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无处躲藏】 (第2/2页)
故此下令封明陕西巡抚:孙传庭,为「兵部右待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指挥各路援军勤王,可由于明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孙传庭,在抵达京郊之后。 他得知卢总督兵败战死的消息,在分析了京城局势,认为卢总督之死与杨尚书的主和之意有关,就亲自拜访了明兵部尚书:杨嗣昌,府邸谴责了一番他通敌卖国贪生怕死之类的话题。 这让明兵部尚书很是恼火,就在皇帝陛下面前说孙侍郎的坏话,还让皇帝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见,而城府颇深的明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看清楚局势他没有冲动,反而在京郊受到了慰劳,并奉旨进殿拜见皇帝陛下。 当然明兵部右侍郎:孙传庭,却对此不平等待遇大为不满,而明兵部尚书则任命洪军门为「蓟辽总督」并主张将带来京师的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明军们全部留在京中,用于守卫蓟辽土地。 对此明兵部右侍郎极力反对,还上奏称“秦军不可留于京师也!留则地方流寇势大,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 然而明兵部尚书对他的意见置之不理,也让明兵部右侍郎对此不胜忧郁,以致耳聋不管事务。 之后明毅宗:朱由检,封明兵部右侍郎:孙传庭,为「保定总督」负责保定府大宁都指挥使司、山东都指挥使司、河南都指挥使司,这三司无关紧要的军务。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正月11日,明保定府总督:孙传庭,很是忧虑他想继续回去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剿贼,所以立即上疏请求面见皇帝陛下,但因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的百般阻挠而未成功。 使得明保定总督心中愠怒引病告休,但明兵部尚书仍不肯放过他,故意弹劾称“孙总督称病,乃是推托之举。” 这让明毅宗大怒,将孙传庭直接贬为平民,并收监入刑部大狱中以待判决。 2月初3日明援剿总兵:左良玉,大破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流寇:飞虎、闯塌天(刘国能)、金声桓(一斗栗)于开封府许州,致使刘国能、金声桓投降。 明五司总督:熊文灿,当即就解散刘国能与金声桓的部下七千人,让两人跟随明援剿总兵一起剿贼,导致农民军:老回回(马守应)东奔,请降于明汝宁府监军:孔贞会,但无结果便随着革里眼(贺一龙)、射塌天(李万庆)等部东走与混十万(马进忠)部汇合分掠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汝宁府信阳州、光山县。 因有功封刘国能为河南府副总兵、封金声桓为援剿右参将。 同时襄阳府谷城县的张献忠带领手下们,开始盖房屯田、收揽税负、强占地主田产,还与百姓们平买平卖,又招揽了原本打算剿贼的明应城县秀才:潘独鳌,为军师很谦虚的学习各种知识。 不仅如此张献忠还很有礼貌,经常走访总督府跟明五司总督:熊文灿,聊聊天、送送礼以求稳住他。 对于别的上司也都毕恭毕敬,该行礼作揖就行礼作揖,不过却也被其余官员们所敲诈勒索钱财。 3月初7日,流寇们集结在汝宁府固始县东北准备渡河,在进入凤阳行都督府但碍于河上明军们防守严密不得渡,便又转下南直隶庐州府六安州进入马茶山避暑。 此刻张献忠的部下又在四处抢掠了,还被明谷城县知县:阮之钿,给抓住抢劫者并公开示众,还去向张献忠问罪。 但被抓到的人不但不认罪,反而还恬不知耻地说道“我们只不过借口饭吃罢了,如果官府肯发给我们粮饷,我们就不会去抢了。” 这让明谷城县知县进一步的认清了张献忠的意图,他再次上书朝廷,请求朝廷迅速派兵剿灭张献忠,但是明五司总督:熊文灿,却一味地袒护毕竟谁会跟礼物过不去啊! 所以他根本就不采纳阮知县的建议,也让逃过一劫的张献忠,加紧了反叛的行动。 情急之下明谷城县知县只好独自一人,前去说服张献忠,并向他表示道“如果你不造反,本官就愿意用自己全家人的性命,保张参将不死。” 却不料此举不仅没有能够说服张献忠,反而还触怒了他,让张献忠对着明谷城县知县破口大骂一番! 这让明谷城县知县无能为力痛心疾首!竟喝起了菊叶灰(明代农药)好在及时被人发现救下没有死,不过也一病不起。 悲愤欲绝的明谷城县知县就在府宅中的墙壁上,写下了〈张献忠早晚必反〉七个大字以示告诫。 之后明河南总兵:张任学、明援剿总兵:左良玉,大败中原流寇于南阳府内乡县,但地方官员们听闻左家军步兵yin掠百姓还私闯民宅被责问。 4月10日明援剿总兵再次打败流寇:射塌天(李万庆)、老回回(马守应)、改世王(许可变)于河南府灵宝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