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五章 开门红,大红! (第2/2页)
现在黑熊帮算是统一了布市的地下势力,也抖擞起来,连废旧钢铁的生意都不乐意做了,所以才会有亚历山大运来的那一车废铁。 不过刘青山刚才跟达德洛夫他们已经交代了:化肥生意是今年的最后一次,以后就不要再往过运了。 现在已经接近阳历的三月份,马上也就要备耕生产。 运输化肥,这又是汽车又是火车的,车皮又比较紧张,等把化肥倒腾到地方,万一错过农时,那就麻烦了。 只能压到来年再卖,这东西又要防潮又要防晒的,保存起来也非常麻烦。 看看时间还早,那些卡车一时半会儿也卸不完,达德洛夫两个人就跟着小五去了食堂。 终于那些开车的司机,他们有自己的专属套餐,当然没意见。 而且今天的套餐还是豪华版的,火腿肠换上一根大红肠,这些司机都乐坏啦。 刘青山他们也足足跟着忙活了一上午,都在食堂这吃午饭呢,看到达德洛夫和安德烈,立刻招手。 小五则兴冲冲地汇报了红日贸易公司那边的情况,刘青山早就知道了,张龙他们那边,不少侦察兵呢。 虽然对手吃瘪,出师不利,但是刘青山可没有小五他们那么高兴,他知道:搅局的来了。 对方根本就不讲规矩,上来就使劲往里砸货,一吨废旧钢铁,原本只需要一箱白酒,现在直接变成十箱。 甚至以对方这种丧心病狂的心态,估计还得使劲把价格往起砸。 这样一来,利润空间就越来越小喽,像年前的那种暴利时代,估计也马上就要结束。 一想到这个,刘青山也气。 要是那个谢老三他们,来了之后,大伙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一致对外。 那刘青山也不介意把一部分生意让给他们,毕竟和气生财嘛,钱又不是一个人赚的。 可是这帮家伙胃口太大,再加上原本双方就有矛盾,根本就没法善了。 那刘青山也不介意,给他们下个套子,帮他们涨涨记性。 午餐还是比较丰盛的,大片的红肠,这个可不是冻的。 大菜是萝卜炖牛rou,冬天吃这个最补了。 另外还有刘青山带回来的韭菜,炒了个绿豆芽。 豆芽是许大娘生的,白白嫩嫩,配上绿莹莹的韭菜,瞧着就有食欲。 桌上还有一盘黄瓜小葱啥的,再炸一碗红辣椒酱,吃着最下饭。 达德洛夫和安德烈上了桌,眼睛立刻就盯上了翠绿的黄瓜,一人抄起来一根,咔嚓咔嚓地嚼着,还不是冒出来几声“哈拉少”。 他们那边,冬天也见不到绿色的蔬菜啊。 “大个萝卜,你们怎么不吃rou啊,rou不是你们的命吗?”小五嘴里还跟他逗闷子。 “有蔬菜谁还吃rou。”达德洛夫说的理直气壮。 安德烈也嘟囔一句:“见到蔬菜,就不要命啦!” 众人一齐大笑,刘青山也笑着说道:“要是有条件的话,在这边盖暖棚子,冬天种植蔬菜,肯定赚钱。” 侯三一听就来劲了:“那咱们要不要试试?” 他们前年在侯三的老家,扣了俩大棚,种植君子兰花苗,等到花苗全都出手之后,就由他大哥二哥在大棚里种菜。 去年冬天,也收入了好几千块呢,侯家成了村子里的头等富户。 刘青山摆摆手:“咱们又不想在这长期发展,还是算了吧,顶多也就是搭个小棚子,种点蔬菜,留着今年冬天自己吃。” 这主意不错,冬天能吃上鲜菜,那确实是一种享受。 于光明也灵机一动:“你们说,边防军战士们要是能扣俩大棚,那冬天就不用总吃萝卜白菜了。” 他们这边,冬天的蔬菜就是萝卜土豆白菜老三样,顶多再加上酸菜,还是用大白菜腌的。 “行,等天暖和了,咱们给子弟兵搭俩大棚,就当是拥军了。” 刘青山也表示同意,这个比过年送猪rou啥的强,这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们聊得火热,达德洛夫他们俩也吃得欢实,就朝着青菜下手,连酒都没喝。 不喝酒正好,刘青山还有事交代给他们呢,要是喝得晕头转向的,刘青山还真不放心。 谈这件事的时候,除了达德洛夫和安德烈,在场的就只有刘青山和侯三,一共四个人。 听了刘青山的计划之后,达德洛夫摸摸大光头:“刘,我的朋友,你没开玩笑吧,一吨化肥换二十箱酒,对方是白痴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 刘青山眨眨眼,然后又叮嘱:“告诉梅德维奇同志,一定要找个你们黑熊帮里比较陌生的面孔,去跟对方谈,而且就说是哈巴罗夫斯克那边来的大商人。” 跟毛子办事,他们都是直来直去的,所以这些弯弯绕,都得事先跟他们交代清楚。 即便如此,这哥俩还是听得有点迷糊,稀里糊涂地回去向熊帮主汇报去了。 等到晚上,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又聚到一起,盘点今天的收获。 李雪梅也有点激动,拿着账本念起来: “今天一共换来化肥一千五百吨,直接被几个大农场给包圆,这项咱们一共赚了将近六十二万!” 众人不由得一阵欢呼,年后开门红啊。 不过今年的化肥也就到头了,等到来年,估计就没有这么暴利了,也算是最后的疯狂。 李雪梅继续算账:“还有不锈钢和各种钢板,一共是三百吨,预计利润是一百五十五万!” 噢! 欢呼声更加起劲儿,一天时间,光是这两项,就赚了超过二百万,还真是开门红,大红! 这里面,主要是对面毛子那边,攒了小一个月的货物,一次性运来,所以才有这次的小爆发。 等到大伙热闹够了,刘青山这才说道:“等到明天,估计也就恢复正常了,一锤子买卖,不是好买卖,细水长流才是硬道理。” “就像咱们天天去大岛赶集,现在每天的利润就将近一万,一个月就是三十万,一年就是三百万,这才是长久生意。” 他强调一下这个,主要是担心大伙以后大钱赚不到,小钱看不上眼,那就不好玩了。 看到大伙都点头,刘青山这才又说起另外一个事情: “从明天开始,跟咱们的合作伙伴讲清楚,从我们龙腾公司交易的货物,全部上涨,原来换一箱白酒,现在就换五箱白酒,就按照这个标准来。” 大伙听了,全都是一愣:哪有主动给人家涨价的,自己提升成本,为啥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