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皇亲 (第1/2页)
这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坐在最里面的李文栋。 李文栋有些为难,因为这件事实在非同小可。 而且,他跟另外三位顾命大臣一样,也猜出了这应该都是陈安晏的手段。 李文栋担心的是,陈安晏毕竟年纪还小,斗不过老辣的单文柏。 倘若陈安晏被单文柏抓到了把柄,必然还会连累李彧。 因此,在稍稍犹豫之后,李文栋轻咳了一声,说道:“此案事关重大,眼下马上就是年节,本王觉得还是……” 听李文栋的语气,尽管李彧想要立刻办单文柏的案子,但李文栋跟史苏平的想法一样,最好还是等过了年节之后再议。 按照李文栋的想法,在这段时间里,陈安晏和李彧他们也可以尽量将计划都安排妥当,到时候再一举拿下单文柏。 因此,尽管史苏平还跪在地上,但在听到李文栋的话后,立刻面露喜色。 不过,还没等李文栋说完,陈安晏却是立刻上前说道:“王爷,臣有要事禀报!” 李文栋皱了皱眉,陈安晏此举多少有些不敬。 不过,他还是朝着陈安晏说道:“有何要事,你说!” 陈安晏并没有立刻回话,而是看了旁边的宇文德荣他们一眼之后,才沉声说道:“王爷,臣要禀报的事情十分紧要,所以……” 一旁的李彧也立刻明白了陈安晏的意思,只见他朝着宇文德荣他们几人,说道:“首辅大人,杜大人,朕有一些政务要向你们请教!” 他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外面走去。 宇文德荣自然也看出了陈安晏是想跟李文栋单独密谈,而让他好奇的是,陈安晏究竟还有什么理由去说服李文栋。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已经不是他关心的了。 既然皇上都发话了,他自然也立刻朝着李彧跟了上去。 很快,包括唐大年在内,几人都跟着李彧走到了门口的位置。 然而,也不知道那史苏平是因为李彧刚才说请教政务的时候没有提到他,所以“不敢”跟着出去,还是说,他就是故意想要留在这里,听听陈安晏到底会跟李文栋说什么,眼看着李彧他们都要出去了,史苏平还是跪在地上没有动。 而且,在李文栋的面前原本就有两张桌子,史苏平在宇文德荣他们离开的时候,悄悄往桌子的另一边挪动了一些。 看他的样子,必然是想要利用桌子遮挡李文栋和陈安晏的视线。 史苏平的这点小动作只能说明他还是小瞧了陈安晏。 当年在太白居的时候,丁坚就已经训练陈安晏用飞针杀飞虫了。 史苏平这么大一个活人,自然逃不过陈安晏的眼睛。 因此,就在李彧他们马上要走出这间屋子的时候,陈安晏后退了两步,朝着跪在地上的史苏平说道:“怎么,史大人也有要事向王爷禀报?” 史苏平低着头,心中却是暗骂了几句。 不过,他倒是有着现成的说辞! “皇上要向宇文大学士和杜大人请教政务,并未提及本官,本官若是跟去的话,岂不是抗旨?” 他在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压低声音。 因为史苏平知道,既然已经被陈安晏发现了,陈安晏显然不可能替自己隐瞒。 而听到两人说话声音的李彧这时候也回了头。 果然看到了史苏平依旧还跪在地上。 李彧脸色一沉,朝着史苏平冷声说道:“史大人,朕向宇文大学士和杜大人请教政务的时候,你在一旁学着点,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李彧都发话了,史苏平自然也只能领旨退出了房间。 其实,李彧口中的请教只是个托词,他只是问了宇文德荣和杜和安,倘若查出单文柏真的通敌,该如何处置,以及若是查出若是有皇亲通敌,则该如何处置两个问题。 其实对于第一个问题,杜和安刚才已经给出了他的想法。 对于杜和安来说,若是单文柏通敌,在杜和安的手上,单文柏一定不会有活命的机会。 至于宇文德荣,尽管他一直以仁怀处事,但通敌这样的罪行非同小可,宇文德荣跟杜和安的想法一致。 不过,相比之下,他不太赞成过多的折磨,希望到了那个时候,可以给对方一个痛快。 而李彧的第二个问题就让他们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若是按照大梁的律法,通敌叛国之人的下场自然只有死路一条。 但皇亲跟普通的百姓不同。 在大部分时候,就算皇亲触犯了律法,也只有宗人府能审判。 而宗人府里的官员也都是皇亲,一般来说,就算是杀人放火,也不会判死罪,最多也就是赔银禁足而已。 所以,李彧的这个问题让宇文德荣和杜和安都不知该如何回答! 宇文德荣告诉李彧,他们这些大臣无权过问皇家事务,若是真的有皇亲通敌叛国,也只能交由宗人府审理,至于他们这些大臣,也只能给出一些建议而已。 至于是什么样的建议,按照宇文德荣的说法,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再结合大梁的律法而定。 其实,宇文德荣的说法多少还是有些委婉。 毕竟,按照大梁的律法来说,通敌叛国就是死罪! 相比之下,杜和安的态度就要强硬得多,他直接就是建议死罪! 唐大年虽然是正三品的顺天府尹,就算是放眼整个大梁,也算是一个大官立刻。 可是,在这五个人之中,他的官职和身份却并没有什么分量,所以,在出来之后,唐大年也十分识趣的站在了最边上的位置。 而让他不解的是,李彧为何会问这第二个问题,因为通敌叛国的明明是单文柏,而单文柏并没有皇亲的身份。 唐大年也不禁猜测,莫非李彧只是随口问问罢了。 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了一件事。 这单文柏在先皇驾崩后不久就投靠了齐太后。 一直到现在,才查出了他跟北周有来往,这时间上会不会太巧合了一些。 另外,从刚才审问萧远峰的情况来看,尽管按照萧远峰所说,是单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