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成天启_第九十五章一则消息引发的变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一则消息引发的变化 (第1/2页)

    四川省重庆城内。

    最近几日总督府中一片愁云惨淡,朱燮元虽然没有同意立即决定和奢军决战,但是却派遣斥候随时在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通过传回来的消息不难推算出,奢崇明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

    大规模的兵马调动已经开始,但他却没有去找孙传庭的主力军决战,而是直接南下深入贵州。

    剑指毕节,遵义等几座明军控守的城市。目的不言而名,打通奢军与水西安氏之间额道路,从而连成一片,形成燎原之势。

    情况正在向着朱燮元最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了,这也从另一面可知,水西安氏和奢崇明早有勾连,已有异心。

    之前朱燮元已经在贵州的毕节,遵义等地派遣了重兵,防的就是这样的局面出现。

    如今看来不能再等了,必须要有所行动。

    议会厅内,今日站满了人。

    巡抚徐可求,总兵杨俞茂等具都在此。

    看着在场中聊聊无几的武将,朱燮元心里暗叹口气。之前的一干人马已经被他分批调遣出去把守各个关隘,如今手底下只有杨俞茂这样一个样子货的武将可用。

    “如今奢崇明已经南下,我等既身居此位,当以身为国效力。”

    “本督已经决定......”

    话还没说完,门外一个传令兵便快速禀报道。

    “督师,急报!”

    朱燮元眼皮子一跳,这几天只要一听到急报二字心中就忍不住打鼓。

    难道奢崇明又有什么新的动作。

    “何事?”

    “陛下已经亲率三万大军向四川而来,如今已至山东境内不日便可抵达。让小的特来转告陛下口谕:诸位爱卿当精诚团结,结为一心,剿灭叛军。希望朕到四川之时,便是尔等胜利凯旋之日,到时朕必为尔等设宴庆贺,论功行赏。”

    话说完后,整个大厅内全是一片出奇的安静,所有人都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他们大多数只听到‘陛下已亲率三万大军向四川而来’,之后大脑便一片空白,剩下后边的却再没人关心。

    所有人的脑海里只有一句话:陛下竟然亲自来了?

    过了片刻,朱燮元才回过神来,压下心中的激动,他曾经也奢望过陛下亲自来平叛,自己只在陛下面前做一个出谋划策,听候差遣的臣子便可,不用出尽风头,还能得到陛下赏识。

    可是他也知道那终究不过是黄粱一梦。

    而如今却没有想到奢望竟然成了真,仿佛一瞬间有了主心骨一般,朱燮元恢复严肃的面容,大喝一声。

    “众人听令!整军备战,三日后即刻出发,与那奢贼决一死战!”

    “传令给各省援军,若如不按时抵达,军法处置决不轻饶!”

    之前还能忍受着各省援军的拖沓,现今不妨碍朱燮元借着陛下的威慑狐假虎威一回。。

    川南泸州境内。

    奢崇明率军正在此地暂时休整。

    一个乔装打扮过的小厮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

    只见奢崇明听完后却久久没有任何动静,眼神中有些呆滞,良久后喉咙才动了动,不确定的问道。

    “那天启小儿真的率军亲自来了?不会是你家老爷的消息有误吧。”

    那小厮解释道。

    “我们家老爷无论是朝中,还是地方上,耳目遍布大明,这样重大的事情绝不可能弄错。得到消息后便立刻遣小的前来转告于大人您。”

    完了,全完了!

    奢崇明无力对那小厮摆了摆手,让其退下,一时有些失魂落魄。

    别人不清楚他的实力他自己可是知道的,之前精锐部队损失一半,已经是元气大伤。

    现在虽然再次裹挟了十几万之众,但是战力究竟如何,他比谁都清楚,那就是一群炮灰。所以他才会急着和水西安氏暗中联系,希望壮大自己的实力。

    之前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和朱燮元暗中达成的某种默契协定,可是现在大明皇帝亲自了,那一切都将作废。

    沉思片刻,奢崇明知道,不能再等了,即刻攻取毕节,遵义等地,和水西安氏连成一片。

    否则只能是被剿灭的危险。

    本来保持着某种微妙平衡的四川省,此时却因为一则消息瞬间变成了炸药桶,战事在这一刻变得紧急起来。

    双方开始变得剑拔弩张。

    南直隶淮安。

    此地乃是京杭大运河与淮河的交接处,商贸异常繁华,是南北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

    今日淮安城中一家名为‘客悦来’的酒楼却不似往日那般生意兴隆人声鼎沸,罕见的挂起了歇业的牌子。

    有经验的老顾客看到这里便明白,这座酒楼不知被那位大人物给全包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座酒楼整个全都被包了,但不同的是,不是一位大人物所为,而是很多大人物。

    此时一座奢华的包间中,做着不下二十人,细数之下全都是跺一跺脚整个江南都要颤三颤的人物。

    魏国公徐弘基和其子徐文爵,西宁侯宋裕德,灵璧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临淮侯李弘济等等十多位开国勋贵都在此。

    不仅仅有勋贵,各地有头有脸的名门富商也不再少数。

    江浙吕氏,淮安本地的孙氏,湖广德安的王氏等等。

    安静的酒楼中,一股压抑的气氛在不断的蔓延着。

    过了良久之后,才听到灵璧侯汤国祚咳嗽一声说道。

    “今日我们聚集于此,是商议对策的,不是在这大眼瞪小眼。”

    “都说说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