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 历史的真相 (第1/2页)
金属殿内,气氛格外沉重。 中央的高台上,一名身着金丝九龙衣的男人正一言不发地端坐在桌前,目光死死盯着桌面上的一本金色小册子。 男人看上去二十七八岁的模样,丰神俊朗,气质超然。 只是此刻,他脸上的表情却冷若寒霜。 “哐当!” 一声巨响传来,男人猛然将身前的桌案推翻,双眼通红地盯着下方的众人。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四十万大军!我大伏堂堂四十万大军!竟然被一个小小的邗越城给挡在门外了!” “半个月!整整半个月!你们连城墙都摸不上去!” “他们那城卫军加起来连一万都不到!你们丢不丢人!?” 下方,几名大臣全都颤了颤身子,低着头不敢说话。 这位景宣皇帝可和之前的那几个傀儡皇帝不同,他可是个真正的狠人。 上位仅仅两年便统一了兵权,以铁血手段将蛮子一路打回了丽州以南,震慑朝野。 此等威势,可谓历朝鲜有。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帝王,现在却在自己的国土内吃了大亏。 前不久,北边传来战报。 以金林军为首的六路大军,共四十余万人,竟然在攻打邗越城的时候吃了大亏,败仗连连,最终只能围困城外,不敢贸然进攻。 刚才陛下所阅读的那本金色小册,就是由前线加急送回来的战报。 根据战报中所称,他们这一次之所以会失败,并非是那些城卫军有多么厉害,而是邗越城有仙人庇护,让其无法破城。 城墙外围,有一堵rou眼不可见之墙,坚固至极,刀枪棍棒,弓箭落石,皆不可撼动其分毫。 城中更有强大妖兽,乃是一只斑斓巨虎,从十数丈的高楼跃下,扑入人群,瞬间便杀人无数,将士们见状无不胆寒逃离。 城中仙人更是能够呼风唤雨,招来漫天雨云,大雨以下便是七日,城池外结束被淹没,军中甚至开始犯起了疫病。 …… 这些,还只是军情中所报告的一部分。 各位大臣都能够联想到,那边的现场到底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陛下!邗越城有仙人庇护,将士们凡人之躯,又如何能够轻松与之抗衡呢……” 一名年迈的老臣忍不住开口道: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让前线的将士们回来吧!我们真的不能再让他们去送死了!” 其他几人闻言,都是悄悄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对这位同仁能够如此大胆地说出这番话来,深表佩服。 高台上,景宣死死盯着下方的老者,慢慢走到他近前,寒声道: “大战在即,你岂敢乱我军心!李士仁!你不要以为你是朕的老师我就不敢杀你!” “邗越城抗旨不尊,紧闭城门,如今更是推崇修士,公然违背朕的旨意!这样的人难道不该杀吗!?” 下方,面对当今天子的浩然威势,李士仁脸上青一阵紫一阵。 他憋了许久,片刻后突然狠狠一咬牙,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口中高声呼道: “陛下!老臣不明白!” “邗越城再怎么说,也是我大伏的城池,里面的百姓都是我大伏的子民!他们只是想要活下去啊陛下!您为何非要赶尽杀绝,两败俱伤呢!” 话音落下,金书阁中落针可闻,安静的可怕。 良久后,景宣的笑声方才传来。 “两败俱伤……呵呵……好一个两败俱伤!李士仁!难道连你也以为朕敌不过那些所谓的仙人么!?” 他虽然声色俱厉,但下方众人可以感觉到,陛下比起以往来,似乎已经没有那份强大的自信了。 “老臣不敢!” “臣等不敢!” 众人齐齐应声。 景宣愤怒地看着这群口是心非的臣子,手指颤抖地指了指他们,最后只是挤出了一个字来。 “好!” 说完,他似乎是有些脱力一般往回退了几步,一下子就坐在了那张龙椅上面,静静地看着他们不说话。 “陛下?” 许久后,有人忍不住想要出言询问情况,却被他挥手打断。 “朕知道,你们都很想问,为什么朕非要攻打邗越城……” “在场的都是我大伏王朝忠心耿耿的老臣,有些事情,朕告诉你们也无妨……” 各位大臣没想到皇帝陛下会突然这么说,一时间都是来了精神,打算听听他到底要怎么解释。 “非是朕冷血嗜杀,实在是朕也不想看到曾经的仙人之乱重演啊!” 景宣长叹一声,目光看向北边的方向,仿佛透过那遥远的距离,看见了邗越城的那位仙人。 “我大伏王朝建立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刚开始的时候,中洲兵荒马乱,诸国争霸,我们也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那等乱世,人命如同草芥,每时每刻都在死人,每天都有无数的尸体被掩埋,更有数不清的小国被吞并,灭亡。” 下方众人点点头,对于这段历史,他们自然是知道的。 “可你们又是否想过,当时的这种局面,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景宣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让众人解释一愣。 不一会,便有一人躬身答道: “回陛下,根据史册记载,当时诸国林立,国与国之间实力相差无几,又互相攻伐,百姓很难安居乐业,民不聊生,这样一来便使得人口增长缓慢,良田荒废,土地闲置,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此等境况下,又何来的统一呢……?” 其余众人点点头。 确实,当时的情况听说很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百姓人口无法达到要求。 在这种前提下,就算是有雄才大略者,也难以实现统一。 景宣默默听完,不置可否。 正当众人以为他这是默认了的时候,却不想他又突然开口了。 “刘卿说的没错,但……这并非是最主要的原因。” “正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诸侯相争古之也时有发生,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何纵观历史,每每都是合短分久,这又是为何?” 众人苦思冥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