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打假群的报应 (第1/2页)
陆海将鳗鱼苗、鲍鱼都卸了下来,同时去厂里观看了下,上次做的那批黄金生蚝干,反响非常的好。 很多人都还想再买。 可以,陆海并没有那么多生蚝,可以拿出来做生蚝干了。 随着云澜酒店涨价后。 思达这边也被迫做了涨价处理,这几天那个品蚝群,都快炸了,一群人疯狂艾特思达,要他给一个解释。 还有人认为,这是在杀猪。 思达也没有办法。 越解释越黑,最后干脆把问题推向了供货方,说都是供货方涨价的,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群里,人类的本质暴露无遗。 “供货商,问候你家祖宗十八代。” “供货商,问候你家祖宗十八代 1” ...... 看着那整齐如一的队列,陆海尴尬笑了笑,没想竟然有个自己认识的账号,在发完这个后,顺便艾特了下自己。 把陆海给吓的。 还好半城烟沙没有说什么。 说起来,都快两个月,没见到这个女人了,上次谈完后,好像消失了一段时间,没想最近又开始活跃了。 陆海来到了工厂车间,发现自己那批鲍鱼已经开始在晾了。 据说要晾一两个月才行。 听老马介绍,溏心鲍鱼的制作非常麻烦,首先要“预熟”,专业说法叫“醖”。 先用文火将清水加热至微沸,加入大小相当的鲍鱼,用80~90摄氏度慢慢煮,待鲍芯可以轻易穿透即可,就算醖成功了。 接着,就是晾晒。 这也是最关键的部分。 要先预晒,将醖好的鲍鱼平铺在草席上,每天日晒2~3小时。 如此反复cao作3~4天,再将鲍鱼用棉线穿成串儿,放置在竹格上,置于阴凉通风处,尽量避免烈日暴晒。 最后根据鲍鱼大小的差别,晾晒1~2个月,由于陆海这批鲍鱼非常的大,龚师傅说,至少要晾两个月以上才行。 据说糖心鲍鱼好不好,关键就是看晾晒的技术,看起来虽然很简单,但却有很大的学问,龚师傅就是凭借多年丰富的经验。 才成为两广著名的干鲍大师,他对这一批干鲍非常的满意,甚至从居住的地方,直接搬到厂里来住。 时刻观察着,晾晒鲍鱼的湿度、热度,对他来说,要想做出好干鲍,就得充分掌握发酵的技术。 在晾晒的过程中,鲍鱼的外层会变得越来越坚硬,而内部却因为还未干透,会发生缓慢的发酵。 小鲍鱼还好,但像这种双头鲍,甚至单头鲍,则非常的复杂,一个掌握不少,说不定就毁了。 要想做出上等的糖心干鲍,除了经验之外,更多的是耐心和毅力。 据老马说,从制作这批干鲍后,龚师傅就很少离开工厂,时刻都在观察和记录干鲍的发酵状态。 晾晒的鲍鱼干,都用一张小卡片详细记录着,这一段时间晾晒时天气的情况:湿度、温度、日晒时常。 龚师傅这样的敬业精神。 确实非常让人佩服。 这世间确实也有不少单纯的守艺人,像龚师傅这样,毕生好像就只追求干鲍事业,活着仿佛就是为了干鲍。 陆海悄悄参观完后。 悄悄地走了,并没有跟正在休息的龚师傅打招呼,说实在的,他不怎么擅长跟他打招呼,与其尬聊,还不如给他鲍鱼实在。 ...... 离开养殖厂后。 陆海在桥头带上了阿贵,接着开车前往了长尾批发市场的工厂。 这一次,倒是没有见到那个很黏哥哥的纯纯,听阿贵说,好像明天要面试,今天就先住到鹭岛去了。 一段时间不见。 工厂里的员工,又增加了不少,从原来的十个人,增加到了十五人。 以前阿贵还经常帮忙卸货,现在完全插不上手了,车一到,货很快就给卸完了,这让阿贵很不自在,仿佛活被抢了一般。 工厂在思达的打理下。 颇有点流水线作业的味道,搬运的搬运、分类的分类、包装的包装,都有各自的分工。 且到货的瞬间。 立马就有达达快递员前来取货,思达上次说的那个朴朴同城配送的计划,已经开始在实施了。 整个工厂运作的井井有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