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 惊喜消息 (第1/1页)
我在古代搞科技正文卷第200章惊喜消息永和帝从来不吃猪rou,因为味道太重了,就连羊rou他都不怎么吃。 但现在有了宁兮带来的各种烹饪技巧,御膳房这才开始做一些,用香料除膻味的方法。 拿起筷子尝了尝,永和帝眼睛亮了,比他想象中好吃,没有怪味,rou质细腻,爽口。 “不错!”永和帝称赞一句。 随侍小太监赶紧将话记录下来。 又尝了几口,永和帝越尝越喜欢,“给太后、皇后也送些去吧!” 收到宫里的回话,宁兮意料之中,开始计划明年扩大规模,红薯藤是可以喂猪的。 大规模推广红薯,红薯藤肯定是少不了的,明年先摸摸经验,后年可以在全国推广,普通人家也可以养猪,增加收入。 几日后,朝廷忽然传出一个重磅消息。 大兴忽然间又多了一位侯爷,承武侯商朔言。 理由就是他向朝廷进献了几份秘方,可以增加大兴军力。 满朝文武有人不满,但左右二相都没有跳出来反对,一些小鱼小虾自然也不会主动跳出来,徒惹永和帝不满。 众人对这位侯爷很好奇,但他很神秘,一直没现身。 这份好奇一直维持到十一月十五日。 这天一大早,京都所有店铺都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伙计们都喜气洋洋的。 有客人好奇问道:“小哥,什么事这么开心啊?” “我们家小姐今日及笄了。”伙计笑着回道。 客人一听也笑了,“安平郡主今日及笄礼?” “是啊!可惜不能去观礼。”伙计遗憾了一下,看向客人,“您想要点儿什么?从今日起,宁氏店铺开始新年特惠活动了。” “有新活动?”客人惊喜道。 这个消息可比宁兮及笄更让人开心。 “我们这边有积分兑换好礼,也有新年满减活动。”伙计指着身后挂着红牌子的商品说道。 “您看看这些商品有没有中意的,每日的活动商品都不一定相同,如果喜欢的话,还是要赶紧下手。” 看到价格确实比平时便宜了那么一两文钱,再加上积分,可以省不少银子呢! 客人当即就买了不少回去,积分也消耗一空。 不一会儿,店里就人来人往。 掌柜乐得合不拢嘴,今日的销售额是往日的好几倍,大多数卖的还是库存货。 虽然便宜了一些,但算上挤压成本,也能赚不少。 百姓们也挺满足,能省钱便是一件足够开心的好事。 与此同时,宁兮及笄的消息也第一时间在百姓间传开了。 …… 百味河工坊。 今日上工前,大管事杨帆将众人都聚集起来,开了一个早会。 “今日有三件大好事儿要宣布。”杨帆站在高台上说道。 工人们一听,嗡嗡议论开了。 “好事儿?” “啥好事儿啊?” “应该是年节礼物吧!” “那还有两件呢!” 见众人议论纷纷,杨帆开口道:“大家安静!” 现场安静下来,大家都看着杨帆,等他的下文。 “第一件事。 今日是小姐的及笈礼,傍晚大家下工后,食堂会有筵席庆祝小姐及笈。”杨帆笑着说道。 及笈礼是女子一生中,仅次于成婚生子的大事。 他们家小姐长大了。 以后可以嫁人了! 想到以后小姐会变成别人家的媳妇,莫名有些不舍。 “小姐及笈了?” “真好!小姐长大了,不知道哪位公子能娶到咱们家小姐。” “不管如何,小姐定是个有福之人。” “小姐以后嫁了人,是不是就不管咱们了?” 工人们有些担心,有小姐在他们心里才安稳。因为他们知道,小姐将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放在心里了。 “说不定咱们工坊会作为小姐的陪嫁呢!” “是啊!国公爷那么宠爱小姐,不会让她在夫家吃苦的。” 杨帆见众人话题越来越偏,赶忙出声打断。 “小姐才刚刚及笈,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出嫁,都不要瞎猜啊! 第二件事。 小姐下了新规。 每个人只要过去一年努力工作了,年尾都有工钱以外的银子拿,小姐说这是给大家的奖励,叫年终奖。” 大家正惊喜的时候,杨帆顺势说出另一个惊喜。 “第三件事。 今年大家会有一个从年三十到明年初四为期五天的带薪休假。 这五天假和平时的休假一样,不扣工钱,大家放心休息,明年继续努力。 年节礼物也会有惊喜。 小姐的意思是,辛苦了一年,希望大家好好过个年。” 下面众人激动异常。 “好,明年一定会更努力干活儿的。” “明年我们肯定能提高产量。” 大家的笑声感染了杨帆。 “好了,散会。都去努力干活儿吧!年前这段时间,不能偷懒。” “大管事,您放心吧!” “绝对不会偷懒的。” 很快,众人成群结队地散了。 “王叔,过年有五天假呢!您打算干啥去?”年轻小伙儿和自己身边的老师傅问道。 老师傅摇摇头,“来工坊之前,一年到头都在干活儿,没想过还能有休息的时间。 五天好长啊!” 年轻人很感慨,“我也没想过,能有这么一天。什么事都不干,还能拿钱。” 两人旁边的女工也聊得热烈。 “我要回娘家一趟,让那些看不起我的人都看看,老娘现在活得有多好。” “对!我也要回娘家,让我爹娘好好长口气。让瞧不起咱们的人都看看,咱们也能挣钱养家。” 想象着那时的情景,两人笑了,一种满足和幸福洋溢心头。 听着旁人的议论,小伙子也很意动,“叔,您说我要是回老家,是不是也能扬眉吐气一回。” “可以吧!”老师傅感慨一句,“多年没回老家了,是该回去看看了。” “叔,您老家是哪儿的?” 老师傅:“我是谭山镇的。” “那我比您远一点儿,我是柳叶镇的。不过坐马车的话,不到一天就能回去。” 看着大家开心的模样,杨帆笑了笑,看向几个分区管事,“各区的账簿,要尽快做好,不能拖。” “是。” 众人齐齐应声。 账簿关系着年终奖,众人上心得很,哪里还会拖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