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出兵并州 (第1/2页)
被同党郭胜杀死,蹇硕死后,西园八校就全部落入到何进手中。 但是典韦和赵风的手上还有一万五千御林军,他们虽然不参与政治。 但是汉灵帝临死前下令他们要抓好兵权,保护好刘协的安全。 而何进现在,在洛阳的兵力虽然达到五万多人,但是他还不敢直接解除典韦和赵风的军权。 何进心里明白,一旦两军发生了冲突,这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因为典韦和赵风麾下的一万五千御林军,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 再加上典韦和赵风二人本是秦昊的老部下,何进就更不敢乱来了。 在刘辩登基以后,赵风也知道光凭自己,是无法扭转局势的,于是他马上和典韦商议过后就写信给何进。 说支持刘辩登基,但是军权绝不放手,没有秦昊的命令,谁也不能解除他们的军权。 何进无耐,只得同意,再加上他们手上只有一万五千人,也不会引起太大麻烦。 何进就没有继续跟赵风和典韦争论军权的事情,其实,何进不知道的是。 如果连上辎重兵在内的话,赵风的骑兵足足有七千人,而典韦的步兵有一万五千人。 当然,这些事情,也只有典韦,赵风和秦昊三人知道,毕竟,按照人们的传统思想。 辎重兵只能算民夫,算不得士兵,在稳定洛阳的局势后,何进就有点飘飘然了。 袁绍向何进说:“应乘此机会把宦官斩草除根。” 张让等人也不傻,知道大势已去,所以退而求其次,纷纷赶到后宫。 哀求何皇后:“谋害大将军是蹇硕一人,与我们无关,请太后娘娘救命。” 何皇后当初进宫时也受过张让不少恩惠,因此他也不愿赶尽杀绝。 于是何皇后宣来何进,为众宦官讲情,何进宣布不准乱杀宦官。 袁绍说:“要不乘机斩草除根,就是杀身大祸的根本。” 何进不听,众官散去。袁绍也气呼呼的回去了,第二天,何太后对哥哥和大臣加官晋爵。 董老太后不服气,找张让密谋,张让对她说道:“娘娘可效仿芈月与窦太后,垂帘听政。 封二皇子刘协为王,国舅董重为大官,掌握军权,然后重用我们,天下就是我们的了。” 何太后也听后,也是心动不已,试问又有谁不想做那执掌天下的掌权之人? 那芈月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一介女流之辈,辅佐了三代君王,垂帘听政数十载,成为了一代传奇…… 不过在此之前,她还要把自己的路给扫平,次日,董老太后上朝,封刘协为陈留王。 董重为骠骑大将军,张让等宦官辅佐朝政。何皇后宴请董老太后。 借高祖时吕后专权,最后遭灭门之祸,劝她不要干预朝政。董太后就骂何后歹毒。 药死王美人,让自己的儿子当皇上,扬言要让董重斩了何进,于是,两宫吵骂不休。 最后都被张让给劝开了,就在洛阳城内争斗不休,杀机四现的时候。 远在雁门的秦昊,此刻正在处理着内政,突然接到了一份诏书,诏书是汉灵帝的密诏。 内容是让他尽快赶回洛阳,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协登基为帝,也就是说。 秦昊现在的身份就是灵帝的托孤大臣,其实,秦昊早就通过自己在洛阳安排的暗线。 接到了汉灵帝病重的消息,按照信件传递的时间来算,灵帝现在应该驾崩了。 于是,秦昊来到了桌案之前,摊开宣纸,想了想后,提起了毛笔。 开始在纸上书写了起来,只见秦昊笔走龙蛇,几分钟后,秦昊将信件装好后。 对着面前的空气说道:“将此信交给赵风。” 然后将信件朝前一扔,就再也不管了,转身看着窗外的天空,在信件还在半空中的时候。 一道黑影一闪而过,随即消失不见,秦昊看着床外那阴沉的天空。 将手中的另一封信件娶了出来,看了一眼后,叹道:“要变天了。” 随即吩咐下去,道:“来人!击鼓升帐!” 咚!咚!咚!…… 一阵阵炸雷一般的鼓声以一种特殊的频率响起,顿时传遍了整个阴馆。 但凡听见这鼓声的士兵将领,除却镇守在雁门关的阎忠外,诸将及主要人员闻听点将鼓声响起。 皆是大惊,要知道,若无大事,这鼓绝对不会响起来,这鼓乃是那位龙族前辈所送。 一共五十面,乃是上古之时,轩辕黄帝以夔牛兽皮所致,以雷兽之骨为锤。 一但敲响,声如炸雷,声闻五百里,秦昊深知这战鼓的珍贵之处。 所以,若非一般时候,这战鼓断然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