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 礼曹从事 (第1/1页)
张俨的势力机构,跟现在的大汉朝廷不一样。 事实上各地的大军阀都会各出奇招,都会拓展出自己的制度,适应麾下的情况。 毕竟大汉朝廷还在,谁要是再弄出个三公九卿来,这不就是自取其辱加自寻死路了嘛。 真要这样做了,既就等着天下诸侯,再来一次联合作战了。 但是,就算再小型的势力,也总要能搞出一套制度来的,要不然麾下的地盘如何运转。 如今的张俨麾下的地盘,跟一个单独小国没有什么区别。 麻雀虽小,尚且五脏俱全。 一个小诸侯国,也就需要一套完整的行政制度。 所以这些年来,各地诸侯所采用的实际制度,也各不尽相同。 而现在最著名的制度,就是张俨建立的制度,甚至还引来了不少天下各诸侯的效仿。 张俨与这时代许不同的是,他建立了一个叫做六曹的制度。 六曹,分别是礼曹,吏曹,户曹,兵曹,工曹,刑曹。 各曹还配有一名主事,两名从事。 吏曹掌管张俨麾下低级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吏曹下设四司: 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 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 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 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 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监察、大计。 户曹 户曹,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构,六曹之一, 长官为户曹主事,户曹掌着张俨麾下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其内曹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 各司除掌核本身钱粮外,亦兼管其他曹的曹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礼曹 为六曹之一,长官为礼曹主事。 礼曹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 同时,礼曹还管理张俨麾下的书院事务及科举考试。 还掌着及藩属和其它诸侯之往来事。 礼曹下设四司。 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 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 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 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现金/点币等你拿! 兵曹,主官为兵曹从事。 兵曹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以主事为主官,从事为次官。 事实上这,兵曹的位置也很尴尬。 张俨麾下将就一个文武分离,文官不掌兵事。 张俨向来把这征兵权和统兵权是分离的。 兵曹负责从地方征兵。 而张俨麾下统军的将领和军师们,在没有得到允许,或者非战时状态的情况下,是不允许私从地方征兵的。 因而,兵曹事实上并不能直接指挥军队,更像是一个后勤部门。 而真正掌握了军队调兵权和统兵权的则是另外一个机构,枢密院。 这个叫枢密院的机构,便是那张俨专门设立的,里面的那几位军师和各地军队的将领,才是实质上掌握了调兵权和统兵权。 而这边兵曹从事,原则上也是个文官,没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 实质上,兵曹甚至连主事都没有。 兵曹的所有权利,都还掌握在了徐庶的手里。 原因是因为张俨信不过一般的文官,他需要有一个完全信得过的人,掌握兵曹。 在如今大汉战乱的情况下,张俨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跟军队有联系的机构,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这也是徐庶之所以那么忙的原因。 其实说句难听的,徐庶手里其实还管了好几个曹。 刑曹 张俨以刑曹掌法律刑狱。 刑曹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这个刑曹还与张俨设立的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 刑曹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曹的刑名案件。 会同另外两司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张俨麾下的待罪案件。 工曹 工曹,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曹之一。 工曹长官为工曹主事。 工曹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曰民曹。 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 张俨用以工曹掌工程,水曹掌航政及水利。 这一套制度都是张俨亲自设定的。 当这套制度摆出来的时候,文臣武将们,对张俨更是惊为天人。 而这陈信之所以被认命为礼曹从事之后,会如此的激动,那是因为上一任的礼曹从事叫做温恢。 如今,那温恢如已经贵为司州别驾了,真可谓是一步登天。 甚至可以说是,温恢已经成为一地的封疆大吏。 陈信如果按照那温恢路子走,那也是不得了的存在。 陈信要感谢的是,那温恢现在已经升为司州别驾。 正是如此,那温恢才能把这礼曹的位置给空了出来。 换句话说,只要陈信老老实实的在张俨麾下做事,只要他能做到像温恢一样出色的话,以后他的前途是无量的。 何况,张俨这个势力只要一天不消亡,那跟一个王国就没有什么区别。 这样想,那这里礼曹的位置,可就不得了了。 把张俨的势力比作大汉朝,那这礼曹的位置,就如同位比张俨麾下的九卿一样。 虽然陈信不能马上被任命为礼曹从事,但事实上,这礼曹也没有礼曹主事。 甚至张俨麾下的文官官职位置里,很多都没有充足的文官担任。 而新一代科举上来的官员们,又太过于稚嫩,暂且没有达到这样的能力,所以也没能达到这样的位置。 也正是因为这样,礼曹主事的位置,便一直空悬着。 陈信这个礼曹从事的位置,其实就已经是这礼曹里的一把手了。 而陈信做了礼曹从事之后,他的顶头上司将就是徐庶。 其实这徐庶的位置,也就好比大汉朝的丞相。 在张俨麾下的政事方面,那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正是如此,这礼曹从事的位置,已经足可让陈信感到十分的欢喜了。 陈信感觉到老老实实窝在这河南尹,也老老实实等了这许多年,一切都是值得的。 陈信当下拜伏在地,对张俨口称主公,奉承之声不绝,如耳。 张俨听到了,也十分满意。 张俨觉得,就凭这陈信老小子效忠的文采,也可以跟那温恢相比了。 他相以后派陈信出使,也应当不至于落了他的面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