
的心思。 显然,这齐太后是想让自己娶了李琳,当上了郡马,有了爵位之后,便只能完全的退出朝堂,再也无法帮李彧处理朝政了。 因此,陈安晏自然不会如她所愿,立刻说道:“草民惶恐,草民一介布衣怎敢高攀!” 听到陈安晏这么说,齐太后还以为这是陈安晏的推脱之词,于是又继续劝说,试图说服陈安晏。 在她看来,陈安晏未必能看得出自己的心思。 可是,不管齐太后这么说,陈安晏却是没有完全拒绝,也没有松口同意,这倒是把齐太后气得够呛。 两人就这么你来我回了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期间齐太后也算是好话说尽,但陈安晏却一直没有松口。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却是有太监前来通传,说是皇上传陈安晏去陪他读书。 若是说皇上传陈安晏前去议事,齐太后倒是还能将陈安晏强留在这里,但李彧派来的人说是要陪皇上读书,齐太后却是没有阻拦的借口。 毕竟,皇上的学识乃是国之大计,就算他贵为太后,也不能授人以柄。 无奈之下,她只能再劝说了一番之后,放陈安晏离开了。 看得出来,对于没能说服陈安晏,齐太后似乎也有些懊恼。 不过,看她的样子,必然也不会这么轻易放弃。 离开寿康宫后,陈安晏再次来到了御书房。 在跟李彧说了会话之后,陈安晏却是有些哭笑不得。 他原本想着,李彧突然找自己前来,说不定是有什么急事。 可李彧却告诉他,有的官员在得知陈安晏久未进宫,弹劾他这个伴读并不尽责 ,所以,他就派人将陈安晏传进宫里,在那些大臣的面前露个脸,也算是堵住这些人的嘴。 随后,陈安晏也将刚才齐太后想要给自己赐婚之事告诉了李彧。 李彧听了之后,却是十分意外。 因为他也十分支持陈安晏娶了李琳。 在李彧看来,若是陈安晏和李琳成亲,那他跟陈安晏也算是成了亲戚,可以说是“亲上加亲”了。 因此,他对于齐太后会有这样的提议,十分不解。 而在听了陈安晏的分析之后,李彧也不禁暗骂了两句。 显然,他没有想到这齐太后竟然会这么卑鄙。 不过,在仔细想了想之后,李彧却是表示,其实就算陈安晏成了郡马,朝廷封了其爵位,他还是能辅佐李彧。 因为陈安晏辅佐李彧,靠的是他自己的才能,而非其家世。 所以,就算陈安晏在有了爵位之后,无法入朝为官,他还是能为李彧出谋划策。 可陈安晏接下来的一番话,却是给李彧浇了一盆冷水。 尽管李彧的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可一旦有了爵位之后,想要再插手朝政,恐怕比登天还难。 且先不说日后在替李彧办差的时候,必然会经常受制于人。 光是一个宗人府,就够陈安晏受的了。 因此,按照陈安晏的说法,想要在爵位加身的情况下继续帮李彧夺权,恐怕只有如今的李文栋能够做到了! 李彧听了之后,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时候,陈安晏倒是跟李彧提了一件事,那就是李彧也该考虑选妃之事了。 李彧听了,却是脸色一红。 他这个年纪对于男女之事还十分懵懂。 他以为陈安晏是为了“报复”自己,才故意提了此事。 也许是因为不好意思,李彧在听了之后,却是连连摆手,说是自己年纪还小,选妃之事可以再等几年再说。 可陈安晏却告诉他,自己让他选妃,并不是在开玩笑。 其实,在历朝历代以来,不少皇帝以及太子在十二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开始选妃。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传宗接代。 因为历朝历代以来,有不少皇帝在驾崩的时候膝下无子,只能将皇位传给兄弟或是侄子。 而且,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极容易引起国内的动荡。 所以,尽早选好皇妃或是太子妃,对江山社稷也算是起了稳定的作用。 不过,陈安晏这个时候让李彧选妃,并不完全是出于这个目的,实际上,他是想借这个机会,探一探朝野的风声。 在陈安晏看来,皇上选妃,不论是容貌还是家世,都必须是上上之选。 陈安晏是想看看,到底有哪些人愿意将他们的女儿送进宫里。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愿意将他们的女儿往宫里送的,必然是忠于李彧的。 如今的李彧,最缺的就是这些支持他的人。 李彧在听了陈安晏的解释之后,皱着眉想了半天,最终也只能点了点头。 因为他也听出来了,陈安晏说的不错。 其实,在李彧今年生辰的时候,便已经有一些官员提出要为李彧选妃了,但却被李彧以自己尚且年幼而直接回绝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