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闹剧 (第1/2页)
袁珣和曹cao在酸枣又等了三天,终于等到了袁绍带领的诸侯联军。 “看出来了么?” 袁珣和曹cao正在酸枣城门口迎接联军大部队的到来,曹cao一脸轻蔑的看着那些趾高气昂的诸侯道。 “叔父指的是什么?” “这一个个道貌岸然,口口声声讨董匡扶天下的,其实都是想着捞写功劳地盘的,讨董?哼,若是这些人坐上了董贼的位置,也不见得不董贼好得到哪里去!”曹cao冷笑着看着即将入城的讨董联军道,“你袁家那两个长辈,本初或许有心讨董,但是连手下士兵都是你的,势单力薄,公路嘛……嘿……只怕还在为没当上盟主之事耿耿于怀,再看其他人,出工不出力,讨董这个事情,还是咱们爷俩和孙老虎勠力同心吧……” 因为曹昂和袁珣的关系,曹cao一直对袁珣颇为亲近,洛阳二人也算是“并肩战斗”过的战友。 袁珣嗤笑一声道:“倒也不是不能指望他们……” 曹cao浓眉一挑:“哦?君瑜有何计策么?” 袁珣想起贾诩今天说的话,笑道:“有个粗略想法,开拔之后叔父可以和我共同商议完善一下,诸位诸侯好不容易来一趟虎牢关,不留点纪念可不行啊,踏青还要吟诗呢,只吃吃喝喝算什么?” 曹cao闻言哈哈笑道:“说得好,莫要咱们在前面拼命,他们在后面以战况佐酒,搞得我曹孟德像是被耍的猴。” 袁珣点头道:“此事若没有我叔父支持,绝难以实行,我还需和他商议一番才是。” 曹cao点了点头道:“本初毕竟是盟主,还是你叔父,你是应该和他商议商议,本初虽然这人心思复杂,可是在讨董一事上也算是纯粹,之后你来我住处找我便是,我与公达等你。”说着,曹cao又看了一眼那些骑着马慢吞吞进城的诸侯一眼,冷道:“我回去补个觉,眼不见心不烦。” 袁珣拱手目送曹cao自顾自离开,苦笑一声。 曹cao不过是一个奋武将军,论官职不如自己,还和自己一样,都是诸侯中少有的没有地盘的人,也只有他这般豪放任性的性格干得出在迎接诸侯时回去补觉的事情。 也只有他曹cao说得出“眼不见为净”这种话。 这就是曹cao,一个好恶随心的人。 但是袁珣不能离开,毕竟他并不是右路先锋的主帅,而且他要见袁绍一面。 耐着性子等着诸侯进城后,袁珣这才骑马赶上袁绍。 和袁绍并排的袁术看了袁珣一眼,轻哼一声撇开头去,袁珣也不在意,这厮肯定还对自己支持袁绍不满。 但是他也不想想,袁珣干嘛要支持他? 二人关系向来不好不说,董卓把持朝政之后,袁术在袁绍前后脚之后逃离洛阳跑到汝南去,他不知道洛阳族人会因他二人行为受牵连? 他和袁绍,不过一路货色而已。甚至不如袁绍。 至少袁绍现在披麻戴孝,而袁术不过把头上的梁冠换成了白色。 支持他?凭他也是嫡支子弟么? 蜜汁自信…… “君瑜一路辛苦。”袁绍见了袁珣,笑着道。 “倒也不辛苦,董军早已将兵力收缩至虎牢关,莫说是酸枣,就连成皋也成了空城。” “哦?”袁绍惊讶道,“那么我军……” 袁珣微笑接口道:“我军不应再浪费时间,当加速赶往成皋才是。” 袁绍闻言眼中精芒一闪,回头看了看许攸,见许攸点了点头,这才笑道:“此事随后君瑜你到我帅帐详谈。” 联军近十五万主力达到酸枣之后第一件事并不是开作战会议,而是继续大办宴席,袁珣向来不想和这些别有用心之人虚与委蛇,干脆至极回了军营。 帅帐之中,贾诩郭嘉正在等着他。 年关才过,春日不显,天气尚冷,袁珣帅帐之中亲兵煮着清茶,贾诩、荀彧、郭嘉二人正在对坐品茶,见袁珣进来,郭嘉点了点头,荀彧、贾诩起身拱手。 “见过主公。” 袁珣摆了摆手示意不用客气,自顾自倒了一杯茶坐下,问道:“文和今早计策需和我详细说说。” 贾诩闻言点头起身道:“主公想必已然看出,诸侯联军讨董是假,成绩浑水摸鱼才是真。” 袁珣点了点头。 郭嘉递上一份情报道:“看看吧,这是锦衣卫发回的最新消息。 什么讨董? 各个都想着占便宜,讨董才开始不久,各州郡主帅所辖地界调兵不断,刘岱桥瑁甚至陈兵与兖州和东郡边界,摩擦不断,一副要开打的样子。 你那叔父袁术,对荆州动作频频,想必是相称王睿才亡,新任刘表立足未稳之时吞下荆北富庶之地。 还有陶谦这老实人也不老实,对青州虎视眈眈。” 荀彧叹了口气道:“董贼把持朝政,朝纲混乱,令不出京,朝廷对于关东,关东群龙无首,人心动荡,已经开始互相防备了,乱世……已经开始了。” 袁珣接过那黄麻纸情报扫了一眼,随手扔进火塘之中,摇头道:“早有预料了不是么?现在的问题是这群诸侯只怕存了将我、曹孟德、孙文台当了炮灰意思。” 荀彧闻言好奇道:“敢问君侯,何谓炮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