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章 新风向 (第1/1页)
宁兮给皇后的信,送到御书房时,永和帝正高兴地不知所以。 他现在缺什么,大兴现在缺什么?除了粮,就是钱。 而宁元辰的消息,就跟及时雨一样,解决了大难题。 “陛下,皇后娘娘送了一封信过来。”孙进朝将信转递给永和帝。 看到宁兮的信,永和帝沉默了许久,最终所有的情感都化作一声轻叹。 “你看看吧!是凰儿的信。” 宁元辰接过信件,迅速看完,“臣无异议,就按凰儿说的办吧!” “母后,定会将自己的一成给凰儿。如此算来,还是朕占便宜了。”太后的分成,不就是相当于自己的分成吗?就算给宁兮一份,他依然要占七成。 对宁家来说,太亏了。 “陛下,宁家已足够繁荣,再多人心就变了。”宁元辰很平静,并不觉得吃亏。 他已经位极人臣,连带着宁氏家族都水涨船高。 现在有他这个靖国公压着,家族的人还算规矩,但以后宁家如果权势再大,难保某些人不会起歪心思。 所以,现在这样最好。 对宁元辰来说,钱够用就行,再多不过是在库房积灰罢了。 况且他相信,他宁元辰的儿女,即使没有父辈荫庇,也能活得很好。 以前他与永和帝曾经认真讨论过一次,巨大的富贵和荫庇子嗣,究竟是好是坏,但结果并不让两人满意。 讨论来讨论去,还是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 如果本身就是草包,便是将金山银山送到手里,也无用。 “那就这样吧!” 永和帝拿起旁边的密信,“商酉的反击让京中议论不休,右相倒是稳坐钓鱼台,静观龙虎斗。 朕会让他如意?这老东西,迟早让他将吃进去的,全给我吐出来。” 得到永和帝的资助,宁兮将整个岭山都买了下来,扩大工坊,增添守卫。 工坊开始慢慢步入正轨,熟手也越来越多。 …… 继京中议论纷纷的权贵秘闻之后,京中忽然刮起了一阵新风。 酒楼茶馆的说书先生,开始讲述一些,这个世界从未有过的神话传说。 本来大伙儿都当一乐,但说书先生们说的有鼻子有眼,很多地理位置细一推敲,都能对上号。 而且新故事将这个世界本来的一些传说,都串联了起来,且符合这个时代百姓对神话的想象。 再加上宁兮模仿前世脑白金的疯狂洗脑模式,花了大量银子,通过各行各业想挣钱的闲人,制造舆论给所有人洗脑。 仅仅几天,被宁兮修正过的神话传说,便在京中找到了生存的土壤,无数百姓开始供奉各路仙神。 连一些读书识字的人,都开始相信。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除了极少数人之外,真的很少有人不信仙神。 而咱们的故事编纂者宁兮,一边编写新的神话故事,一边听斐玉汇报京中舆论动向。 “小姐,今日故事讲到女娲补天。百姓们都很关注,每个茶馆酒楼都坐满了人。” “说书结束后,故事迅速在街头巷尾传开。现在整个京都,没有人不知道您写的神话故事。” 宁兮写好最后一个字,放下毛笔,问道:“接受程度怎么样?” “回小姐。百姓们都很相信这些故事传说,一些百姓甚至重复了故事中的做法,都有很好的效果。 比如豆芽仙的故事,百姓们在大石块下放上豆子,天天浇水,几天后新生长的豆芽,确实将石块顶开了。” 宁兮点了点头,接受就好。 这些神话故事,有些是她前世的故事,有些是她自己编的,其中融入了一些科学知识。 毕竟科学才是正道,封建迷信要不得。但现在大环境就这样,她只能通过故事慢慢纠正大家的观念,尽量宣传一些科学知识。 “小姐,今日又写了什么故事?”斐玉好奇道。她也很喜欢这些故事,每日陪着小姐,她总能第一时间看到故事。 宁兮将写的故事递给斐玉,“看看,觉得怎么样?” 斐玉双手接过,认真虔诚地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恍然大悟。 “原来我们往上跳会掉下来,是因为在遥远的天空之上,那里充斥着虚无,什么都没有。 大地之母后土娘娘为了保护天下生灵,便将自己与大地融为一体。当生活在大地上的生灵,可能进入那片虚无时,后土娘娘便会将之拉下来。 但后土娘娘精力有限,不能照顾到所有的生灵,有些生灵在回到大地的怀抱时,会死去。 于是后土娘娘又化为六道轮回,送死去的生灵转世往生。” 听完斐玉简单的复述,宁兮觉得自己这个故事拙劣,还得修改修改。 宁兮这个故事和前世变化很大,主要是她想引导大家意识到万有引力,这个东西的存在。至于后土娘娘化身六道,她给圆了回来。 其实,很多神话故事都被她改成了四不像,但这个世界只有她知道这些故事,她的故事她做主。 “小姐,后土娘娘真的会守护每一个生灵吗?”斐玉问道,表情很虔诚。在她看来后土娘娘很伟大,用生命守护着大地上所有的生灵。 宁兮摇了摇头,“大地之上的生灵,不计其数,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即便是后土娘娘也难以照顾到,每一个生灵。 但有一点是公平的,每一个人都会死,每一个人都将化为尘土,终归大地的怀抱。” 宁兮想了想,几日后就是太后的寿诞,她的计划可以开始了。 “斐玉附耳过来。”宁兮在斐玉耳语一番。 “是,奴婢这就去办。” 随后不久,街头巷尾有传言,安平郡主从含丹城带回了一件稀世珍宝。 这件宝物不得了,是由女娲补天遗石打造,晶莹剔透,似清水无暇。能福佑子孙,保家业平安,甚至能让人身体康健。 对于这样的宝物,百姓们也就是看看热闹,但世家权贵就不一样了,各方都在猜测宁家和陛下又在打什么牌。 可不管各方怎么打听,永和帝和宁家都没有动静,反倒是这珍宝之说愈演愈烈。 众人开始打听,这宝物究竟是什么?甚至有人想买通宁家家仆,欲一问究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