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凉州(二) (第2/2页)
可不敢让陈安晏出事。 在到了凉州之后,李顺先是见了王仁礼他们,表示了感谢,随后便离开了这里,去了行在。 陈安晏先是跟王仁礼以及年书君密谈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随后王仁礼又传了那一万先锋的领军之人前来问话。 等他们出来的时候,脸上早就收起了之前的那份轻松。 不过,一想到陈安晏刚才说的话,他们的眼神又变得炽热了起来。 很快,王仁礼和陈安晏带着一些将士去了前线。 到了那里之后,王仁礼发现的确就如陈安晏之前所言。 在前线,有两位西夏大将,分别是米擒氏的米擒犬乐以及拓跋氏的拓跋浩存。 这党项八族一直都是西夏的大族,也是西夏朝廷的支柱。 其中野辞氏和细封氏主要负责西夏皇室的护卫安全,费听氏负责情报和暗杀。 拓跋氏、往利氏、颇超氏、米擒氏四族负责西夏四路大军。 剩下的房当氏则是负责上京城的安全。 西夏历代皇帝利用他们的帝王之术,维系着各方的平衡。 这次在李顺离开上京城的时候,原本房当氏是想要一路护送至两周,但被李顺拒绝了。 按照李顺的说法,眼下上京城不能乱,而他则是有细封氏护送,还有那么多禁军,不会有危险。 因此,如今除了身手大不如前的野辞仁荣、镇守上京的房当氏、以及南方的往利氏和西方的颇超氏之外,剩下的四族其实都已经在凉州附近了。 而在这八族之中,野辞氏和拓跋氏已经明确表示支持李纯,米擒氏和细封氏则是支持李顺。 至于剩下的四族,他们的态度则是有些暧昧。 在西夏的这几路大军之中,李密最信任的便是米擒氏,过去西夏跟北周合作,西夏的大军也是以米擒氏为主帅。 所以,在军中,米擒氏的地位是最高的。 在李密去世之后,米擒氏便立刻宣誓向李顺效忠。 而在如今正面的战场上,尽管对于米擒氏和拓跋氏来说,他们并没有从属之分,但一直都是以米擒犬乐为主帅,拓跋浩存为副将。 见到王仁礼,米擒犬乐和拓跋浩存都表现得十分高兴。 按照他们的说法,尽管这两天北周的攻势有所缓和,但按照费听氏传回来的消息,恐怕北周不日就要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城了。 据说,耶律恒德对于前线的进攻十分不满,前些日子还召了萧族族长前去王帐训斥了一番。 因此,他们想请王仁礼整肃大梁的官兵,准备应对北周的下一次进攻。 王仁礼并没有立刻应下,只是表示会在北周下次进攻的时候观察他们的动向,必要的时候会让大梁将士进入战场。 同时他也表示,大梁还有五千人要两天后才能到,他们这近八万大军的甲胄都在这五千人的手上。 米擒犬乐他们对于王仁礼的说法并不满意,但眼下并不是互相指责的时候,所以他们还是继续商议起了对策。 就在他们一起商议的时候,陈安晏在外面走了一圈。 只不过,不论他走到哪里,都有几个西夏人跟着。 相比内城,这里倒是有不少血迹,而且,这里的药材味也更浓了。 看得出来,这里的防卫十分严密。 四处看了看之后,陈安晏提出想看看这里的伤兵。 但那些西夏官兵却好像有些为难。 他们告诉陈安晏,之前的大梁官兵也提出想来看看西夏的伤兵,但他们刚去就被那些伤兵赶了出来。 那些伤兵们似乎是觉得西夏到了这个份上,大梁还不出手,所以十分不满。 他们甚至觉得他们之所以会受伤,就是因为大梁的作壁上观。 因此,这几个西夏官兵是担心陈安晏会被那些伤兵为难。 陈安晏想了想,倒是没有再继续坚持。 很快,他们又来到了一座营帐的前面,这座营帐的外面有不少士兵。 就在陈安晏想要进去看看的时候,再次被那几个西夏官兵拦了下来。 他们告诉陈安晏,这座是拓跋浩存的营帐,按照军令,除了米擒犬乐之外,其他人都不得入内,说是里面有重要的军机以及战术安排。 陈安晏依旧没有为难这些官兵,很快就离开了。 再次回到米擒犬乐的营帐外面,王仁礼他们正好议完事出来了。 见到陈安晏,那拓拔浩存倒是跟陈安晏客套了一番。 之前他跟随李纯出使大梁的时候,已经跟陈安晏见过一面了。 那米擒犬乐在见到陈安晏的模样,心中也有些吃惊。 陈安晏本身年纪还小,而且因为他那古怪的寒疾,看上去要比实际年纪还要小几岁。 不过,这两位西夏的大将军倒是没有托大,他们都对陈安晏说服朝廷出兵表示了感激。 同时,他们也想请陈安晏劝说王仁礼尽快帮助西夏抵抗北周的入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