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八章:突然而至的幸福 (第2/2页)
从一个皮口袋里抓了一把晒干的辣椒,萧诚笑道:“官家,今日我却来下厨,再做几样你以前没有吃过的滋味出来。” 萧诚好口腹之欲,这一点是世人皆知的。 君子远庖厨对于他来说是不存在的。 他经常下厨做一些新鲜的菜肴。 要说当年炒菜的铁锅能够在东京城内迅速地普及开来,萧诚也是有功劳的。 天工铁艺出产的铁锅,当年可也是畅销品之一。 十几年前,铁锅炒菜可还不是主流呢! 一听到萧诚说要亲自下厨,赵安不由得口舌生津,从两岁开始就跟在萧诚身边,口舌之刁,可是不亚于他师傅的。 只不过他不会弄罢了。 而萧诚亲自下厨的机会,是愈来愈少,这一年来,似乎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 也只有师娘生日,自己生日,小妹生日的时候,师傅才亲自下厨做过几回菜呢。 看着小官家一副期待的模样,萧诚却是一脸的坏笑。 这个晚上,皇宫内院,萧诚大块朵颐,而满面通红的赵安和刘凤奎则拿着快子,惊疑不定的看着萧诚将几碗菜席卷一空。 这玩意儿,真能吃? 当然,第二天萧诚痛苦地蹲坑的事情,他是绝不会告诉小官家和刘凤奎的。 几十年都没尝过辣椒滋味的胃,想要适应这个新玩意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呢! 萧诚痛并快乐着。 虽然与其他几样农作物相比,辣椒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但他对于生活在湿气颇重的南方区域的人来说,未来必然会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样东西。 不怕辣的益州,辣不怕的贵州,还有怕不辣的湖南,辣椒很快就会出现在你们的餐桌上了,只是又要多久,这些东西才会成为你们的最爱呢? 蹲在茅厕里痛苦地用擦着屁股的萧诚却又一肚子的坏水地想着这东西被推广开来之后,不知有多少人要跟自己现在一样吧? 东西回来了,怎么去大量培植种子,那就是小官家这个专家要做的事情了,萧诚要做的,就是以行政的命令来大力推广这个东西。 不占好田的这个优势,大概会让农夫对新作物的不确定性的抵触降到最低吧! 还是要防备着有些人想讨好自己和小官家便来硬的逼着农夫们毁掉原来的作物种这些东西,本来一件好好的事情,要是不盯着,很容易让歪嘴和尚把经唱跑调了。 募兵法、青苗法还有新的税法,明明都是很好的东西,但在执行的过程,还是出了一些让萧诚愤怒的事情。 好在现在胡屹这位监察院中丞不辞辛苦地四处巡察,但凡让他嗅到了一点味道的,都会被他一查到底。 在苏州为了保护他而尽数阵亡的黄大维等人,算是彻底地刺激到了这位古板的御史中丞,他的工作热情无比高涨。 张任是带着无比的震憾回去的。 因为他今天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首辅。 一个为了几样农作物而欢呼雀跃,完全失态的当朝首辅。 而原因,只是因为这些农作物的产量极高,可以让天下再无饥者,路边再无饿殍。 那一刻萧诚的欢喜,谁都能看出来是发自内心的。 萧诚的形象,在他的脑海之中,慢慢地清晰了起来。 说不上喜欢,但却让人佩服,也让人尊敬。 他明明在利用自己,可是却又那样坦承地当着自己的面说了出来,还让人无法生出厌烦的感觉。 至少,他给出了让人无法拒绝的回报。 回到燕子矶的张任,突然觉得自己也许能做些什么,也许能重新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边走边看了。 本来觉得无聊的武学生涯,却变得好像充实了起来。 这里头的缘由,张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只是偶尔回想起在首辅公厅里萧诚抱着小官家那又跳又笑的场景,心里便觉得颇为踏实。 这是一个真正愿意做事而且做得好事的首辅啊! 也是一个真正地将百姓放在心里的官员! “诸位将军,现在我们将要去参观的,就是替军队制作甲胃的兵工作坊。”一名青袍七品官员笑容可掬地站在一帮杀气腾腾的将军校尉面前,却是一点儿也不憷,“请大家跟我来,相信大家一定会大饱眼福的。” 听着这名官员的话,人群之中却是传来了哄笑之声。 不过就是制作甲胃嘛,说得好像大家没有见过一样。 今天武校组织这些短期班的将领们来参观与军队相关的一些作坊,兵工作坊是第一站。用山长杨万福的话来说,就是要让这些一个个眼睛长在额头上鼻孔朝天的家伙们晓得,仗打赢了,可不仅仅是你们的功劳,如果不是你们身后这无数的默默无闻地为你们服务的人,你们也不可能打胜仗。 青袍官员们没有说假话,当所有人跟着他七弯八拐地走进了一道山谷,站在一道水坝之下,看着那巨大的水力冲压锤的时候,所有人都闭紧了嘴巴。 砰砰的声音,在山谷之中回荡。 一个硕大的方方正正的铁块,被吊起来放在冲压锤之下,随着冲压锤的重重落下,众人便眼睁睁地看着那铁块被迅速地捶打成了扁平的一块。 随着下头的工匠们不断地调整角度,那铁皮越来越薄,然后大家便看到,有人用一把巨大的剪刀,将这块铁皮剪成了四四方方一块一块的东西,装在小车之上推进了远处的棚子之下。 棚子里是一个个的大火炉,至少有数百人赤着胳膊,正挥舞着小锤在锻打着通红的铁片。 一道道的工序参观下去,最终大家在成品仓库之中看到一副副崭新的盔甲。 至少十余道工序,除了第一道工序之外,剩下的每一道工序,都有数百人。这家工坊,竟然有几千人在这里劳作。 而这,只是大宋分布在领土之内无数个兵工作坊中的一个。 这一天,大家还参观了制作军粮的作坊,制作军服的工坊,每一个工坊,都是成百上千的人在条件并不算好的工坊里拼命工作着。 正是有了这些人的默默地付出,再加上军队的奋勇作战,才成就了大宋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奇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