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走,挖堰塘去! (第2/2页)
老了,又变回来了,又要当泥鳅,你说好笑不好笑!” 三婶的话,一点都不好笑。 小诺懂不起她的这些土话,她只得快步走到她的身边,搀扶着她,“妈,咱们进屋吧!” “好!人家嫌弃咱们,咱们也别厚着脸皮,瞎掺和了!咱们该打游戏的打游戏,该追剧的追剧,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别管那俩爷子了,看这两个狗日的能够倒腾出什么名堂来!” 三婶气呼呼地跟着小诺进了屋子,随手“砰”的一声,狠狠地关上了门。 ....... 三叔来到米达的老屋,米达早已经杵着那把锄头,等着他了。 “走,挖堰塘去!” 三叔的声音很欢快,就像小孩子遇上了自己最爱的游戏。 来到桃林,三叔停下步子来,指了指他挖出来的路,摇了摇头道,小子,这路还不行啊,还得下功夫!至少得三米五宽,得铺上青石板,两旁得开出排水沟来。不然一下雨,这路就完了!哎,你这路哪里是路啊,充其量是条狗肠子。 米达哭笑不得地感叹道,我的三叔啊,这条路我才弄了一天,能有这个样子算不错了! “这倒是,你小子身上有点牛劲,比当年的我强!能耐大!”三叔这才满意地说道。 来到九龙湾,俩爷子站在他母亲的坟前,三叔默默地弯下腰,给母亲鞠了一个礼。站起身来,见他也学着他做样子,立马给了他一腿,“跪下!这是你妈!有你这么干的嘛,心要诚,态度要端正!按照祖地的老礼来,磕头作揖!” “哦!可我不会老礼啊!”米达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却不知所措。 “三拜九叩!你不会?你个忘本的家伙!跟老子学!” 说着,三叔也跪了下来,拉着他三拜九叩。 站起身来,他却又不满地嘀咕道,老子这回亏大了,乱了辈分!大嫂,你多担待!我这是帮你教育! 三拜九叩之后,俩人并没有忙着马上测量。而是在三叔的指挥下,将母亲坟头的荒草清理了干净,坟头垮塌的地方,也都一一用新土和石块重新堆了起来。 “哎,这才像个有后代的样子!小子,三叔告诉你,在祖地只有绝了代的,才没人垒坟没人挂清。往后清明节,你都得来!知道不,这是礼数!这也是你该有的孝敬!”三叔感叹道。 米达连忙点了点头。 三叔这才将锄头、铁锤和钢钎,放在一旁,掏出了卷尺和墨斗,朝着米达招了招手道,走,测量去! 九龙湾,其实不应该叫湾,而应该叫岛。但它的身旁,两水回流,天然形成了港湾的样子。 “村长,给你批了十亩!我们不能超标,只能安排十亩来!” 三叔将卷尺的一头递给他,沿着河道,俩人很快地忙活了起来。 卷尺不过二十米,三叔每测好一处,就用墨斗画上标记。待测量之后,选好了位置,这才放线,用标尺标出了堰塘的长度和宽度。 “一般来说,养鱼不要用圆形,还得长方形!”三叔一边忙活,一边给他不时地指点。 俩人忙活了一上午,方才将三叔的图纸给落在地上。 “这些石头,都是好石头!别乱砸!用来砌堰墙最好不过了。”三叔见他挥起锄头,随手打烂了几块玄武石,连忙制止他。 “用水泥不?”米达放下锄头,忙问道。因为在农耕扫盲手册中,挖堰塘是要用水泥的。 “不用,现在谁还用那玩意儿,早就过时了。这里有天然的粘合剂。待会我们把周边的丝茅草和河边的烂泥挖来,踩上石灰和沙子就能用!咱们这个鱼,必须是生态鱼,不能有一项指标超标,否则咱们就前功尽弃!” “那行,听你的!你是六级大师,我是初级石匠!你经验老到!” 有了三叔的帮衬,米达是鱼如得水,干起活来,也分外的有劲。 “累了吧,歇一歇,咱们得悠着来,别着急!”说着三叔,径直去了河谷边,没多一会,他就抱着一把芦苇过来,拿起一根芦苇,两下撕掉叶子,递给他。 “尝一尝!这东西解渴!” 米达迟疑地接过来,“这东西,能吃?” “这可是好东西,过去我们经常用来止渴!是甜的!”说着他自个拿起一根,清脆地一口嚼下去,顿时汁水四溅。 米达也学着他的样子,一口嚼下去,微苦,但很清新,有点甘蔗的味道。 “这俩母,也不知道给我们弄点吃的,弄点喝来!”三叔一边嚼着,一边不满地哼哼道。 “不行,我待会给他们发视频,翻了天了!老子累死累活,她们倒挺潇洒!” 转头他又对米达说道,中午,咱们不回去了!今天把堰塘的边边角角先理出来! 三婶还在赌气,小诺将吃的喝的送了过来。三叔却扔了一把锄头给她。 “你个大小姐,你也劳动劳动!” 小诺顿时高兴了起来,扬起眉头,朝米达示威道,大哥,咱们比比! 她那瞬间娇滴滴的声音,让米达浑身发毛,只得硬着头皮道,比就比!谁怕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