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求娶(一更) (第1/2页)
父子俩这一去,就是两个时辰。 回来后就去了赵氏住的松雅居,叶锦丽吃完午饭后睡了,叶锦夕收拾一番也去了母亲那。 赵氏问:“如何了?” 叶常安这辈子头一次踏入宫廷,刚开始确然有些惶恐不安,但陛下比他想象的和善多了,再加上又有比较熟悉的谢家人在,他很快就放松了下来,一切还算顺利。 “陛下说,糖作坊就在京郊,已经快要竣工。” 叶鸿远对meimei说,“在沧州的时候糖作坊是谢家在管理经营,所以京郊的糖作坊,依旧交给谢家。但是,是以父亲的名义建的。” 叶锦夕还有些意外。 虽然当初谢瑛上他们家的时候也是这么说,可白砂糖如此暴利,京城那些权贵还不争抢疯了?最后的结果多半就是归皇家所有,然后权贵们纷纷掺一脚,最后能分到叶家手上的,不足毫厘。 看出了她的疑惑,叶鸿远道:“谢二公子说,入京前明阳大长公主就给陛下上了折子。” 叶锦夕立即会意。 怪不得那日谢瑛语气如此笃定,由此也可看出来,陛下真的很依赖谢家,对明阳大长公主这个姑姑也十分尊敬。 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贬了谢家? 她想不通,也管不着。 “所以白砂糖作坊等同于是咱们和叶家共有?” “可以这么说。” 叶鸿远点头,“作坊是陛下勒令工部敕造,除了每年要上交的税和各种人工成本建造成本等,其余收益都归咱们家和谢家所有。另外,每年免费向宫廷供应白砂糖。” 这是应当的。 也就是说,京郊白砂糖作坊所带来的的利润,比沧州那个小作坊,至少要翻两倍。 不,还不止。 京城里的大官贵人更多,购买力也更大。 叶锦夕光是想想,都觉得那数字庞大得惊人。同样,如此大的利润,必然引来各方眼红。 谢家是不太好插进去的,他们家可是弱势群体,必然成为权贵们的首要目标。 叶锦夕笑笑,“大概从明天起,就会有媒婆登门向哥哥提亲了。” 这话在出宫的时候,谢瑛就说过。 不止如此,大概还会有不少人想给叶常安塞女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说他靠女儿封侯发家等等。 其实这样的言论,以前在上清县的时候,叶常安就听过,早就免疫。他和妻子伉俪情深,同甘共苦这么多年,岂是外人几句别有用心的挑拨之语能分化的?他们家是从最底层慢慢上来的,见惯了人情世故人生百态,是非好坏他分得清,什么都比不上家人重要。 想要攻破他来染指女儿精心发明的白砂糖,简直白日做梦。 赵氏相信丈夫,叶鸿远叶锦夕兄妹几个也相信父亲。所以面对可能会遇到的诱惑、离间,他们都有心理准备。 叶鸿远如今越发沉稳老练,听meimei这么说也只是笑笑,然后正色道:“白砂糖的创始人是你,比起我和父亲,大概更多的人会将目标放在你身上。” 叶锦夕十三了,已到了说亲的年纪。 她想到在上清县的时候,谢云娥说的那些话。京城里的世家豪门们,未必看得上她,可若是为了‘利’,就说不准了。 “放我身上也没用。” 叶锦夕眨眨眼,道:“反正爹和娘是不会随便将我嫁了的。” 叶常安和赵氏都笑。 赵氏目光温柔,“锦夕还小,明年再议婚嫁之事也不迟。” 别看他们家现在是侯爵门第了,可京城这些个权贵子弟,九成九是看不上他们的出身的。就算求娶,那是为着白砂糖作坊,没半点真心。门第低的呢,女儿又太委屈。 高不成低不就,其实是不大好议亲的。 等明年长子考中进士再说吧。 他们家总要有一个有真才实学,入仕为官的人,才算立得住这块匾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