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 皇家秘辛 (第1/1页)
一方青玉绝纤尘月下修罗圣女重生第266章皇家秘辛但不论三位皇子身份如何高贵,但众人着实没想到,在二月二龙抬头也就是三殿下的生辰之日,宫中却来了侧封他为太子的圣旨。 接到圣旨的那一刻,三殿下似乎没有过多的惊喜,但众人却是极其的震惊。 三殿下在仅存的几位皇子里,不论出身,还是德行,都不占什么优势。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优势,就是长相算是几位皇子里长的最好的。 还有他的出身,几乎和当今皇上一样,一样是三皇子,一样出身卑微。 但这,皇上会作为立储的依据吗? 这种事情怕是想藏都怕来不及吧。 尤其是他明明是三皇子,在掌握实权之后,因为前面的两位哥哥在先皇成立大瑞之前就已离世,硬是拉拢许多朝臣为他上折子说情,让他成为了大皇子。 但他们如今的皇帝或许和旁人不一样呢。 或许就喜欢如今的三殿下呢。 毕竟当初,先皇在先皇后怀孕之初,就想好,如果是皇子就叫傲尘。 寓意可以傲世红尘,不要像他那般,一生戎马,满身伤痕,过的艰难。 谁知当初这个名字被还是大皇子的皇甫傲然得知,而且算出预产期大概在九月五号前后。 他如今明明是大皇子,怎么甘心再让有可能让新出生的皇嫡子抢了风头呢。 他愣是充当不知这个名字,直接为他那位出身最低的三儿子起名为慕辰。 辰和尘虽不同字,却是同音。 这在不同辈分起名中也算是一种禁忌。 只因当时还不知那位先皇后怀的究竟是男是女,当皇甫傲然为新出生的儿子起名慕辰,先皇先后二人一时也不好说什么。 不但如此,如今这位三殿下的出生日期上,也有不为人知的秘辛。 按日子,这位三殿下皇甫慕辰应该是三月初出生的。 不知当时那位已经是大皇子的皇甫傲然抽了什么疯,抢了名字不说,竟在生辰上,也要算计一把。 想让自己这位出身低贱的三儿子比过先皇唯一嫡子,还是怎么的,愣是偷偷买通御医为这位小宫女催产,让其在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就出生了。 这下即使老九是个男孩,因为前面他做出的这些事情,在想到他的出身上,总会时不时想起他的三儿子。 做这些本也是多余,可他就是想压过这位还未出生的九弟或是九妹。 其实怎么着也没有想到,父皇在离世之前,敬畏他封了王。 还是睿王,且不说他的意思,就光是谐音大瑞的瑞字,就让他耿耿于怀了这么多年。 这些皆为皇家秘辛,也只有极个别的人知道罢了。 可再怎么着他总不会以立太子之事,故意羞辱这位就九皇弟吧。 不是众朝臣将如今的皇上想的有多坏,着实因为他真的很坏又古怪。 不过即便皇上如此,要立太子,也要遵循历朝历代的规矩,立嫡立长。 如果原来皇后所生五皇子现在还活着的话,太子之位,基本上是没什么悬念的。 可就是那样一位谦逊有礼的嫡皇子在前几年突然得了一场大病,突然病入膏肓,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没想到皇上迟迟不肯立的太子,竟以这样震惊世人的方式被送到了辰王府。 除了此事,大大小小还有许多事情,上京城的热闹是一波接一波。 譬如,这位新立太子,在众朝臣为他推荐太子妃人选时,他总是冷冷的拒绝。 不立太子妃也就罢了,毕竟他也才二十三岁,再过两年也不晚。 他却出人意料的屡屡对九王爷的未婚妻青眼有加。 可知道,那女子一旦嫁入睿王府,就是他实实在在的九皇婶。 新立太子不喜欢旁人,偏偏喜欢他的九皇婶。 此话好说不好听呀。 可此事被多人看见,在上京城传的沸沸扬扬。 本来很多人还很喜欢这位未来的睿王妃的,就因为此事,被有心人利用,说她是祸国妖女转世,专门祸乱大瑞朝廷的,一时间青玉竟被推至风口浪尖。 还有,譬如:定国公府世子年后突然向江南大儒郁老先生的嫡亲孙女提亲。 本来觉得不太可能的婚事,女方竟然答应了。 而且还定了婚期,就在同年的八月十五。 一文一武的结合,加之丽贵妃和八皇子的加持,一时间定国公府也算风光无俩。 还譬如,当今太后,突然得到一种叫回春丸的“仙丹”,竟然返老还童。 宫中嫔妃个个趋之若鹜,纷纷向慈宁宫的宫女、太监打听此仙丹来历。 当然比太后还要早些显得年轻的,就是上官将军府老夫人了。 只因她身体恢复年轻健康之后,她常常在练武场练骑马射箭,日日被太阳直射,皮肤显得有些黝黑,反而没有那么明显。 还譬如,市面上突然出现一种非常新颖的机器,不但可以将棉子从棉花中干净的提出,还可以将棉子炸成油供人使用。 由此成为百姓能吃的起的一种食用油。 如果你想要棉油,非常简单,也无需你花钱另外购买。 只要你拿棉花来脱棉子,再用棉子直接购买食用油就可以。 还有将棉花能制作成一种极细的线的机器。 织出来的布匹要比市面上的白棉布精致太多,可谓是顶级棉布。 几乎可以媲美凌罗绸缎。 而它还有绫罗绸缎所不具备的功能吸汗、舒适等,成为制作贴身衣物的最佳布料。 一时间成为皇家特供。 比皇家特供差那么一点点的,成为上京城高门大户所抢购的布料。 虽贵,但这种精品白布一旦出来,众世家豪门依旧趋之若鹜。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消息。 如今已是阳春三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时。 三年一度最受学子们关注的春闱早已放榜。 凡是通过会试的学子,此刻是既激动,又紧张。 激动的当然是因为他们此刻已经是贡士。 紧张的当然还有一场殿试。 凡是能走到这一步的,不可为不是天之骄子。 尤其是名列前茅的那些学子,自是受人们的关注。 其中有一位叫王青云的学子,成绩格外突出。 竟以十七岁的年龄,一举进入到了前十名。 殿试只要发挥正常,一甲虽然不敢说,但进入二甲还是没有问题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