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你的心河 (第1/2页)
钢琴室的场景里,戏份挺多。 今天的第一场戏,在《我能行》的剧情里,是起始,也就是陈倩第一次触摸钢琴。 这段剧情的开头,是这样的: 钢琴老师后来又有几次,见到陈倩偷偷躲在窗户外偷听,心里明白这个小姑娘应该是喜欢钢琴的。 就会在教学的时候,先把钢琴室的窗户打开,让陈倩能听得更清楚。 “沈导?”张翠静看着剧本上的文字描写,对沈青问道,“剧本上并没有对话的台词,那我应该怎么表现呢?” 沈青摇了摇头:“不需要台词。” “这个剧情的文字描写好像挺复杂。”沈青笑了笑,“其实只要一个镜头,就能表现出来。” 在张翠静的疑惑眼神中,沈青讲述导演的画面构想。 张翠静开门进入钢琴室,在等待学生到来的时候,用鸡毛掸子轻轻拭去琴身表面的灰尘。 完成钢琴日常清理的动作后,张翠静来到窗户边,把鸡毛掸子放下,顺便看了一眼窗外。 因为山城的湿气重,草地会显得泥泞。 忽然,她发现不远处的地上,有一双深深的,小小的脚印。 一看就是站了很久,留下来的。 张翠静想了想,就把窗户打开。 “一双小脚印,就足够说明这一切。”沈青让钱保钱在地上喷水,让陈倩的脚印更加明显。 “这段剧情里,你的情绪转变是,工作的认真-看着脚印疑惑-忽然的恍然-对陈倩抱有希望。”沈青让张翠静按照这个逻辑,演一遍。 “我懂了。”张翠静没有受过科班训练,偏体验派。 这种生活向的情绪变化,她拿捏的很准。 …… “九场三镜,第五次。” “action” 这场戏是人物对话戏,陈倩和张翠静。 张翠静把头探出窗外,看着躲在窗户外的陈倩。 陈倩背着双手,缩了缩脑袋,这次没有逃跑。 张翠静露出笑容,语气很和蔼:“我看你经常会过来,是不是很喜欢里面传来的声音?” 陈倩咬了下嘴唇,害羞的点了点头。 “你叫什么名字?”张翠静又问道。 陈倩把背后的双手拿出来,比划了一番。 张翠静的眼里,有一丝丝的惊讶,但是没有说出来。 她脸上的笑容更加和蔼,朝着陈倩歪了歪脑袋,眼神转了转:“你进来。” 语气略带着轻松。 “咔” “这条可以留下。” 沈青让李如保一下这条镜头,然后走到陈倩的面前。 “倩倩,这次演得不错。”他先夸了句,“里面有个动作的细节,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 沈青对陈倩说道:“老师把头探出来,看着你的时候,你的肢体语言再稍微丰富点。” 沈青做了示范:背着双手,缩了缩脑袋,悄悄往后退了一步,准备跑开,但是很快就自我克制住,站在原地。 “加这个细节,我们再来一遍。”沈青让陈倩记住他刚才的肢体动作。 陈倩认真的点头。 “九场三镜,第六次。” “action” …… 沈青接连又拍了几段过渡戏,总算来到今天最关键的一场戏: 陈倩第一次弹琴。 在任何电影里,主角的第一次行为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犯罪片的主角第一次杀人,爱情片的主角第一次遇见,惊悚片的主角第一次恐惧。 很重要。 剧情非常简单,甚至是没有剧情。 就一个镜头。 陈倩坐在钢琴前,弹下第一个音符。 为什么说导演是最了解自己戏的人? 一些画面,演员的演技只要达到导演内心的基准线,就能过。 而有一些画面,则是要反复雕琢,不停的试,不停的拍。 陈倩第一次弹琴前的剧情,摄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