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大事了 (第2/2页)
快停下!” 眉县北门的守门士兵见一行三骑朝城门冲来,急忙出手阻拦,要例行盘查。 “吁……。” 带头的兵士勒住了马儿,从腰间掏出一块银光闪闪的令牌朝前一秀,道:“我是宝鸡陈将军麾下,有紧急军情禀告叶大人!” 守门士兵一看,居然是左军铜质青龙令,这可是左、右军大统领一级才配有的随身令牌,不禁吓了一跳,急忙闪到一边,拦开进出的百姓,让出了一条通道。 拿下凤翔六县后,叶治就将都督行府迁到了眉县,离金人控制的最前线乾州武亭镇不到百里,这既方便了处理紧急军情,也显示了临陈进取的决心。 都督行府就设在原来的眉县县衙,北门进城后往南半条街左转就到。 “来者下马!” 带头兵士又出示了青龙令,问道:“叶大人可在?” “叶大人不在行府。” “那在何处,我有紧急军情。” “叶大人去了武学。” “好,有劳了。上马,去武学!” 眉县本来没有武学,是叶治到眉县后新设的机构,主要负责都督行府新提任的中下级军官的培训,相当于后世的军官学校。 拿下凤翔六县后,都督行府的军马扩充的很快,短短两个月不到就增长了一倍,总兵力突破了四万。 这还是叶治主张走精兵路线,进行了控制,要不然拼凑起十万大军也不是什么难事。 都督行府的募兵政策实在太有吸引力了,尤其是对那些无地、少地的主客户。土地对于他们来说是最为宝贵的财富,意味着家庭长久的富足根基,正因此,他们也才会拼尽全力去争取和守护。 人马扩充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一个是装备、一个是训练、还有一个军官紧缺的问题。 对于装备,普通的刀枪弓弩器甲倒是不缺,和撒离喝大战时缴获的战利品已足够武装,主要是手雷和火炮等新式装备。所以,鲁奇负责的研究院和工坊正抓紧扩大生产。 而训练也不是大问题,新招募的士兵中有不少是签军,其他的即使没有从军经历,也受过乡兵弓箭手之类的训练,都有一定的军事基础,只要在纪律、战术、技巧上进行强化,短期内就可形成战力。 军官短缺反而成了最大的问题,为了尽快组织起整个大军完整的架构,都督行府提拔了许多军官。 但并不是说把人摆到那个位置上就万事大吉了,关键是这些军官要有足够的能力和素质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所以,一个团队有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强悍的领导者,对于团队的战斗力至关重要。 武学的设立就是为尽快培养一批合格的狮子型的团队领导者,以此提升带动整个队伍的战斗力。 基于这样的目的,武学所教授的内容也不再是个人的战斗技能,而是团队领导者所必需的组织、管理、决策、执行等能力,换言之,就是要打造政治过硬、信念坚定、作风优良、本领高强、纪律严明的军中管理团队。 叶治作为大BOSS,给武学学员讲政治、讲信念、讲作风是必修课。 武学其实就是眉县的教场,也没什么正儿八经的教室,学员都坐在cao场上,教阅台当讲台。 叶治还让人刷了一面大黑板,石膏当粉笔,一边讲一边“刷刷刷”,分分钟找回了当年教书育人的感觉。 叶老师左手叉着腰,右手食指中指夹着石膏粉笔,正讲得唾沫飞起,突然传来的疾呼打断了叶老师的兴致。 “官人!官人!” 三个人影冲到了cao场,其中一个还大胆包天想直接冲上了讲台,被两侧的护卫给拦了下来。 “治哥儿是我啊!陈立行!” “陈师兄,是你?!” 叶治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蓬头垢面像逃难似的人,就是自己的师兄陈立行。 也难怪叶治一时认不出,陈立行没日没夜赶了几千里的路,精神负担又重,整个人骨瘦形销,哪认得出什么样子。 “是我呐。”陈立行又用瓯语答了一句,激动地快要落下泪来。 “师兄,你怎么来啦?” 叶治冲下了讲台,握住了陈立行的手,一股不祥的预感在心头弥漫开来。 陈立行颤动着嘴唇,泣道:“出大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