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进军中都】 (第1/2页)
12月13日叛军:杨国董,率领三千骑兵,来到西安府城下乞抚,明陕西巡按:范复粹,见状不敢直接开城接受而是登城观望继续固守城池。 这时明陕西巡抚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李乔,在西安府鄠县闻迅飞驰赶来,檄榜于贼在城中双方谈了一夜没有退让便不受抚,明陕西巡抚怀疑叛军必西走西安府鄠县、盩厔县?就密檄沿途官兵们设防之夹水沟。 因此时气候水草茂盛且泥潭众多,让骑兵不能驰骋杀场,待叛军一入夹水沟之后就遭到了明军伏击,不得已叛军们就斩杀杨国董,提首级来降,其余叛军人人自疑互相对打,死伤千余人逃入终南山。 接着明五司总督兼兵部尚书:洪承畴,就进入西安府华州继续剿贼,各方陕西流寇连忙从西安府朝邑县北撤,逃奔西安府澄城县、郃阳县。 农民军:混世王(马光玉)等部从凤翔府东奔进犯西安府,由于明五司总督兼兵部尚书早一步进入西安府,所以他檄榜诸路兵马赶赴西安府合力击贼。 流寇仓皇逃到西安府东境,但明军也已经追击得疲惫不堪了,明五司总督兼兵部尚书恐防流寇东出河南府潼关卫,就先令明湖广副总兵:张全昌、明西安府总兵:曹变蛟,奔走西安府渭南县、华州,之地赶在前面阻击流寇。 而明五司总督兼兵部尚书则率兵到达河南府潼关卫红乡沟追击流寇,明潼关卫游击将军:李效祖、明西安左卫守备:柏永镇,力战使流寇们不能进入潼关卫,因而转入西岳华山,却被明五司总督从西安府蓝田县加急赶过来,从山后小道进行围剿。 午时流寇知晓明军合围之意,便夜走西安府商州、雒南县,与农民军:老回回(马守应)等万余人,先占踞西安府雒南县山中。 明五司总督率诸将三千人前来围剿时,严令河南府潼关卫、阌乡县、灵宝县,等地封锁不得放一个流寇入内。 先是明潼关卫总兵:尤世威,出战兵败于西安府雒南县,导致群贼进入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卢氏县逃去永宁县。 在到守隘诸将官兵因露宿在外,没有搭建帐篷已有三月!引起了军中疫痢,士兵低弱不能出战,仅有明援剿副总兵:左良玉,率军从河南府阌乡县赴援卢氏县救援。 而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庆阳府境内的流寇趁机南下,烽火燃烧至西安府三原县、泾阳县、耀州、富平县,等地再次让西安府封地的明秦景亲王:朱存机,感到危机四伏! 他下令秦亲王府仪卫司、秦亲王府护卫指挥使司(西安右护卫)加强兵力防御。 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正月18日,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流寇攻陷了开封府荥阳县、汜水县、以及汝宁府固始县。 农民军13家72营20多万大军,还在开封府荥阳县举行大会,推举了流寇:闯王(高迎祥)为首领决定大军今后的去向?由流寇:闯将(李自成)提出东征破坏朝廷的风水,得到流寇将领们的一致认可。 以至于开封府的明周端亲王:朱肃溱,得知藩地再次被掠,病情更加严重!明周亲王世子:朱恭枵,每日都得在床前守着,但在世子殿下的处理下,周亲王府仪卫司、周亲王府护卫指挥使司(宣武卫)得到加强。 另外汝宁府封地的明崇愍亲王:朱由樻,显得非常害怕!他下令崇亲王府仪卫司、崇亲王府群牧所,而崇亲王府护卫指挥使司(汝宁卫)被废为汝宁守御千户所,不属于崇亲王府管辖,因此他只能加强两处机构防御。 此时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流寇已发展到了数十万并且各自出关,分为三部;一路自河南府陕州北上平阳府入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一路自西安府商南县武关巡检司走襄阳府入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一路自河南府卢氏县东向分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北直隶。 而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北直隶诸盗,又复分为三部;一部走汝州伊阳县进犯陷开封府荥阳县、汜水县,焚掠无遗东剽及郑州,一部走南阳府叶县、舞阳县南围汝宁府上蔡县,一部由怀庆府东渡河掠夺归德府、睢州、汝州、开封府陈州、许州,等地。 其中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流寇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汝宁府流寇合并为十五营,人数达到十万,并入襄阳府境劫掠。 使得明襄忠亲王:朱翊铭,非常害怕上奏弹劾地方驻军防守不利罪。 明兵科左给事中:常自裕,急忙上奏称“中原天下安危所系,今群盗充斥,乃仅以左副总兵一旅战渑池县,而陈左参将等数营扼守汝州,陈总兵则孤军堵在南阳府,贼势日众兵力日分,贼有二三十万,大小七十二营,蜂屯至汝州伊阳县、开封府郑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