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女人坊就是女人的天堂  (第1/2页)
    第九十一章女人坊就是女人的天堂    “东升,路上慢点!”    卢象升非常难得的出门来送全旭离开。    卢象升送全旭出来,可真不是因为他的身份尊贵,而是因为全旭愿意为百姓做实事,这种可以每亩增产的种子,别说一兑一斤半,就算是一兑换三四斤,那都不算过份。    如果真能每亩多收一斗,卢象升肯定会向崇祯皇帝上道奏折,为其请功。    这种颗粒饱满的麦子,卢象升可从来没有见过,更没有听过,他不相信这是所谓的外来购买。    从全旭第一次见到自己,卢象升就发现全旭在有意有目的的接近自己。    大明的知府其实不值钱,全国有一百四十个府,一百九十三个州,知府知州三百多人。全旭为什么选择他?    全旭有好东西,做工精良的棉衣,颗粒饱满的大米。这些物资送个任何一个知府,得到最好的礼遇。    作为南直隶人,卢象升会对大米陌生吗?    答案是肯定的。    哪怕在江南最好的上等田,所产出的大米一样半干瘪,从来不会像全旭送过来的大米一样饱满。    在卢象升开来,这个来自湖广的全旭,应该是一个农家,想推广自己的粮种,    当然,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全旭晕晕乎乎朝着卢象升摆摆手:“卢大人留步,东升先回了!”    全旭登上了马车,开始一脸得意。    全旭在卢象升府邸里吃完午饭,非常简单四菜两汤,两荤两素,有菜有rou,算不上丰盛,只能算是便饭。    全旭的心情不错,他与卢象升达成了两千石种子换粮的协议,也就相当于他又赚了一千石粮食。    对于全旭来说,粮食的好坏对他影响不大,反正都是庄上的百姓吃的。    多了一千石就相当于可以让庄户们多吃一千石。    全旭还顺便把粉笔推了出去,有些可惜的是,粉笔和黑板这些东西的技术难度太低,在明末完全的工匠完全可以做,只是没有想到这一方面而已。    就像黑火药的发明者孙思邈,他在《丹经内伏硫黄法》的记载,用硝石二两、硫黄二两制成粉状,加入三个皂角子,一起燃烧。等待燃烧完毕时,便取三斤木炭来炒,待退火未冷却时取出此炼丹后产生的药物。此一混合药物,并不会再产生爆炸燃烧,这就表示火已经被制伏了。    但是,事实上这就是火药的雏形,只是配方不对而已。火药最初只是用来助燃,直到南宋才形成原始的突火枪。    石灰这种东西,早在公元前七世纪,中国就开始运用,不过除了用于建筑材料,还会用来药用,粉笔的功能一直等十九世纪才慢慢开始运用。    等到全旭离开卢象升的府邸,卢象升还亲自送全旭离开,这件小事,落在大名府士绅眼中,全旭的身份更加让人琢磨不透。    当刘荣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正与顾顺东一起在勾栏院里喝花酒。    “顾兄,你怎么看?”    “过江龙啊,恐怕来者不善!”    刘荣的脸色有些凝重:“我们能怎么办?他上有赵王府撑腰,下有卢象升关照,难道你有办法?”    “办法还真没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但愿他的胃口不要这么大!”    顾顺东凑近刘荣:“要不,咱们走一趟?”    “这还不如,请陈胖子喝顿花酒,只要……”    “如此最好!”    ……    等全旭从大名府城返回全氏大院的时候,三娘急忙迎上来:“相公,累坏了吧!”    全旭点点头。    也确实,来回一百二十里路,在后世开车也就是一个小时,然而,他却用了足足五六个小时。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个时代的马车,减震效果实在是太差了。    全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道具厂给自己打造一辆外形古朴美观,装修奢华,减震效果极佳的马车。    “有些累,我想躺会!”    “先吃饭吧!”    “也好!”    全旭在后世经常一个吃饭,一个人居住,现在有三娘和辛圆陪着,他的心情好多了。    简单洗洗,开始吃饭。    就在这时,辛圆突然道:“对了,相公,忘记告诉你,今天有很多人要来拜访你!”    “都是什么人?”    辛圆从书桌的抽屉里取出一份份名刺,只见上面写着吕元忠、付永新、雷明威……    “他们的人在哪儿?”    “罗管事把他们请到前院的前厅!”    “桃仙!”    “奴婢在!”    “你去告诉袁管事,让他去见见这些人,探探他们的口风!”    “是!”    “别愣着了,咱们吃饭!”    全旭非常享受这种感觉,三娘和二娘(辛圆以后改称二娘)一右一左给他夹菜,他只需要张嘴就行了,这种日子实在是太舒适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