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八五节 比试 (第2/2页)
想到凭空又跑出一个乡下的野人来。不禁哧了一声:“西山道?穷乡僻壤,近几年也没出几位名人……沈牧!听着名字,倒像个放牛的……” 他这么一说,众人随之哄堂大笑! 沈牧本无心争持什么头名,奈何康王这么一说,反倒激起了男人的取胜之心。“这位公子说话就不对了……难道再你眼中,慕容王爷也是个穷乡僻壤的地主老财了?” 康王哼了一声:“你是你,王爷是王爷……小小蝼蚁,竟想攀龙附凤,可笑至极!” 沈牧道:“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我,怎知道我再攀龙附凤……” 康王怒目而视:“好小子……你……” 惜春见二人剑拔弩张,忙道:“公子爷……来到我兰溪阁便是惜春的客人,请公子给惜春薄面。既然惜春说过,在座的每个人都可以试一试。这位沈公子即是来客,惜春说的话便自然要当数的……” 康王哼了一声:“既然是惜春姑娘于你求情,我便给姑娘个面子,瞧瞧你到底有个能耐……” 沈牧笑道:“能耐嘛……我敢说有而且比你多的多……” 沈牧刚要取来笔墨,却见龙泽已经将笔墨双手奉上。 取了笔,沈牧想了想,当即默写了两篇文章来。 第一篇便是秦观的: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第二篇便是柳永的: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两篇词落笔之时,院内登时鸦雀无声! 这两首千古情诗,传颂经典,岂是鬼神莫测能够形容。 惜春看了,一遍遍念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兀自念了好几遍,脸色绯红,如同这词中美人,忽得郎君真情告白时一般。 龙泽虽不解其意,但察言观色便知沈牧这词定然让众人佩服不已,哑然失色!当即拍手叫好,学着旁人的言辞道:“妙……妙……妙不可言!” 康王见此文章,心中一凉,乖乖我的叮咚,这哪里是自己能写出来的,便是一篇已足以名震“凭栏坊”了,这小子居然一口气写了两篇。不过,将要头名,岂能轻易让人。 康王从这旁人使了个眼色,那人领会道:“这两首词写的不错,但依我看,和康王的词比较还是差些意境……” 有人扬声道:“没错,词是好词,句是好苦句,但就是读着让人觉得太过哀怨……登不了大雅之堂……” 众人一阵符合,龙泽颇为气恼,想要辩论,却被沈牧拦住。 沈牧道:“诸位说的没错。沈牧的词也的的确一般……自认无法和大贤相比。不过话说回来,我个人觉得吧……应该和康王爷的词不相上下……” “对对对……不相上下……”多半人赶紧附和,唯恐真比个高低,康王便输了…… 沈牧又道:“既然这样,咱们不妨再此时一轮,便依惜春姑娘的容貌为题做首诗赠予姑娘,若是姑娘相中了哪一首,谁便是榜首,如何?” 惜春原本也是难以抉择,毕竟一个是京城的“康王爷”,一个是学富五车的“大才子”。让她选,她愿意偏袒沈牧,又怕得罪康王。沈牧这个提议,更是再好不过了。 惜春娇羞道:“既然大家分不出高低,那就请康王和沈公子再比一轮……何如?” 康王颇有些为难道:“既然姑娘都这样说了,再比一比又何妨?不过,这写文章终究是要思量……本王……本王需要思索片刻……” 沈牧瞧他模样,更印证了那文章并非出自康王之手,登时好笑:“康王要想便想,沈某可要下笔了……” 沈牧提起毛笔,摊了一页新纸,写到: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落笔时,故意将“逢”字拖了一个大大的尾巴! 李白这首诗想象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诗时便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对照惜春的面容,便已知诗中女子惊艳绝伦,美若天仙。 辞致雅赡,缀玉连珠! 惊的满堂喝彩,无不佩服万分! 寻常诗句,能与李杜相左者,怕是少之又少! 康王便是有通天之能,怕是也想不出“诗仙”这狂到无人企及的句子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