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声东击西】 (第2/2页)
会有危险的!” 心有顾虑的明山海卫总兵连忙说道“快去海州中前备御千户所,本协怀疑中了东虏建奴鞑子的调虎离山之计了?” 吴俊振听到这话感觉有些道理?毕竟这次与他们交战的东虏建奴很少,而且根本没有见到主力军队。 于是明山海卫总兵就在明海州中前备御副千户的带领下,来到海州中前备御千户所,发现码头有被偷袭过的痕迹! 又乘船来到了东海备御中千户所境内,这才发现果然如他所料,此处已经遭遇过一次大战了。 城楼上面以及城下四处可见东虏建奴士兵与明军的尸体!吴俊振缓缓闭上眼睛,为死去的士兵们感到惋惜。 山海卫明军还发现了东海备御中千户所码头上的吊桥被炸毁?众人连忙跑去码头一看船只早已被东虏建奴们席卷一空!明海州中前备御副千户很难过的跪在码头,大声哭泣并为自己的失职忏悔。 无奈之下明山海卫总兵只好带领前锋明军回营。 此刻南直隶海州境内扎营的明山东都指挥使坐镇在中军帐内,他得知东虏建奴北撤的消息,起初很是高兴还与众将们眉开眼笑,但转念一想立刻就不高兴了。 他心想;眼下东虏建奴虽然北撤了,可却掳走了大批物资!接下来回去交差恐怕要出大事了? 就连明兵部右侍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他与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范志完,两人商议决定,一旦陛下怪罪的话,他俩就把矛头指向内阁首辅周阁老,谁让他是这次的主帅呢!临阵脱逃乃罪不可赦,被斩首是必然的。 见到众将们在军帐里商议着,吴俊振与马维不敢进去打扰,毕竟他俩不属于这支军队,而且还有任务在身既然东虏建奴以被打退,也是时候该回去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潼关卫向孙总督汇报情况了。 两人就立刻收拾了一下东西,又在海州买了一辆马车,由吴俊振在前面驾马拉绳,本来吴俊振是打算去向明泰安县主:朱攸兰,道别的。 可转念一想到她是县主殿下,而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总!就没有了道别的底气。 所以只好驾车沿着南直隶淮安府官道,往东走徐州方向,一路上驾车的吴俊振始终不理解东虏建奴为啥会南侵大明?也不了解他们的来历? 便向马维询问道“哎马兄,你可知这东虏建奴的来历吗?” 躺在车架里睡觉的马维,回答道“当然知道了,不仅知道我还…?” 这时吴俊振就回过头来,掀开帘子问道“还怎么着?马兄怎么不继续说了?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而马维心想;告诉他也无妨,反正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马维就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经过讲给吴俊振听。 话说早在蒙元至正二十八年、吴王二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4日,吴王:朱元璋,在中书省应天府称帝,继承韩宋小明王:韩林儿,的称呼建立「大明」改元年号〈洪武元年〉明太祖吴王洪武高皇帝:朱元璋,采取军事征服和招抚相结合的手段,先派重兵北上大漠消灭北元王国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势力。 随着明军在统一全国战争中的胜利,东北的元军残余势力也发生了动摇和分化,北元辽阳行省参政知事:刘益,屯居在辽阳路治下的;盖州、盖州千户所、金复州屯田万户府、哈思罕千户所、海西辽东哈思罕等处鹰房诸色人匠怯怜口万户府。 并与北元辽阳行省参议中书省事:高家奴,互为声援,保卫东宁府、辽阳千户所、沈阳千户所、豪州、懿州、斡盘千户所。 在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2月13日,明太祖:朱元璋,派出了明中书省断事:黄俦,到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对元将们进行招降活动。 北元辽阳行省参政知事:刘益,接受了明中书省断事:黄俦,的劝告在辽阳路得利嬴城宣布向大明投降。 同时派遣使者立刻到大明帝国中书省应天府皇城去(朝天)既;拜见天子皇帝陛下,进献辽阳路地图以及兵马钱粮之数,把清单交给了大明中书省官员。 使得明太祖对此非常重视,当即下令在大宁路设立「辽东卫指挥使司」卫指挥使1人正三品官职、卫指挥同知2人从三品官职、卫指挥佥事4人正四品官职、卫镇抚使司2人从五品官职、卫经历司1人从七品官职、卫知事1人正八品官职、卫吏目1人从九品官职、卫仓大使1人未入流、卫副使1人未入流。 在任命元降将:刘益,为辽东卫指挥同知,并派明大都督府断事:吴立,即刻赶往辽东卫指挥使司金州,对降附的军民们进行赏赐。 然而降将明辽东卫指挥同知:刘益,这个行动首先引起了北元辽阳行省平章政事:洪保保,的不满!他秘密派人潜入大明辽东卫指挥使司把明辽东卫指挥同知杀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