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双之纵横天下_第七十七章,血煞战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血煞战神 (第2/2页)

昊并没有逗留太久,心神一动,神念归位,看着四周被吓破胆的兵马。

    秦昊大手一挥,道:“传令!将他们全部押往雁门!”

    张扬以死,他的这些兵马也都被秦昊给笑纳了,反正这些兵马都是无主之物。

    便宜了别人,不如便宜自己,命人打扫完战场后,秦昊就带着张扬的残兵和关羽、徐晃二人回了雁门。

    公元186年,中平三年,时距秦昊到任雁门已历二年。河东一行,关羽之名传遍天下。

    过四关,斩八将,无人再敢轻视关羽是贩豆卖枣之辈,而秦昊自黄巾战场后,声名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血煞战神’一词,也是深入人心,三千破一万,力斩大将淳于琼,百步之外射杀张扬。

    单凭声势,就将八千军兵给吓破了胆,再无斗志,缴械投降,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震撼着宇内。

    自关羽取得家人归雁门,秦昊当即令其领军一师,镇守雁门关,阻匈奴于关外。

    两年之内不使匈奴一兵一卒入得雁门境内,并州境内虽有韩遂的汉军羌兵叛乱。

    却被秦昊一人亲率三百“虎豹骑”灭其了敌军三千骑兵,致使其被吓破了胆。

    从此再也不敢犯雁门境界,自此“虎豹骑”一名也是响彻西北,端的是能止得小儿夜啼!

    原本一个苦寒之地的雁门,在秦昊治理之下,也是变得欣欣向荣,成为了这乱世之中的一片净土。

    而秦昊自上任以来,不断的颁发出一道道惠民政策,更是让雁门日益繁荣。

    他奖励农耕,将土地归百姓所有,让百姓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外无战乱,民生殷实。

    外郡之民,多有闻名迁往郡内者,短短的两年之内,雁门阴馆的城池就已经先后被扩建三次!

    往日里荒芜百里的雁门,如今却已是良田接天。往来商贾不断,郡下诸县皆是争相效仿,开始大肆改革。

    如今天下虽是乱世之中,但此处却是歌舞升平,俨然一副太平盛世。

    即便是远在江东、荆州等江南之地的商贾,如今在雁门亦是多有身影。

    百姓亦是多有投军者,仅仅是两年之间,秦昊便再得精壮兵丁三万余人!

    而秦昊也是凭借着父亲秦名,幽州第一马商的人脉,和自己那已经遍布天下的聚贤阁所赚来的钱财。

    开始大力收购战马和各种物资,在短短的两年之内,便得良马数万匹,组建出了一个骑兵师。

    分别由赵云、蒙羽、张飞来担任团长,接着,他又扩建了雁门的匠作营。

    招募铁匠,以秦昊所教授的高级冶炼锻造技术,开始打造军械战甲。

    在雁门郡内各地挖掘地窖,开始囤积粮食,以带时机,他广纳贤士,多有想投者。

    这倒是解决了雁门官员,缺少的窘境,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阎忠亦自皇甫麾下转投其麾下。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十月,秋收已毕,秦昊坐在椅子上,手中端着茶杯。

    笑呵呵的说道:“你们有何意见?这次,本将准备亲帅大军三万,征讨匈奴。

    奉孝留在阴馆主持政务,阎忠辅之,公明总领雁门军务。着翼德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吾亲自统中军,公孝、少平为翼,子龙为督粮官,志才为军师,可否?”

    “确也是该给予匈奴一点教训了,若不是有关、张二位将军镇守雁门关。

    怕是他们早已打进了关内,这群胡人屡教不改,没有记性,我雁门经过两年的发展。

    如今已经是兵精粮足,正是伐匈奴的大好时机!”戏志才拱手道。

    郭嘉苦着一张脸,不满的说道:“主公因何留嘉于阴馆,却不是要闷杀于我?”

    “呵呵,能者多劳。平时的政务也是多由你来打理,把这交于你,本将甚是放心。

    况本将亦留阎忠和徐晃辅助于你。哎!奈何本将手下甚少精于政务之人,唯有委托奉孝了。”秦昊苦笑了下。

    看来,自己日后要多寻一些政务人才了,荀氏叔侄、张昭……算了,先不想了。

    “嘉乃劳碌命,哎,认了!主公但请放心,嘉自然不会懈怠。”郭嘉一整仪态,严肃的道。

    “奉孝你办事,我放心。郡内事的物就交付你三人。既然诸位都无异议,那就定于三日后挥兵伐匈奴!”

    “是,主公!”

    公元186年秋,雁门都骑尉秦昊携麾下三万人,以张飞为先锋,自领中军。

    高顺、等人为翼,出雁门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