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十二章 重楼别(十一) (第1/1页)
“大师兄,这天气,是不是要下雨了?” 牛车上,长思望着灰蒙蒙的天空,问身侧沉思状的大师兄。 大师兄没有回答,他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他会觉得这里如此熟悉?就像是曾经来过一样。 “大师兄?”见师兄没回答,长思侧过头,又问了一遍。 “啊?”大师兄回神,看到师妹不悦的眼神,有些尴尬的挠头。 他回想起师妹的问题,也抬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眉头一皱,“好像是要下雨了,长思师妹,你带伞了吗?” 语毕,二师妹看他的眼神就不对劲了,果然,二师妹说,“可以撑开灵力屏障,为什么要带伞……大师兄,你在想什么?” 大师兄本不打算说,但想了想,还是说道,“我在想,我以前是不是来过这里?” “在未登上仙途之前,你不是从未踏足修真界吗?” “所以,那种诡异的感觉,让我有点心慌,我觉得师尊给我挖了个坑,等我去跳呢。” 顿了顿,他从怀里摸出那块铜镜,道,“就在刚才,师尊也联系不上了。” “哟,这不是天台镜嘛?小公子竟然有一块,了不起啊!”突然,在前方驾车的老伯回头说道,吓了两人一跳。 “老伯认识?”大师兄吃惊的问,心想你看都没看到,怎么会知道是天台镜? 好像有点瘆得慌…… “毕竟是云渊境之物,这种特殊的灵力,老伯我还是能感知的。至于为什么知道是天台镜,小公子你不是说过了吗,能用来与师门联系,那就只有天台镜了。” “那您说的了不起?是什么意思?” “天台镜不论主镜与子镜,都只会被与云渊境有缘之人触碰,小公子能有它,实属厉害。” “老伯过奖了,晚辈只不过是好运。” 语毕,大师兄与长思对视一眼,互相点头。 长思心想,莫非大师兄也是云渊境之灵? 而大师兄想的却是,这天台镜原来还有这样的限制,那就不用担心会被人夺走了。 “哈哈,小公子谦虚了。”老伯大笑一声,话锋一转,“说起来,小公子,我觉得你有些眼熟,不知你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大师兄看了一眼长思,长思手按上了剑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若有异动,一击毙命。 大师兄恭敬的说,“晚辈确实有,还请老伯解惑。” “这里是云渊境所庇佑的村子,这千年来,几乎没有外人踏足,除了你们,就只有一百多年前的那位琴师……”老伯的语气突然有点感慨。 长思闻言,问道,“琴师?难道是紫霄琴的主人?” 师尊不弹琴,四师弟太年幼,也只有大师兄…… 帽沿下,老伯眯着的眼微微睁开,他没有回头,回道,“哦?二位是为了紫霄琴而来?” 大师兄说,“晚辈二人奉家师之命,前来求见山神大人。” 牛车慢悠悠的向前,老伯语气没什么变化,“小公子,你对此感到似曾相识,是因为山神大人。” “老伯我不便多说,等你见到山神大人,就知晓了。” “好,多谢老伯。” “不必言谢,老伯我只是举手之劳,不过你身边的这位姑娘,乍一看还有点像神谕大人,你们刚进结界时还吓了老伯我一跳。” 此事与自己有关,长思忙问,“神谕大人是?” “神谕大人是云渊境主之使者,世人称呼她为神谕者,小姑娘,你跟神谕大人真的很像,老伯我不是说样貌,而是……”老伯顿了一下,没说出最后那几个字—— ……神族的气息。 “嗯?”长思眨了眨眼睛,有点茫然,她好像没听懂。 见她语气里有疑惑,老伯又道,“啊,或许是老伯我多心了,不过,小姑娘,你真的很像神谕大人,虽然老伯我只见过一次。” 但那位神谕大人,只需一眼,就会永远记住。 长思又问,“老伯,您是多久之前见到那位神谕大人的?” “一百多年前吧,那时候老伯我还是个小孩子呢~”讲到过去的事,老伯语气有些怀念的说,“那天,村长进山给境主大人的神庙献上祭春酒,我偷偷跟了过去,却不小心在祭坛上踩到了机关,掉了下去。” 祭坛之下,是重楼的灵脉,也是那位山神大人的修炼之处。 见老伯没了下文,大师兄追问,“然后呢?” “没有人知道我失踪了,我在那里昏迷了很久才醒来,因此遇到了山神大人,以及,正好提着祭春酒离开的神谕大人。” 那场景委实把他吓了一跳,村民一直以来供奉的神像,竟然活了过来。 神谕者看到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对着山神青霄点头,然后翩然离去。 那仿若飞天舞乐的场景,他至今还记得。 “唉?!”听闻神谕者的秘闻,大师兄和长思都吃了一惊。 喝酒?好像跟神谕者这个身份不搭啊! 不是应该是“琼浆玉露”吗? 老伯有些得意的说,“哈哈,神谕大人竟然喜欢喝村民酿的酒,是不是没有想到?” 大师兄点头,“确实。” “可惜,老伯我再没见过那位神谕大人……”实在过于遗憾。 “老伯,您该不会?”大师兄一脸震惊,欲言又止,心想该不会爱上那位神谕者了吧? “哈哈,小公子想哪里去了?”老伯爽朗一笑,“老伯我啊,有一生挚爱呢。” “是一百多年前,一位跟着琴师一起来的姑娘。” “不过她已经逝去五十多年了,她不是一出生就在这个村子里,所以只能留下老伯我一个人了。” 长思问,“老伯,那您的儿女呢?” “因为长寿,所以我们没有儿女,总不能白发人送黑发人吧……这份长寿既是山神大人的恩赐,亦是被困于此地的诅咒。” 大师兄一愣,“困于此地?” 老伯说,“因为云渊境的结界,村子里的人都出不去,不过好在自给自足,不出去也没关系。” “但这些年来,想要打破结界到外面去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老伯我实在不忍心告诉他们,他们只不过是蚍蜉撼大树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