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六章 野菜厂开张了(三百月票加更) (第1/2页)
你好,1983正文卷第二百六十六章野菜厂开张了八月二十五日,农历七月二十九,宜开业、交易。 这一天,青山公社显得格外热闹,一大早,就听到锣鼓喧天,从公社西头传过来。 不少人都往那边溜达,大老远就看到道两旁都彩旗招展,好不热闹。 一打听才知道:这里的两家野菜厂,都在今天举行开工庆典。 这年头要是有点啥新鲜事,老百姓最喜欢去凑热闹,因为娱乐实在是太匮乏,就是去看看放鞭炮,也是好的。 尤其是正在放暑假,那些大大小小的娃子,更是早早就凑过去,惦记着一会儿能不能拣点哑炮啥的,回去放呲花。 青山公社的孙书记,也早早带着一大群公社干部,去野菜厂那边祝贺。 他清楚,这么隆重的事,县里肯定要来不少领导,甚至地区的领导,都有可能来捧场。 作为东道主,他一个小小的公社书记,当然要早点到场。 可是到了公社西面,瞧瞧道南道北两家山野菜加工厂,都是一般热闹,孙书记却有点犯难:这去哪家啊? 一路之隔,两家野菜厂的大门,相聚不到五十米,彼此都瞧得清清楚楚。 路北挂着家家康山野菜加工厂的招牌,路南则是夹皮沟野菜厂的牌子,彼此相对而立。 这还真是个头疼的问题:家家康野菜厂,来头很大,得罪不起。 而夹皮沟野菜厂,更是当地的乡镇企业,夹皮沟最近又时不常地出出风头,事迹都上了人民报纸,更是青山公社乃至碧水县的一面旗帜。 尤其是夹皮沟的带头人刘青山,更是孙书记最看重的年轻人。 站在路上琢磨一阵,孙书记很快就有了计较:先去家家康那边点个卯,然后就去夹皮沟野菜厂,帮着站脚助威。 一个是外来户,一个是坐地户,孙书记当然会有所偏向。 不光是他,正做着吉普车往这里赶来的几位县领导,也是同样的心思。 王县长,不,现在应该叫王书记,心里的天平,也是同样倾向于夹皮沟野菜厂的。 至于郑红旗郑县长,在换届之后,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正县长,无论是于公于私,更是跟着夹皮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时此刻,刘青山也正在野菜厂里转悠呢。 回来这两天,还是第一次好好看看自己的野菜厂。 崭新的厂房,几个车间里面,机器已经开动,工人们都穿着整齐的蓝布工作服,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 收购车间前面,已经有些人在排队,都是昨天采来的各种山货,太晚了送不过来,今天赶早过来卖的。 “老姐,不错嘛,都井然有序。”刘青山向旁边的杨红缨赞了一句。 他觉得,就算是现在这个小小的野菜厂,对老姐来说,依旧是大材小用。 不过先锻炼着,以后肯定还有有更新的更大的工厂建设起来,到那时,才是老姐真正大显身手的时候。 杨红缨身后,跟着刘文静和刘文娟,这两个丫头,都是初中毕业,算是高学历人才了,杨红缨有意识地把她们培养成自己的助手,将来或许都能独当一面。 这也是刘青山给老姐提出来的要求: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最可靠的。 听到刘青山的夸奖,没等杨红缨说话呢,她身后的刘文娟就哼了一声: “那当然啦,杨厂长这些天,下了那么多工夫,不像有些人,就知道当甩手掌柜的。” 你个小心眼子! 刘青山笑笑:这丫头,估计对他还有气儿呢。 当初跟大头去她家相对象,这丫头一眼就看上刘青山啦,不过事情没成。 于是他就假装咳嗽一声,严肃地看了刘文娟一眼:“不尊重领导,扣你半个月工资,先下车间干活!” “你……” 刘文娟拿眼睛使劲瞪他,嘴里还小声嘟囔:“你说了不算,这里归杨厂长管。” 嘀咕完了,她还抱住杨红缨的胳膊,这些天相处下来,她早把杨红缨当成jiejie和偶像。 杨红缨则眨眨眼睛:“文娟,青山才是咱们野菜厂真正的老板,野菜厂虽然名义上是夹皮沟合作社建的,实际上都是青山一个人出资。” 啊? 听了这话,刘文娟有些傻眼,这些内幕,她还是第一次知晓。 望着刘青山那年轻而又俊朗的面孔,刘文娟低低地说着:“你刚才是开玩笑吧?” 刘青山却一本正经地说道:“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必须深入到车间一线,不了解一线工人的生产劳动,永远成为不了一名优秀的管理人才。” 看到连杨红缨都直点头,一旁的刘文静就拉起meimei的胳膊:“走,咱们一起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