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_第十七章【招降流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招降流寇】 (第1/2页)

    而是在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府衙内,发布榜文对外宣称让各地流民、饥民、农民军、叛军们知道,朝廷没有不管他们,而是派他来赈灾的,在晓以祸福说明造反的利害关系。

    也让西安府封地的明秦景亲王:朱存机,平凉府封地的明韩穆亲王:朱亶塉(未来的南明平宗定武帝),两位藩王殿下出银8万两、粮食5百石支持剿贼。

    随后在让同意招抚农民军的明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多数农民军为此各自解散,部分叛军听闻后皆来领赈灾钱粮,总共抚降各州府县贼寇七千人。

    然而农民军:不沾泥(张存孟)则带人领了粮食后复攻延安府米脂县,其中李自成就是他手下的一员把总,负责当攻城先锋。

    早已被撤回来的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勤王军五大总镇总兵之一,明延绥总镇总兵:王承恩、明榆林卫镇抚使:侯拱极,急忙率领三千人去延安府葮州准备围剿流寇。

    很快明延绥总镇巡抚:洪承畴、明榆林卫左参将:张应昌,到达准备合力迎战农民军,而农民军:不沾泥(张存孟)分兵两营以待。

    在与明军连战兵败后,逃至绥德州境内的绥德卫,管辖下的升平里大理河川及小理河川(统称西川),治下的袁钦守御百户所、杨天云守御百户所、郭正守御百户所、张炳守御百户所、赵世相守御百户所一带。

    明军斩杀农民军三百人,过河农民军溺死无数,还令升平里境内的五个守御百户所明军不许与贼来往,并由明延绥总镇巡抚负责把兵屯驻在西川双湖峪上游监视敌军。

    其间有窑寨六十四座皆险要无比,尽为农民军获得,明延绥总镇巡抚就下令设防堵截禁止农民军入寨,使得流寇:不沾泥,害怕率领百骑逃到关山岭。

    被明绥德卫都司:马科,率兵追击尽歼流寇骑兵俘虏不沾泥招降。

    但是明延绥总镇巡抚:洪承畴,对此非常清楚这些流寇们围而不死!反复无常,明军强大他们就投降,明军兵力分散他们就又开始造反,而且眼下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也没太多钱粮用来养活这帮流寇,不如假装不知情下令杀掉任何投降的流寇。

    故此农民军贼目:双翅虎、柴金龙,两人在投降后被杀,而农民军:不沾泥(张存孟)悄悄逃走。

    5月15日,明延绥总镇总兵:王承恩,在延安府宜川县出击打败流寇,致使农民军:王虎、金翅鹏,前来乞降明军,其余2万农民军纷纷南下败逃延安府宜君县。

    明固原卫总镇左参将:曹变蛟,则率军追击叛军余部:神一魁,在延绥总镇宁塞营堡唐毛山打败叛军,明军四战皆捷先后斩首叛军一千四百人,至此宁塞营叛军开始消停,神一魁不得不再次谋划叛军造反。

    同时延安府农民军:点灯子(赵胜),带领万人劫掠西安府韩城县、郃阳县,被明宁夏卫灵州守御千户所左参将:张全昌,以五百人出战,三日内斩杀三百农民军。

    农民军:点灯子(赵胜),被迫北上延安府鄜州,途中明军一路斩杀六百农民军,点灯子走投无路下投降明军。

    此时延绥总镇榆林卫连旱四年、延安府又有饥民众多、西安府也大旱,明陕西巡抚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练国事,又上奏请求发放赈济银两。

    奏章还未传递之时明都察院陕西道监察御史:吴牲,就说道“延绥总镇巡抚洪大人招抚流寇王子顺部驻扎在榆林卫,然李巡按大人合谋下令诛杀之,咱们还上报贼寇日渐增多?敢问是这招抚不行?还是诱降杀良不成?还请练巡抚大人给卑职一个交代!”

    对于这点明陕西巡抚:练国事,与明陕西巡按:李应期,两人始终保持中立状态,无奈之下明都察院陕西道监察御史只能核实奏报朝廷。

    6月初3日,延绥总镇、榆林卫初降大雨,稻田有所缓解。

    农民军:满天星(张大寿),前来归降明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受到了优待,害怕再被杀害!就直接把他安置在了军中,并解散其手下1万2千人,各自分发路引遣回原籍。

    6月10日,明延绥总镇孤山堡副总兵:曹文诏,被调来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攻打据守太原府河曲县的农民军首领庆王:王嘉胤,被调来的都是榆林卫精锐秦军铁骑,围攻当日就用各种火器射击。

    农民军庆王抵挡不住兵败从后城逃跑,一路转战南下沁州,在过潞安府时他的妻弟:张立位,忍受不了这样的逃亡生活,撤退时趁机向追击过来的明军投降。

    明延绥总镇孤山堡副总兵为了打击农民军,暂时没有杀他,也算是给了他戴罪立功的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