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柳生源 (第2/2页)
,“复健”这个词也是记忆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语,并且记忆告诉他用在这里很合适。 他现在已经整理出来一段还算是完整的记忆了。 他出生于日本大阪边缘的一个小县城中,家里情况似乎不太好,他的出生对于原本就处在崩溃边缘的家庭来说就像是一把悬在脖子上的利刃。 他被遗弃了,被扔在垃圾桶旁边。 也许是命不该绝,一位路过想要捡垃圾吃的僧侣发现了他,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后,这名僧侣终于还是过不了“人性”这一关,收养了他。 僧侣带着孩子讨饭吃,这一对搭档成了附近不少人的笑料。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食量越来越大,僧侣也越吃越少。 几天前这名如同父亲的僧侣死前望着他的眼神,至今他都记得。 那是一种多么绝望又充满希望的眼神啊。 绝望和希望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眼眸中,年仅几岁的他不能理解僧侣心中所想。 直到现在他还是想不明白,不过他习惯性的拢了拢身上破烂不堪的衣服,心中冒出一股暖流,连带着身上都感觉没那么冷了。 这是僧侣临死前脱下来赠予他的衣服。 至于另外一段记忆太长,也太过于复杂,他目前能读取到的只有十岁前的一些片段。 根据片段来看,他似乎出生于一个富贵人家,从小吃喝不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还在幼童阶段身边就围绕着一群权贵,言语之中全是赞美。 身边的玩具都是所谓最新科技的电子产品,对于这个“电子产品”他记忆深刻,他通过记忆发现这种玩具有很多功能,十分有趣。 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记忆相互交织让他头脑混乱,不过通过这几天的努力复健,总算把两种记忆分割开来。 现在的他再用眼睛去看事物,就感觉清晰了不少,感官也提高了很多,反应也灵敏了一些。 就比如刚才飞来的rou饼,他先是听到有个小孩喊了一声,然后又听见有东西破空飞来,随着那东西越来越近,鼻子闻到了rou饼的香味,最后他只是抬手,本能的就抓住了rou饼。 一切都像是理所当然,至少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脚步一顿,乞丐孩童停在原地,抬头看见自己面前几米处站着一位神色冰冷的老人。 “跟我走。” 听见这道冰冷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乞丐孩童浑身打了个冷颤。 看样子,他似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他的身体在对方的注视下似乎变得僵硬,之前忍耐饥饿的“强大”意志在这道目光的注视下蛰伏了起来。 他浑身上下都在提醒大脑:不要抵抗! 默默跟着老人走了半个多小时,他被带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庭院当中。 “姓名。” “没有。” “多大。” “可能是7岁。” 老人皱起了眉头,什么叫做“可能”? 于是老人命令道:“伸手。” 乞丐孩童听话的伸出右手。 老人看见那双黑不溜秋上面还留着油污的右手,眉头似乎又紧了紧。 乞丐孩童刚想缩回去往自己衣服上蹭一蹭,却被老人一把抓住。 老人捏了捏手指,又捏了捏手掌,最后在胳膊上也捏了两下。 放开乞丐孩童的右手,老人从怀里掏出一块手帕,仔细的擦着双手,并说道: “以后你就叫柳生源。” “6岁。” 停顿了一下,老人似乎有点犹豫,但看到自己手上褶皱的皮肤,立马又补充道: “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孙子。” 柳生源满脸的惊讶,他不敢想象这个老人到底是得了什么样的精神疾病,竟然收留一个乞丐做自己的孙子。 但一想到自己以后再也不会居无定所,还能吃上饭,哪怕老人有再严重的精神病也没关系。 自己这种情况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病呢? 后来柳生源便住在了老人家里,这里也只有老人和柳生源两个人居住。 柳生源只知道老人也姓“柳生”,但不知道老人叫什么,每次他都按照老人的要求叫他“师父”或者“爷爷”。 住在这里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完成老人给他的训练。随着年龄的增加,训练和考核越来越困难,但他每一次都能按要求完成。 按照柳生源自己的说法就是:感觉就像是吃饱了肚子,又增加几盘菜,我只不过是撑着肚皮吃了进去,没过多久就又饿了。 老人惊叹柳生源对训练和考核的完成度,曾不止一次称赞柳生源是:天纵奇才 也只有这种时候老人才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像极了一位真正的“爷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