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谍一生_217、 清点弹匣里的子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17、 清点弹匣里的子弹 (第2/2页)


    这些市民在街边驻足,目光沉重地看着那些列队行军的士兵们。

    有人在人群里喊:“把鬼子赶下海!把他们统统赶进海里!”

    人们都呼喊起来,一波一波如潮水一般沿着街道漫延。他们抡着拳头,拍着巴掌,声音嘶哑,甚至带着哭声,不断地呼喊着。

    但士兵们只是沉默着,步伐坚定地走着。他们将慷慨赴死,走向战场!

    在居民区里,一些军人手持喇叭筒,不住向那些还没有离开的市民喊话,宣告此地将要作战,请他们尽快离开。

    有人问喊话的军人:“侬叫吾们去哪里呀?”

    军人大声喊:“过河!到苏州河以南!那边有人安排你们!”

    陈子峰等人再往东走。这一带,市民们已大体离开。

    街道两边的房屋门窗敞开。屋里的家具还在,碗筷还摆放在饭桌上,墙上挂着全家合影,地上扔着孩子们的布娃娃,刚洗过的衣服还挂在门前的竹竿上。

    人们只能携带很少一点财产离开,过去的安宁生活都被留在这里。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将在战火中化为灰烬,不复存在!

    但国难当头,他们没有任何选择。他们把自己现有的菲薄财产,可能还有未来的青春生命,全都赋予战争!

    抗战!他们没得选!

    刚刚抵达这里的是军队。他们在汗水与灰尘之中修筑工事。

    他们拆掉房屋。那些老旧的曾经为无数上海人遮风避雨的房屋轰然倒塌。他们用那些砖石梁木堆成街垒或掩体,在上面架起步枪。

    他们或者在墙上打出射击孔,在房顶天台上建立机枪阵地。沉重的火炮被推到街中间,许多弹药箱被打开。炮手们正给炮弹安装引信。

    更多的士兵坐在掩体后面,擦拭怀里的步枪,清点**里的子弹。

    一个军官提着一只布袋走来,在每个士兵手里放下三个银元。

    他一路发着,一路嘶哑喊着:“刚发下来的!寄不走了!见到好吃的就买来吃!不要留着!吃饱了跟着老子往前冲!弟兄们,下辈子,咱们还在一起!”

    陈子峰等人无声地看着这一切。他非常希望和这些士兵一起,在炮火中冲锋!

    他看出来了,这一线阵地的对面,是持志大学、八字桥、爱国女校等处。

    这些地方都已被日本海军陆战队占领,并且修筑了大量工事。

    他尽可能向前接近,用望远镜观察。他看见那些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也在拆民房。他们用砖瓦木料堵塞所有通道,并在上面架起重机枪。再远处,则有一门门火炮,甚至还有装甲车往来巡一视。日本人就是一副准备固守的架式!

    今天上午,小乔就说过,日本陆军将向上海派兵。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都是日本陆军最精锐的部队,战斗力极强!

    他感觉,一旦这些日军登陆,情况可能就不太好说了!

    在他心里翻腾的另一件事,就是那个诡异的让人猜不透的“妖刀计划”!

    在这种战争局面下,它将怎样发挥作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他想不明白。

    24-20

    陈子峰此时看见的这部分国军,是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旅长黄梅兴少将。

    黄梅兴,一八一九七年生,广东平远人,黄埔一期。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战爆发时,他任二六四旅副旅长,兼五二八团团长,奉命坚守庙行以南阵地。他率部与日军浴血搏杀,屡立奇功,被日军称为“黄老虎”。战后,他因功晋升二六四旅旅长。

    这一天,他把自己的旅指挥部设立在最前线。他给师长孙元良发电报:“我部已作好战斗准备,何时开战,乞示!”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日,天黑的时候,张治中司令官所属各部队,已经全部作好战斗准备。

    在南翔指挥部的张治中司令官,接到各部队报告,均已准备完毕。他对着地图沉思片刻,令副官起草给蒋委一员长的电报,内容如下:

    “本军各部队在本日黄昏前可输送展开完毕,可否于明(元)日(即十三日)拂晓前开始攻击。乞示知。”

    可是,他不知道,此时此刻的蒋委一员长,再次陷入在犹豫之中。

    上海作战的得失,此其一。欧洲各国的态度,此其二。

    昨天,八月十一日,英、美、法、意四国驻华大使联合向中日双方发出通告,要求不要把战火扩大到上海。

    蒋委一员长犹豫的是,这种通告有用吗?日本会听吗?他对此非常怀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