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 巫假灵身 (第2/3页)
威势以震天下,但凌辰没让地府丢了面子,这一次算是双赢的局面,所以,此事不必多揣测也不必庆祝。 被大帝带领的势力围剿,地府转眼间就像是什么没发生一般照常运转。 可俗世和修炼界得知此事却是神情古怪,那么同一时间在圣人谷的凌辰是怎么回事? 一边与大帝斗法,一边怒斥摄政王?!这阎王的手段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 圣龙山此时更是惊诧,帝紫京和帝紫都两兄弟都忍不住赞叹,位于紫帝金宫的大修士都知道,现在正在攀登十万八千丈高山的少年,才是凌辰的血rou主身。 …… 圣人谷。 凌辰正灰头土脸地为圣人修葺被炸翻房顶的草庐,寒冬就要到了,凌辰感觉圣人的身体明显一天不如一天,正道大势摧折了这位老人的经脉和本源,可能在过些日子,连如今的寒风都受不了。 “二丫,那个炉子离墙远一点!” 这草庐实在简陋,搅着草茬的泥浆抹在泥砖上砌成墙壁,其内房梁和撑柱年岁太久,加上被正道大势影响,都有些松动,若是风大上些,吹走的就不仅仅是茅草了。 少年此时正拿着长钉找准点位重新加固。 小良化作毛绒绒的白狐沿着细窄房梁优雅地走了过来,古灵精怪的小狐狸直接跳到了少年俯下的后背上,对少年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十分感兴趣,“凌辰哥哥,为什么不用灵气和推演帮杜爷爷建一座更好的房子?” “老师安贫乐道,可不是凌王爷这种见异思迁的人。”屋外传来颜恨的声音,虽然凌辰在昨日的表现得到了认可,可这位夫子好像是已经习惯了用言语来激他。 对此,凌辰只能受着,那天吴岑的表现实在不堪,颜恨心中一块璞玉成了这样,不动手给他写一篇讽刺文章传世就算不错了。 倒是小良附在他耳朵上,宽慰般说道:“凌辰哥哥,我们不理那个臭夫子。” 少年嘴里叼着钉子含糊着说道:“小良说的对。” “王爷,失败了!”冲进屋内的骆非塍轻叹一口气,垂头丧气地坐在椅子上。 凌辰也叹了一口气,“没那么容易呢!” “是啊!借地府半条灵脉,你是想让那几个圣龙教长老掏空家底吗?”骆非塍抱怨般开口,出去给自家王爷借财物,实在丢脸,状元郎一肚子讽刺凌辰的文章正要开口,却连忙低头躲避。 几道霞色流光包裹着长钉如飞萤一般打入草庐的几处房梁,白芷柔面无表情地走近屋内,冷冷盯着突然藏在房梁角落的凌辰。 “昨天的天幕是你和飘渺之主?” 女子声音有清怨,显然是昭明平原的事情传了出来。 感觉随着女子本心回归,对方那种遗世独立般不讲道理的威严也归来了,可白芷柔脸上越是冷冰冰,就说明是越担心他的安慰,凌辰苦笑着说道:“柔姐,我也不想,是……” “你的主身在哪里?”不想听无用的解释,女子又开口质问道,清脆动听的声音里有着不容反驳的语气。 抱着小良跳在房间内,小良随之化作人身,被少年架着胳膊挡在身前。 昨日在圣龙教,即使凌辰叩响山门传音高呼,也没有接引之光落下。 帝无伤没封闭宗门,也没有驱赶他,显然是想让他自己走到山顶,或者就此回头。 迷阵杀阵,古魂龙骨,罡风绝壁,至理神殿,虽有凶险,凌辰也有把握带着凛南屿走过,但真正能让他感到凶险至极的是,圣龙教主,紫帝转世的帝无伤,极有可能是大帝殿堂的人。 “在江南,现在正吃着猫儿江的河鲤。”凌辰吧唧了两下嘴。 白芷柔想绕过被凌辰举着的小良与之对视,少年却始终有些眼神躲藏,女子思付片刻没有再逼他,少年虽然在某些难以处理的事上总有疯狂行为,但平常做事还是有分寸的。 “老师!” 门外骤然有人呼喊一声,屋内几人对视一眼瞬间冲出。 来人是江南钱家老祖,白风王朝上任御史中丞,钱文铮,老人脸上满是悲恸。 凌辰立即看向圣人,对方并无任何大碍,又看到同样目露茫然得颜恨,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是文铮啊,做事不要这么急躁。”杜知命眯着慈祥的眼睛,努力凝视着同样老得不成样子的学生,尤像儿时那般教训道。 “陛下,证道于天,驾崩了!” 外界尽知命不久矣的白风皇帝李隆昌驾崩,此时足以震惊朝野。 对方竟然证道而死,这简直是前无古人的事。 道洲俗世皇室传承近万年,大多帝王人物都能在资源的堆砌下成就真仙,飞升天庭可入轮回,少数资质太差的,也至少是安享晚年,而这李隆昌不但晚年不详,竟然还以证道的方式自绝寿命,这让脱离俗世帝国的骆非塍惊讶地无以复加。 若说此时最平静的,当属凌辰,他进入长阳皇宫时,李隆昌就语重心长说‘自己已经连如何去死都想好了’,而在对方给他的锦囊中有大堆物件,最角落之内用李家封印之术包裹的一物,正是遗诏。 证道二字难免让人想起曾经的周家老祖周博渊,这位周颐的曾祖同样是证道而死,那无愧天地的浩然气直追当世圣人,也让凌辰感悟良久。 “俗世要乱了,老师,放下吧!”钱文铮一身傲骨竟然屈膝跪在杜知命身前,即使是铁面颜恨也有些于心不忍,屈身站在来一旁。 六年前调查正道盟之事时,这位钱家老族尚有心气出山,也确实稳住了朝堂。 可现在,钱文铮也无能为力了,摄政王和太子的争斗因为皇帝驾崩,大战一触即发,无法缓和,而他此时能做的,只有让自己的恩师不要再透支生命去背负天下大乱的正道大势。 凌辰也看向圣人,安稳年代的正道大势尚能将他砸得昏迷,更何况朝野割据统治者对垒的时代,正道大势如今应该也已经乌烟瘴气了。 “正道降下大任,岂无磨难?之前儒门从未让这大势跌在黄土上,老朽生前不可能让其落下。”大智若愚,圣人仿佛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